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凯德和平广场项目(一)
   日期 2025-10-27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凯德和平广场项目(一)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深度剖析大连凯德和平广场,直面硬件老化、业态同质等核心挑战。报告创新性提出向“星海湾文旅生活枢纽”转型,通过业态重构、数字化运营及资产证券化路径,旨在实现客流、租金与资产价值的全面跃升,为存量商业升级提供范本。全文共966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大连凯德和平广场资产优化与运营升级专项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深度剖析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一)全球商业地产运营趋势对标:从 “功能载体” 到 “价值生态”

当前全球商业地产已进入 “精细化运营 + 资产增值” 双轮驱动阶段,核心趋势聚焦 “体验重构、数字赋能、资产轻量化” 三大方向,头部项目通过可落地的创新实践实现资产溢价,为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提供直接对标参考。

1. 体验式转型:标杆项目的 “场景沉浸” 实践

全球顶尖商业项目已突破 “零售 + 餐饮” 的传统框架,转向 “生活方式场景” 打造,通过强互动、高沉浸的空间设计提升客群停留时长与消费转化率。

新加坡 ION Orchard(凯德旗下标杆):作为亚洲商业地产典范,其核心策略是 “艺术 + 商业 + 社交” 融合。项目中庭设置 360°LED 穹顶屏幕,每日播放定制艺术影像,年均举办超 120 场主题活动(如奢侈品快闪展、艺术装置展);体验式业态占比达 45%,引入 “室内垂直花园”“观景台” 等非零售空间,2024 年日均客流达 5.2 万人次,停留时长超 2.8 小时,租金坪效达 18.5 元 /㎡/ 天(约为大连星海湾商圈平均水平的 4.4 倍)。其关键逻辑是 “用场景创造记忆点,用记忆点锁定客群”。

日本东京涩谷 Scramble Square: “城市共生体” 为定位,将商业与交通、文化、办公深度融合。项目连接涩谷站(日均换乘量 300 万人次),商业部分引入 “涩谷天空” 观景台(可俯瞰东京全景)、“未来生活实验室”(展示智能家电与生活方式),体验式业态占比超 50%;同时联动周边 12 栋写字楼打造 “通勤 + 消费” 闭环,2024 年写字楼客群贡献商业消费占比达 38%,成功将 “瞬时客流” 转化为 “稳定消费客群”。

2. 资产轻量化运营:头部企业的 “证券化实践”

为破解 “重资产持有” 的资金压力,全球头部房企普遍采用 “运营 + 资产证券化” 模式,通过 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MBS(商业抵押支持证券)等工具提升资产流动性,同时通过专业运营维持资产收益稳定。

凯德集团全球实践:凯德是亚洲 REITs 领域的先行者,截至 2024 年,其管理的全球 REITs 规模超 300 亿美元,覆盖新加坡、中国、日本等市场。以中国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CRCT)” 为例,该 REITs 持有包括北京凯德 MALL・太阳宫、上海凯德 MALL・龙之梦等 10 个核心项目,2024 年平均出租率 97.2%,年化收益率达 6.8%。其核心逻辑是 “通过精细化运营保障租金收益稳定,再以 REITs 实现资产退出与资金循环”,这一模式为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未来的资产优化提供了清晰路径。

美国西蒙地产(Simon Property Group):作为全球最大商业 REITs 运营商,其通过 “运营赋能 + 资产证券化” 组合拳,2024 年管理资产规模超 1200 亿美元,旗下 malls 平均租金坪效达 15.2 美元 /㎡/ 天。其关键动作包括:建立 “商户坪效考核体系”,对高坪效品牌给予租金优惠,对低坪效品牌启动汰换;同时通过 REITs 持续收购优质资产,实现 “规模扩张 + 收益提升”。

3. 中国市场适配: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

国内商业地产已告别 “野蛮生长”,一二线城市进入 “存量竞争” 阶段,大连作为东北区域消费中心,商业地产趋势呈现三大本土化特征,直接影响项目策略制定:

文旅商融合加速:大连 2024 年接待游客量突破 8000 万人次,文旅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 18%,核心商圈纷纷探索 “商业 + 文旅” 模式。例如大连柏威年购物中心联动中山广场历史文化街区,推出 “城市文化打卡路线”,2024 年文旅客群贡献客流占比达 25%,客单价较本地客群高 30%,这印证了星海湾商圈 “文旅 + 商业” 的潜力。

首店经济拉动显著:大连 2024 年引入各类首店 128 家(含东北首店 35 家、大连首店 93 家),首店所在商业项目日均客流平均提升 22%,客单价提升 18%。典型案例为大连恒隆广场引入 “Coach 东北首店”,开业首月带动商场整体客流增长 35%,租金坪效提升 28%,这为项目后续的 “首店招商” 提供了数据支撑。

数字化渗透下沉:国内商业项目已从 “数字化工具应用” 转向 “数字化运营闭环”。2024 年国内核心商业项目中,85% 已搭建会员数字化体系,60% 实现 “客流热力分析 + 商户数据共享”,其中北京 SKP 通过 “会员标签体系 + 个性化推送”,会员复购率达 65%,客单价超 6000 元。这提示大连凯德和平广场需加快数字化基建,补齐运营短板。

(二)大连区域消费市场洞察:锁定 “三大核心客群”,破解 “商圈协同痛点”

大连作为东北唯一的计划单列市与区域消费中心,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580 亿元,同比增长 6.2%,核心城区(沙河口区、中山区)贡献 62% 的消费额,星海湾商圈作为沙河口区核心商业板块,具备 “文旅 + 家庭 + 年轻” 三重客群基础,但需解决 “客群转化不足、业态匹配度低” 等问题。

1. 消费客群分层:需求差异决定业态方向

通过大连统计局 2024 年消费数据与星海湾商圈客群调研(样本量 5000 份),核心客群可分为三类,其需求特征直接指导项目定位:

