深圳税收连续两年下降
GDP 增长下政策减税与企业经营双重影响
云阿云智库•财政金融课题组
导读:深圳市去年实现税收收入9513亿元,连续两年下降,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政策性减税,还是因为经济基本面导致税源减弱?全文1300字,由云阿云智库•财政金融课题组资料整理。
过去这几年,深圳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即使面临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深圳经济增长态势也不见减缓,外贸出口、工业生产等增速数据在一线城市中领先。
但是有一组不和谐的数据与经济增长的现象不相符,值得我们关注,这组数据就是,深圳市税收收入连续两年下降,深圳市的财政收入也在下降。
一,深圳税收收入持续下降
来看一组数据。
深圳历年税收统计
根据国税局公开的数据,深圳过去5年(2019-2023年)来的税收总额及国内税收分别是:
2023年,税收总额9513亿元,下降1%,其中国内税收8094亿元,减少30亿元;
2022年,税收总额9621亿元,下降3.1%,其中国内税收8124亿元,减少175亿元,降幅2.2%;
2021年,税收总额9924亿元,增长15.4%,其中国内税收8299亿元,增加1122亿元,增幅15.6%;
2020年,税收总额8597亿元,增长4.2%,其中国内税收7177亿元,增加347亿元,增幅5%;
2019年,税收总额8247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国内税收6830亿元。
上述数据表明, 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深圳的税收总额和国内税收都出现了下降,2023年比2021年减收411亿元。
税收减少势必也会影响地方财力,据统计,历年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收入分别是2019年3773亿元,2020年3857亿元,2021年4257亿元,2022年4012亿元,2023年4113亿元,2022年和2023年的财政收入都低于2021年。
二、深圳GDP逐年增长
过去5年(2019-2023年),深圳经济增长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
2023年GDP约为34606亿元,同比增长2126亿元,名义增幅6.5%
2022年GDP约为32480亿元,同比增长亿1660亿元,名义增幅5.4%
2021年GDP约为30820亿元,同比增长3061亿元,名义增幅11.0%
2020年GDP约为27759亿元,同比增长767亿元,名义增幅2.8%
2019年GDP约为26992亿元,同比增长1726亿元,名义增幅6.8%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期间国内税收收入规模并没有同步增长,这五年的国内税收占GDP的比例分别是25.3%,25.9%,26.9%,25.0%,23.4%,其中2023年国内税收占比只有23.4%,创下5年内新低。
三,为什么税收没有同步增长?
一定有人会问,为什么GDP增长了,税收收入没有相应增长呢?
1.政策导向
政策性减税或是导致深圳税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深圳税务部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779.1亿元,政策红利惠及120多万户市场主体。2022年深圳退税减税超过1250亿元,有力支持了广大市场主体渡难关、减负担、增后劲。
2.企业经营
部分行业或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另一个原因。
统计数据表明,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最近两年是下降态势的:2021年3403亿元为最高值,2022年2974亿元,2023年2932亿元,2023年比2021年减少利润471亿元。
知名企业方面,中信证券连续两年净利润下降,万科净利润从2020年的415亿元下滑到121亿元,华侨城从2021年38亿元净利润到2022/2023连续两年巨亏,还有恒大暴雷后的影响,诸如此类经营层面的问题,对深圳的税收一定是有负面影响的。
综上所述,政策性减税和部分行业及企业的经营问题导致了深圳税收的下降。
结语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持续的收入下降对深圳来说不是积极消息。幸好深圳产业结构上佳,具有逆势增长和自我纠错的动能。
随着经济增长态势转好,深圳的税收及财政收入同样也将走上增长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