核心客群:年轻家庭(25-40 岁,占比 45%):这一群体月均消费支出约 8200 元,其中 “亲子消费 + 品质餐饮” 占比超 50%。调研显示,78% 的年轻家庭选择商业项目时,优先考虑 “亲子互动设施是否完善”“餐饮是否有儿童友好选项”;同时对 “一站式消费” 需求强烈,希望在同一商场内完成 “购物 + 亲子游玩 + 晚餐”,单次停留期望时长 2-3 小时。

潜力客群:Z 世代(18-24 岁,占比 18%):作为 “情绪消费” 主导群体,其月均消费支出约 4500 元,“潮流购物 + 社交体验” 占比 65%。特征包括:① 偏好 “网红打卡点”,92% 的 Z 世代会因 “商场有热门打卡场景” 专程到访;② 注重 “体验独特性”,对电竞馆、剧本杀、livehouse 等业态需求旺盛;③ 价格敏感度低但品质要求高,愿意为 “小众潮牌”“限定产品” 支付溢价。

补充客群:文旅客群(占比 22%):星海湾商圈年均接待游客超 2000 万人次(含星海广场、会展中心客流),这一客群单次消费集中在 “本地特产 + 便捷餐饮 + 短时体验”,人均消费约 320 元。痛点在于:当前星海湾商圈缺乏 “集中的特产消费场景”,70% 的游客反映 “找不到正宗大连海鲜特产店”;同时 “商业与文旅联动弱”,仅 12% 的游客会主动进入商场消费,客群转化空间巨大。

2. 商圈竞争格局:“三足鼎立” 下的差异化机会

大连核心商圈已形成 “星海湾、青泥洼桥、西安路” 三足鼎立格局,各商圈定位差异明显,大连凯德和平广场需避开直接竞争,聚焦 “文旅 + 家庭” 的差异化优势:

青泥洼桥商圈(传统高端核心):以大连商场、麦凯乐为核心,定位 “全客层高端消费”,国际奢侈品牌(如 LV、Gucci)、高端美妆占比高,2024 年平均客单价达 780 元,但短板是 “文旅属性弱”,文旅客群占比仅 8%,且硬件设施老化(平均楼龄超 15 年)。

西安路商圈(年轻潮流性价比):以罗斯福广场、中央大道为核心,定位 “年轻客群高性价比消费”,潮牌(UR、太平鸟)、平价餐饮(蜜雪冰城、正新鸡排)占比高,2024 年 Z 世代客群占比达 42%,但短板是 “家庭客群服务不足”,亲子业态占比仅 12%,且缺乏文旅资源支撑。

星海湾商圈(文旅 + 中高端家庭):以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柏威年购物中心为核心,依托星海广场(年游客量 1800 万人次)、会展中心(年均办展超 50 场),具备 “文旅 + 家庭” 天然优势。其中柏威年聚焦 “高端精品”,首店占比达 25%,客单价 650 元,但短板是 “家庭亲子业态薄弱”;而大连凯德和平广场的机会的在于:填补 “文旅 + 家庭 + 年轻” 的空白,打造 “游客必逛、家庭常来、年轻人爱打卡” 的复合型商圈核心。

3. 区域政策红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的赋能空间

大连正推进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2024 年出台《大连市促进商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商业项目升级改造、首店引入、文旅联动给予明确补贴,为项目降低投入成本:

改造补贴:对商业项目硬件升级(含动线优化、场景搭建),按实际投资额的 20% 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 200 万元;

首店补贴:引入 “东北首店”“大连首店”,分别给予项目 50 万元 / 家、20 万元 / 家补贴;

文旅联动补贴:对商业项目与文旅景区、会展活动联动举办的消费促进活动(如旅游消费节、会展配套市集),按活动费用的 30% 给予补贴,单次活动最高 30 万元。

(三)项目核心基础信息更新:从 “现状诊断” 到 “价值锚点”

大连凯德和平广场作为星海湾商圈的 “元老级” 商业项目,具备 “区位、品牌、客群基础” 三重核心价值,但需通过硬件升级、业态调整、资源整合破解当前运营痛点,而北京云阿云的介入则为项目提供了 “资源 + 算法” 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1. 项目基本信息:区位与硬件的 “优劣势清晰化”

项目地处星海湾 CBD 核心,具备 “交通可达性强、文旅资源近” 的天然优势,但硬件老化问题已影响客群体验:

核心区位与交通:位于沙河口区高尔基路 695 号,紧邻中山路(大连城市主干道)与高尔基路交汇处,1 公里内覆盖 2 个地铁口(地铁 1 号线会展中心站、富国街站,步行约 8-12 分钟)、15 条公交线路(如 16 路、22 路、23 路等),3 公里内辐射星海湾、太原街、黑石礁等 12 个成熟社区(常住人口约 18 万人);项目配备地下 2 层停车场,共 800 个车位,2024 年工作日车位使用率约 65%,周末达 90%,交通可达性为客流基础提供保障。

硬件与空间结构:项目总占地面积 5.5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共设地下 1 层、地上 4 层,楼层功能分区如下:

楼层

原业态布局

核心问题

2024 年坪效(元 /㎡/ 天)

地下 1 层

华润万家超市(占比 70%)、便民零售(占比 30%)

业态单一,缺乏体验项目

2.8

1 层

美妆珠宝(占比 40%)、快时尚(占比 30%)、餐饮(占比 30%)

品牌同质化,首店占比不足 5%

4.2

2 层

女装零售(占比 60%)、家居用品(占比 40%)

传统零售占比过高,客流吸引力弱

3.1

3 层

男装零售(占比 45%)、亲子业态(占比 35%)、餐饮(占比 20%)

亲子业态规模小,互动性不足

3.3

4 层

奥纳影城(占比 50%)、国美电器(占比 30%)、餐饮(占比 20%)

主力店体验感老化,空铺率达 8%

2.9

数据显示,项目各楼层坪效差异显著,1 层因临街优势表现最佳,但整体平均坪效(3.5 元 /㎡/ 天)低于星海湾商圈平均水平(4.2 元 /㎡/ 天),硬件老化(如电梯运行速度慢、导视系统模糊)、业态传统是核心制约因素。

2. 项目核心运营数据透视

通过 2022-2024 年项目运营数据追踪、商圈对标分析,从 “客流、消费、商户、会员” 四大维度拆解运营现状,精准定位提升短板:

维度一:客流数据 —— 总量达标但结构失衡

指标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星海湾商圈均值(2024)

差距分析

日均客流(万人次)

1.0

1.1

1.2

1.5

客流总量低于商圈均值 20%,需提升文旅客群与年轻客群转化

周末客流占比

58%

59%

61%

55%

周末客流占比偏高,工作日客流(0.8 万人次 / 天)明显不足,需强化通勤、商务客群引流

停留时长(分钟)

75

82

88

110

停留时长低于商圈均值 20%,体验业态不足导致 “逛店效率低”

楼层到访率

地下 1 层 65%、1 层 100%、2 层 70%、3 层 60%、4 层 55%

-

-

各楼层平均到访率 85%

2 层以上楼层到访率偏低,动线设计与楼层吸引力不足是主因

关键结论:客流依赖周末 “家庭客群”,工作日 “通勤 + 商务客群” 挖掘不足;高楼层到访率低,需通过动线优化与业态创新提升垂直客流。

维度二:消费数据 —— 客单价偏低且增长乏力

指标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星海湾商圈均值(2024)

差距分析

客单价(元)

320

350

380

480

客单价低于商圈均值 21%,高价值业态(如高端餐饮、特色体验)缺失

消费转化率(客流→消费客群)

28%

30%

32%

40%

转化率偏低,“路过型客流” 占比超 60%,需通过场景吸引与促销活动提升消费转化

业态消费占比

零售 55%、餐饮 30%、体验 15%

零售 54%、餐饮 31%、体验 15%

零售 53%、餐饮 32%、体验 15%

零售 40%、餐饮 35%、体验 25%

体验业态消费占比低于商圈均值 10 个百分点,体验消费拉动不足

会员客单价(元)

580

610

630

750

会员客单价虽高于非会员,但仍低于商圈均值 16%,会员权益与高价值服务需强化

关键结论:消费结构依赖 “传统零售 + 基础餐饮”,高客单价的体验消费占比过低;会员价值未充分释放,需通过会员分层运营提升消费能力。

维度三:商户数据 —— 出租率达标但坪效分化

指标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星海湾商圈均值(2024)

差距分析

整体出租率

90%

91%

92%

95%

出租率接近商圈均值,但空铺集中在高楼层(4 层空铺率 8%),且低坪效商户占比达 15%(坪效<2.5 元 /㎡/ 天)

主力店坪效(元 /㎡/ 天)

2.5

2.6

2.8

3.5

主力店坪效低于商圈均值 20%,奥纳影城(坪效 2.7 元 /㎡/ 天)因设备老化、片源更新慢,客流吸引力下降;华润万家(坪效 2.9 元 /㎡/ 天)因品类传统,与社区超市同质化竞争,客单价仅 260 元,低于商圈超市均值(320 元)

非主力店坪效(元 /㎡/ 天)

3.8

4.0

4.1

4.8

非主力店坪效差距主要集中在体验类业态,项目体验类商户坪效 3.2 元 /㎡/ 天,低于商圈均值(4.5 元 /㎡/ 天),文创、亲子互动等特色体验商户缺失是主因

商户续约率

75%

78%

80%

88%

续约率低于商圈均值 8 个百分点,低坪效商户(如传统服装店、小型饰品店)续约意愿低,2024 年有 12 家商户因盈利不足选择撤店

关键结论:商户结构 “重传统、轻体验”,主力店坪效拖累整体收益,高楼层空铺与低坪效商户淘汰需同步推进,需通过业态优化与品牌焕新提升商户质量。

维度四:会员数据 —— 基数可观但活跃度低

指标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星海湾商圈均值(2024)

差距分析

会员总量(万人)

8.5

9.2

10.1

9.8

会员总量略高于商圈均值,但会员质量待提升,沉睡会员(年消费<1 次)占比达 45%

会员活跃度(月均消费≥1 次)

25%

28%

30%

45%

活跃度低于商圈均值 15 个百分点,会员权益集中在 “积分兑换”(占比 70%),缺乏个性化服务(如专属导购、定制活动),导致会员粘性不足

会员消费贡献占比

35%

38%

40%

55%

会员消费贡献低于商圈均值 15 个百分点,非会员仍为消费主力,需通过会员分层运营提升高价值会员消费占比

数字化会员占比(绑定小程序 / APP)

40%

55%

65%

85%

数字化会员占比偏低,未形成 “线上互动 - 线下消费” 闭环,2024 年通过小程序推送活动的转化率仅 8%,低于商圈均值(18%)

关键结论:会员运营停留在 “基础服务” 阶段,数字化渗透不足、权益设计单一导致活跃度与消费贡献低,需通过数字化工具与分层权益体系激活会员价值。

3.项目发展历程:从 “开业调整” 到 “资产升级” 的三次关键节点

项目自 2003 年开业以来,经历三次关键转型,每一次调整都与大连商业地产趋势同步,为当前资产优化奠定基础:

2003-2007 年:开业初期(传统美式购物中心):2003 年 11 月以 “长江以北首座广域型美式购物中心” 开业,引入乐购超市(现华润万家)、奥纳影城、银泰百货三大主力店,业态以 “传统零售 + 超市 + 影院” 为主,开业首年日均客流约 8000 人次,但因 “体验业态缺失、定位与本地消费需求不匹配”,2007 年出租率降至 82%,租金坪效仅 1.8 元 /㎡/ 天,陷入运营困境。

2008-2011 年:凯德收购与首次改造(家庭友好型购物中心):2008 年凯德商用(现凯德投资)收购项目,投入 3.2 亿元进行改造,核心动作包括:① 优化动线设计,打通地下 1 层与 1 层的连通通道;② 新增亲子业态(如儿童游乐区);③ 升级奥纳影城为 “大连首家 IMAX 影院”。2011 年重新开业后,出租率回升至 95%,日均客流达 1.5 万人次,租金坪效提升至 2.9 元 /㎡/ 天,成功转型为 “家庭友好型购物中心”,成为星海湾商圈的核心项目之一。

2022 年至今:北京云阿云介入(数字化 + 资源整合升级):2022 年凯德投资引入北京云阿云作为 “战略合作伙伴”,核心原因在于:① 项目面临 “年轻客群流失、租金坪效增长停滞” 问题,需外部资源注入;② 北京云阿云具备 “500 + 品牌资源库” 与 “招商算法工具”,可破解招商效率低、品牌匹配度不足的痛点。截至 2024 年,双方已合作完成 “会员小程序上线”“首批首店引入(如大连首店轻食品牌 “wagas”)”,项目年轻客群占比从 12% 提升至 18%,为后续专项提升奠定基础。

4. 北京云阿云介入背景与核心角色:从 “资源供给” 到 “运营协同”

北京云阿云作为 “城市运营商 + 资源整合家”,其介入并非单纯的 “第三方服务”,而是与凯德投资形成 “运营能力 + 资源算法” 的互补,成为项目资产提升的关键支撑:

介入背景:解决项目三大核心痛点:2022 年凯德投资对项目进行运营诊断,发现三大瓶颈:

① 招商效率低,传统 “人工筛选 + 洽谈” 模式下,单个品牌招商周期平均 60 天,空铺填补慢;

② 客群画像模糊,缺乏数字化工具分析客群消费偏好,业态调整盲目;

③ 品牌资源有限,难以引入符合 “年轻 + 文旅” 定位的特色品牌。

而北京云阿云的 “算法能力 + 品牌库” 恰好匹配这些需求,双方签订 3 年战略合作协议,聚焦 “招商优化、运营数字化、资产提升” 三大方向。

核心角色:四大职能赋能项目:

品牌资源整合者:拥有覆盖 “体验、餐饮、零售” 的 580 家合作品牌库,其中东北未进驻的潜力首店品牌达 86 家(如 “meland club 高端亲子乐园”“星际传奇电竞馆”),可快速为项目匹配符合定位的品牌;2023 年通过其资源引入的 “wagas 大连首店”,开业首月带动 1 层客流增长 25%,坪效提升至 5.1 元 /㎡/ 天。

招商算法开发者:自主研发 “商业项目 - 品牌智能匹配系统”,整合项目客群热力数据(如 25-40 岁家庭客群在 3 层停留时间最长)、竞品品牌经营数据(如柏威年某亲子品牌坪效)、品牌选址需求(如亲子品牌需 300-500㎡、层高≥4 米),通过算法计算匹配度,将招商周期从 60 天缩短至 25 天,匹配准确率达 88%;2024 年用该系统完成 4 层 “电竞馆” 招商,从筛选到签约仅用 22 天,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 63%。

运营数据分析师:为项目提供 “客群标签体系” 搭建服务,通过会员消费数据(如年轻家庭每月平均消费 2.3 次,偏好亲子餐饮 + 童装)、客流热力数据(如周末 14:00-16:00 是 3 层亲子区高峰),输出《月度运营优化报告》,指导业态调整;例如 2024 年根据报告建议,将 3 层原女装区 100㎡改造为 “亲子烘焙坊”,改造后该区域坪效从 3.3 元 /㎡/ 天提升至 4.8 元 /㎡/ 天。

资产提升顾问:结合凯德 REITs 运营经验,为项目制定 “短期坪效提升 + 长期资产增值” 的路径,例如建议通过 “分期改造避免停业损失”“首店引入争取政策补贴降低成本”,2024 年协助项目申请到大连首店补贴 20 万元、改造补贴 80 万元,直接降低前期投入 100 万元。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

(一)SWOT 深度分析:数据支撑 + 案例对标,精准定位核心竞争力

基于项目 2024 年运营数据、星海湾商圈竞品调研及全球商业地产趋势,从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威胁” 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剖析,每个维度均结合具体数据、案例及可落地的价值点,避免泛泛而谈。

1. 优势(Strengths):三大核心优势构建差异化壁垒

优势并非单纯 “资源罗列”,而是聚焦 “可转化为资产增值的核心能力”,通过数据对比与案例验证其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

1.1区位优势:星海湾 CBD 核心 + 文旅流量红利

具体内容

项目位于星海湾 CBD 核心区,1 公里内覆盖星海广场(2024 年接待游客 1800 万人次)、大连会展中心(2024 年办展 52 场,参展人流量超 300 万人次),是商圈内唯一同时毗邻 “城市地标 + 会展资源” 的商业项目;

3 公里内辐射 12 个中高端社区(常住人口 18 万人,家庭月均消费超 8000 元),本地客群基础扎实。

数据支撑 / 案例验证

对比数据:星海湾商圈内,柏威年购物中心距星海广场 2.3 公里,文旅客群占比 25%;而本项目因区位优势,2024 年文旅客群占比达 22%(虽转化低,但基数优势显著),本地家庭客群复购率达 38%,高于商圈均值(32%)。

案例参考:上海外滩金融中心依托 “外滩文旅资源”,文旅客群消费贡献占比达 40%,资产估值较同区域非文旅商业项目高 15%,印证本项目区位的资产增值潜力。

资产增值价值

可通过 “文旅 + 商业” 联动,将 1800 万星海广场游客转化为项目客流(当前转化率仅 10%),若提升至 20%,可新增日均客流 1 万人次,租金坪效有望提升 20%。

1.2资源优势:凯德全球运营经验 + 北京云阿云 “算法 + 品牌” 双赋能

具体内容

凯德投资作为全球 TOP3 商业地产运营商,2024 年管理全球商业资产超 800 亿美元,在中国 28 个城市运营 65 个商业项目,平均出租率 96.5%,租金坪效年均增长 6.2%,具备 “标准化运营体系 + REITs 资产证券化经验”;

北京云阿云拥有 580 家合作品牌库(体验类占 45%)、自主研发的 “招商智能匹配系统”(已在全国 12 个项目落地,招商周期缩短 40%),2023-2024 年已为项目引入 5 家首店品牌,带动客流增长 18%。

数据支撑 / 案例验证

数据支撑:凯德中国商业项目 2024 年平均会员活跃度 45%,租金坪效 5.8 元 /㎡/ 天;本项目在凯德体系赋能下,2024 年出租率 92%(较 2022 年提升 2 个百分点),北京云阿云引入的 “wagas 大连首店” 开业首月坪效达 5.1 元 /㎡/ 天,较 1 层平均坪效(4.2 元 /㎡/ 天)高 21%。

竞品对比:大连恒隆广场依赖自身品牌资源,2024 年首店引入量 12 家;本项目依托凯德 + 云阿云双资源,2024 年首店引入量 8 家,且匹配度更高(撤店率仅 5.5%,低于恒隆的 12%)。

资产增值价值

凯德的 REITs 经验可助力项目未来资产证券化(如纳入 CRCT 信托),当前 CRCT 信托项目平均年化收益率 6.8%;北京云阿云的算法能力可降低招商试错成本(2023 年为项目节省招商成本超 300 万元),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1.3业态基础:全业态覆盖 + 家庭客群场景闭环

具体内容:

项目当前已形成 “零售(53%)+ 餐饮(32%)+ 体验(15%)” 全业态结构,主力店华润万家(超市)、奥纳影城(影院)、国美电器(3C)覆盖家庭 “日常购物 + 娱乐” 核心需求;3 层亲子业态虽规模小(占比 35%),但已积累 3 万家庭会员,2024 年亲子客群年均消费 2.8 次,高于非亲子客群(1.5 次),形成初步的家庭消费场景闭环。

数据支撑 / 案例验证

数据对比:西安路罗斯福广场家庭客群占比 35%,本项目家庭客群占比 45%,且亲子客群客单价(480 元)高于罗斯福(420 元);2024 年项目 “超市 + 影院” 联动活动(购物满额赠电影票),带动超市销售额增长 15%,影院上座率提升 12%,验证业态协同效应。

行业案例:上海正大广场依托 “超市 + 影院 + 亲子” 家庭业态,2024 年家庭客群消费贡献占比达 60%,租金坪效稳定增长 7%,为本项目提供场景优化参考。

资产增值价值

可基于现有家庭客群基础,升级亲子体验业态(如引入高端亲子乐园),将家庭客群停留时长从当前 88 分钟提升至 120 分钟,带动餐饮、零售消费转化,预计可提升家庭客群消费贡献占比至 55%。

2. 劣势(Weaknesses):三大短板制约资产价值释放

劣势分析需聚焦 “可通过运营优化解决的问题”,避免提及不可改变的硬件局限(如总建面固定),同时结合数据量化短板对资产的影响,明确优化优先级。

2.1硬件老化:设施与动线落后,影响客群体验

具体内容:

项目上次大规模改造在 2011 年,距今已 13 年,存在三大硬件问题:

① 电梯设施老化:3 部主力电梯运行速度 1.5m/s(行业新建项目平均 2.5m/s),2024 年故障次数 12 次,导致高楼层(4 层)到访率仅 55%(1 层到访率 100%);

② 导视系统模糊:仅在楼层入口设置静态导视牌,无数字化导视屏,2024 年客群调研显示,38% 的客群反映 “找不到目标店铺”;

③ 动线设计不合理:2 层、3 层存在 “直角转折” 动线(如 2 层西南角),导致该区域客流热力值仅为 1 层核心区的 40%,商户坪效低于同楼层平均水平 25%。

数据量化影响

直接影响:硬件问题导致高楼层到访率低(4 层 55%)、客群停留时长短(88 分钟,低于商圈均值 110 分钟),2024 年因硬件体验差导致的客群流失率达 18%(调研数据)

间接影响租金坪效(高楼层坪效 2.9 元 /㎡/ 天,低于 1 层 4.2 元 /㎡/ 天),若硬件升级,预计可提升高楼层到访率至 75%,租金坪效提升 15%。

行业对比 / 问题根源

行业对比:2023 年开业的大连万达体育新城广场,配备智能导视屏(实时显示店铺客流、活动信息)、高速电梯(2.5m/s),高楼层到访率达 80%,停留时长 125 分钟,显著高于本项目;

问题根源:2011 年后未进行系统性硬件更新,仅做局部修补,导致设施老化与动线问题累积。

2.1业态同质化:传统零售占比高,体验业态稀缺

具体内容:

项目当前传统零售占比 53%(含服装、饰品、家居),体验业态仅占 15%(且以影院、儿童游乐为主,缺乏文创、运动、跨界体验);2024 年星海湾商圈核心项目体验业态平均占比 25%(柏威年 28%、恒隆 26%),本项目体验业态占比低于商圈均值 10 个百分点,且体验业态坪效 3.2 元 /㎡/ 天,低于商圈均值(4.5 元 /㎡/ 天)30%。

数据量化影响

数据影响:体验业态不足导致客群 “逛店动力弱”,2024 年项目 “纯购物客群” 占比 65%,“体验 + 购物客群” 仅占 35%,而柏威年 “体验 + 购物客群” 占比达 55%;体验业态坪效低拖累整体收益,若将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 25%,且坪效提升至 4 元 /㎡/ 天,预计可带动整体租金坪效提升 8%。

行业对比 / 问题根源

竞品案例:大连柏威年引入 “teamLab 数字艺术展”“室内攀岩馆” 等体验业态,2024 年体验业态客流贡献占比 40%,带动周边零售店铺坪效增长 22%;

问题根源:前期招商依赖传统零售品牌(招商难度低、签约周期短),缺乏对体验业态的规划与资源储备,导致业态结构失衡。

2.3客群老化:Z 世代占比低,客群结构单一

具体内容

2024 年项目核心客群为 35-45 岁家庭(占比 45%),Z 世代客群(18-24 岁)仅占 18%,低于大连核心商业项目平均水平(28%);Z 世代客群年均消费次数 1.2 次,显著低于家庭客群(2.8 次),且 Z 世代客群客单价(320 元)虽低于家庭客群(480 元),但消费频次潜力大(行业 Z 世代年均消费次数可达 4 次)。

数据量化影响

长期影响:客群老化导致项目 “潮流属性弱”,2024 年年轻客群相关业态(如潮牌、电竞)坪效仅 2.8 元 /㎡/ 天,低于商圈均值(3.8 元 /㎡/ 天);若 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至 25%,且消费次数提升至 2 次 / 年,预计可新增年销售额 1200 万元,带动租金增长 8%。

行业对比 / 问题根源

行业趋势:2024 年中国商业地产 Z 世代客群消费占比已达 35%,成都 IFS、上海 TX 淮海等项目通过潮流业态吸引 Z 世代,Z 世代客群占比超 40%,租金坪效年均增长 9%;

问题根源:缺乏 Z 世代偏好的潮流体验业态(如电竞馆、剧本杀)、网红打卡场景,且营销活动偏向家庭客群(如亲子 DIY),对 Z 世代吸引力不足

3. 机会(Opportunities):三大机遇助力资产增值突破

机会分析需结合 “政策、消费、资源” 三大外部变量,明确每个机会的 “落地路径” 与 “预期收益”,避免空泛的趋势描述,确保机会可转化为实际运营动作。

政策机会:大连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 + 星海湾商圈补贴

具体内容

大连 2024 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两大支持方向:

① 商业项目升级改造补贴(按投资额 20% 补贴,最高 200 万元);

② 首店经济补贴(东北首店 50 万元 / 家,大连首店 20 万元 / 家);沙河口区同步推出《星海湾商圈提升计划》,对 “商业 + 文旅” 联动活动给予 30% 费用补贴(最高 30 万元 / 次),本项目作为星海湾核心项目,可优先申请政策支持。

落地路径

具体动作:

① 2025 年计划投入 1500 万元用于硬件改造(动线优化、智能设施引入),申请改造补贴 300 万元(20%);

② 2025 年计划引入东北首店 2 家、大连首店 5 家,预计申请补贴 200 万元(250+520);

③ 2025 年计划举办 “星海旅游消费节”“会展配套市集” 等 6 场文旅联动活动,申请活动补贴 90 万元(6*15)。

预期收益 / 数据支撑

收益测算:政策补贴可覆盖改造与活动成本的 20%-30%,降低项目投入压力;首店引入预计可带动客流增长 22%(参考大连 2024 年首店平均客流拉动率),租金坪效提升 18%。

消费机会:年轻客群 “体验化 + 情绪化” 消费需求爆发

具体内容

2024 年大连消费数据显示,年轻客群(18-35 岁)“体验消费” 支出占比达 45%(2020 年仅 28%),其中 “情绪消费”(如网红打卡、社交聚会)增长最快,年均增速 35%;Z 世代对 “沉浸式体验”(如剧本杀、VR 体验馆)、“小众潮牌”(如设计师品牌、国潮品牌)需求旺盛,2024 年大连 Z 世代体验业态消费人次增长 40%,客单价提升 25%。

落地路径

落地方向:

① 业态层面:引入 “星际传奇电竞馆”(区域首店)、“迷之森林剧本杀”(大连特色品牌)等体验业态,占比提升至 25%;

② 场景层面:打造 “星海湾星空中庭”“大连地标涂鸦墙” 等网红打卡点,满足情绪消费需求;

③ 营销层面:举办 “Z 世代潮玩节”“国潮品牌快闪” 等活动,吸引年轻客群。

预期收益 / 数据支撑

数据预期:若年轻客群占比从 18% 提升至 25%,体验消费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预计可带动日均客流增长 15%,客单价提升 12%,年租金收入增长 1800 万元。

合作机会:北京云阿云 “跨界资源 + 数字化工具” 深度应用

具体内容

北京云阿云除品牌与算法资源外,还拥有 “商业 + 科技”“商业 + 文创” 跨界资源:

① 科技资源:与 3 家 VR/AR 技术公司合作,可提供 “沉浸式导购”“虚拟场景搭建” 服务;

② 文创资源:与大连本地 15 家文创机构(如大连博物馆、本地设计师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可开发 “大连特色文创产品”;

③ 数字化工具:计划 2025 年为项目升级 “会员智能标签系统”“活动效果追踪系统”,提升运营精准度。

落地路径

合作落地:

① 2025 年 Q1 引入 “VR 沉浸式导购”(1 层美妆区),实现 “虚拟试妆” 功能;

② Q2 联合大连博物馆开发 “星海广场主题文创产品”,在项目设立 “大连文创集合店”;

③ Q3 上线升级后的会员系统,实现 “千人千面” 的优惠推送(如对 Z 世代推送潮牌折扣,对家庭客群推送亲子活动)。

预期收益 / 数据支撑

效果预测:VR 导购可提升美妆区转化率 20%(参考北京 SKP VR 试妆案例);文创集合店预计日均客流 500 人次,坪效 4.5 元 /㎡/ 天;会员系统升级可提升会员活跃度从 30% 至 45%,会员消费贡献占比从 40% 至 50%。

4. 威胁(Threats):三大风险需建立应对机制

威胁分析需区分 “可控风险” 与 “不可控风险”,聚焦可控风险(如竞品冲击、客群转化),提出 “针对性应对措施”,并结合数据评估风险影响程度,避免过度放大不可控因素(如宏观经济)。

4.1竞品冲击:中高端与年轻客群被分流

具体内容:

星海湾商圈内,柏威年(高端定位)2024 年引入 LV、Gucci 等奢侈品品牌,中高端客群占比达 35%,客单价 850 元,分流本项目中高端客群(本项目客单价 380 元);西安路罗斯福广场(年轻定位)2024 年 Z 世代客群占比 42%,通过潮牌、平价餐饮吸引年轻客群,分流本项目潜在年轻客群;2024 年调研显示,本项目 15% 的中高端客群、20% 的年轻客群曾转向竞品消费。

风险影响评估

量化影响:若竞品持续强化定位,预计 2025 年本项目中高端客群消费将减少 10%,年轻客群消费减少 12%,直接影响租金收入约 1500 万元 / 年。

应对措施方向

应对方向:

① 避开高端红海,聚焦 “文旅 + 家庭 + 年轻” 复合定位,不与柏威年比拼奢侈品,而是通过文旅资源吸引跨区域客群(如联合星海广场推出 “旅游消费套票”);

② 针对罗斯福的年轻客群,引入 “差异化体验业态”(如大连首家 VR 沉浸式体验馆、本地文创集合店),而非平价潮牌,形成 “体验而非价格” 的竞争壁垒;

③ 借助凯德会员体系,与柏威年、罗斯福形成 “差异化会员权益”,如凯德会员可享受星海会展中心优先入场权,提升客群粘性。

4.2线上冲击:传统零售受电商挤压加剧

具体内容:

2024 年大连线上零售交易额增长 28%,其中服装、家居等传统零售品类线上渗透率达 55%(2020 年仅 35%);项目当前传统零售占比 53%,2024 年传统零售商户坪效 3.1 元 /㎡/ 天,较 2022 年下降 8%,部分服装商户因线上冲击,月均销售额下滑 15%,2024 年已有 3 家传统服装商户因盈利不足撤店。

风险影响评估

量化影响:若不调整传统零售业态,预计 2025 年传统零售坪效将再降 5%,空铺率可能从当前 8% 升至 12%,影响租金收入约 800 万元 / 年。

应对措施方向

应对方向:

① 推动传统零售 “线下体验化转型”,如服装商户增设 “穿搭咨询服务”“定制化修改”,家居商户搭建 “场景化样板间”(参考宜家体验模式),提升线下不可替代性;

② 引入 “线上线下联动” 品牌(如优衣库、UR),支持 “线上下单、线下自提 / 退换”,利用线下门店作为 “仓储 + 服务节点”,提升商户坪效;

③ 联合北京云阿云开发 “项目专属线上商城”,聚焦 “本地特色商品”(如海鲜特产、文创产品),实现 “线下体验、线上复购”,弥补传统零售线上短板。

4.3文旅客群转化不足:流量红利未变现

具体内容:

星海湾年接待游客超 2000 万人次(含星海广场、会展中心),但本项目与文旅场景联动弱:

① 缺乏 “文旅专属消费场景”,游客需步行 10 分钟才能到达项目,且无明确引导标识;

② 未推出 “文旅适配商品”,现有零售、餐饮以本地客群需求为主(如家庭餐饮、日常服装),游客急需的 “便携特产”“短时体验” 供给不足;2024 年项目文旅客群转化率仅 10%(即 100 个游客中仅 10 人进入项目消费),远低于上海外滩金融中心(35%)、成都春熙路商圈(28%)等文旅商业标杆。

风险影响评估

量化影响:若文旅客群转化率维持 10%,则 2000 万游客仅能贡献 200 万消费人次;若提升至 20%,可新增 200 万消费人次,带动日均客流增长 5500 人次,租金收入增长约 1200 万元 / 年。

应对措施方向

应对方向:

① 场景联动:联合星海广场管理方,在广场入口设置 “项目导视牌”,开通 “免费接驳电瓶车”(每 15 分钟一班),缩短游客动线;在项目 1 层设置 “星海旅游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行李寄存服务,吸引游客停留;

② 商品适配:在 1 层沿街区域打造 “大连文旅市集”,引入 15-20 家本地特产商户(如现烤海鲜、海参礼盒)、文创商户(如星海广场主题手办),推出 “便携小包装” 商品,适配游客短时消费需求;

③ 活动联动:在星海广场举办 “旅游节”“灯光秀” 等活动时,同步在项目内举办 “文旅主题展览”(如大连老照片展),实现 “场外引流、场内消费”。

(二)SWOT-TOWS 矩阵策略分析:从 “维度拆解” 到 “落地组合”

基于 SWOT 四维度分析,构建 TOWS 矩阵(优势 - 机会 SO、劣势 - 机会 WO、优势 - 威胁 ST、劣势 - 威胁 WT),将分散的优势、劣势转化为 “可执行的组合策略”,每个策略均明确 “责任方、时间节点、预期目标”,避免策略与执行脱节。

1.SO(优势 + 机会):依托核心优势,承接外部机会

核心策略:

文旅 + 商业联动增值策略

首店经济突破策略

具体执行动作:

文旅联动:

① 联合星海广场推出 “旅游消费套票”(含项目餐饮折扣券 + 星海广场游船票);

② 2025 年 Q2 举办 “星海国际消费节”,申请沙河口区文旅补贴 30 万元;

首店引入:

① 依托凯德 + 云阿云资源,2025 年引入东北首店 2 家(如 meland club 高端亲子乐园)、大连首店 5 家(如 % Arabica 咖啡);

② 申请首店补贴 200 万元,降低引入成本。

责任方:凯德运营团队 + 北京云阿云

时间节点:2025 年 Q1-Q4

预期目标(2025年)

文旅客群转化率提升至 20%;

首店带动客流增长 22%,租金坪效提升 18%

2.WO(劣势 + 机会):利用外部机会,弥补自身劣势

核心策略:

硬件老化升级策略

体验业态扩容策略

具体执行动作:

硬件升级:

① 2025 年 Q1 投入 1500 万元改造电梯(更换为 2.5m/s 高速电梯)、加装数字化导视屏(1-4 层各楼层入口);

② 申请大连改造补贴 300 万元;

体验扩容:

① 引入 VR 体验馆(4 层,面积 500㎡)、剧本杀店(3 层,面积 300㎡),将体验业态占比从 15% 提升至 25%;

② 依托云阿云科技资源,在 1 层美妆区引入 VR 虚拟试妆系统。

责任人:凯德工程团队 + 云阿云品牌组

时间节点:2025 年 Q1-Q3

预期目标(2025年)

高楼层到访率提升至 75%,客群停留时长提升至 110 分钟;

体验业态坪效提升至 4.5 元 /㎡/ 天

3.ST(优势 + 威胁):发挥核心优势,抵御外部威胁

核心策略:

竞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线上线下联动策略

具体执行动作:

差异化竞争:

① 不与柏威年拼高端,聚焦 “家庭 + 文旅”,推出 “亲子旅游套餐”(含亲子乐园门票 + 海鲜餐饮);

② 不与罗斯福拼平价,引入 “小众潮牌快闪店”(如国潮设计师品牌),打造年轻客群 “专属打卡点”;

线上联动:

① 联合云阿云开发 “项目线上商城”,上线本地特产、文创产品,支持 “线下体验、线上复购”;

② 服装商户开通 “小程序直播”,由店员实时讲解穿搭,引导线下到店。

责任人:凯德招商团队 + 云阿云运营组

时间节点:2025 年 Q2-Q4

预期目标(2025年)

家庭客群消费贡献占比提升至 55%,Z 世代客群占比提升至 25%;

线上商城年销售额突破 500 万元,传统零售坪效止跌回升

4.WT(劣势 + 威胁):规避自身劣势,降低威胁影响

核心策略:

低坪效商户汰换策略

会员数字化激活策略

具体执行动作:

商户汰换:

① 2025 年 Q1 对坪效<2.5 元 /㎡/ 天的 12 家传统零售商户启动汰换,优先引入体验类、文旅类商户;

② 与留存商户签订 “坪效承诺协议”,达标者给予租金优惠(5%-10%);

会员激活:

① 依托云阿云数字化工具,升级会员系统,实现 “标签化运营”(如对沉睡会员推送 “满 300 减 50” 优惠券);

② 推出 “会员专属活动”(如亲子 DIY、潮玩沙龙),提升会员活跃度。

责任人:凯德商户管理组 + 云阿云数据组

时间节点:2025 年 Q1-Q3

预期目标(2025年)

低坪效商户占比从 15% 降至 5%,整体出租率提升至 96%;

会员活跃度从 30% 提升至 45%,会员消费贡献占比提升至 50%

(三)项目运营现状痛点:数据拆解 + 案例对比 + 解决方案雏形

对项目现存的 “客流转化、租金结构、数字化运营” 三大痛点,从 “数据量化问题、案例对标差距、初步解决方向” 三方面展开,为后续专项提升策略提供依据。

1. 客流与转化痛点:“路过型客流” 占比高,消费转化效率低

数据拆解:2024 年项目日均客流 1.2 万人次,但通过 “智能客流统计系统” 分析(覆盖项目入口、各楼层动线节点),其中 “路过型客流”(仅在 1 层停留<30 分钟,未进入商户消费)占比达 42%,“有效客流”(进入商户消费或停留≥1 小时)仅占 58%;客群平均停留时长 88 分钟,低于行业优秀项目(如上海 IFS 150 分钟、大连柏威年 110 分钟);消费转化率(有效客流→实际消费客群)仅 32%,即 100 个有效客流中,仅 32 人产生消费,远低于商圈均值 40%。从楼层分布看,4 层 “路过型客流” 占比最高(65%),主要因电梯老化导致 “到达难度大”,且业态单一(以影院、电器为主)缺乏吸引力。

案例对比:上海新天地通过 “场景营造 + 业态联动” 提升转化效率:

① 打造 “石库门主题街区”,吸引客群拍照打卡,停留时长提升至 145 分钟;

② 引入 “餐饮 + 文创 + 体验” 复合业态,如 “文创书店 + 咖啡”“手作工坊 + 零售”,消费转化率达 55%。反观本项目,1 层缺乏 “强吸引点”(如网红打卡装置),高楼层业态联动弱(影院与餐饮无联动活动),导致 “路过型客流” 难以转化。

初步解决方案:

① 场景层面:在 1 层中庭打造 “星海主题打卡装置”(如巨型星海广场模型、网红灯光墙),吸引客群停留拍照;

② 业态联动:推出 “影院 + 餐饮” 套票(电影票 + 餐饮满减券),引导观影客群到店消费;

③ 动线优化:打通 2-4 层 “跨层连廊”,在电梯口设置 “楼层特色业态指引牌”,减少高楼层 “路过型客流”。

2. 租金结构痛点:主力店坪效低,租金收益潜力未释放

数据拆解:2024 年项目租金总收入中,主力店(华润万家、奥纳影城、国美电器)占比达 62%,但主力店平均坪效仅 2.8 元 /㎡/ 天,低于非主力店(4.1 元 /㎡/ 天)32%;其中国美电器坪效最低(2.2 元 /㎡/ 天),因 3C 产品线上渗透率高(2024 年大连 3C 线上渗透率 65%),线下门店仅作为 “展示窗口”,销售额持续下滑;华润万家坪效 2.9 元 /㎡/ 天,虽高于国美,但低于大连同规模超市均值(3.5 元 /㎡/ 天),主要因品类传统(生鲜占比仅 25%,低于行业均值 35%)。非主力店中,体验类商户坪效最高(4.8 元 /㎡/ 天),但占比仅 15%,对整体租金贡献有限。

案例对比:北京朝阳合生汇通过 “主力店升级 + 租金分级” 优化收益结构:

① 将传统超市升级为 “盒马鲜生”(生鲜占比 40%),坪效从 2.7 元 /㎡/ 天提升至 4.2 元 /㎡/ 天;

② 对主力店实行 “基础租金 + 销售额分成” 模式,销售额达标后提取 5%-8% 分成,确保租金收益与商户经营挂钩;

③ 扩大体验类非主力店占比(达 30%),带动整体租金坪效提升至 5.5 元 /㎡/ 天。

初步解决方案:

① 主力店升级:推动国美电器转型为 “3C 体验店”,增设 “智能家居展示区”“免费维修服务点”,提升到店价值;协助华润万家增加 “有机生鲜区”“进口商品区”,目标坪效提升至 3.5 元 /㎡/ 天;

② 租金模式调整:与主力店签订 “基础租金 + 分成” 协议,设定销售额目标(如华润万家年销售额 1.2 亿元),达标后提取 5% 分成;

③ 扩大体验类非主力店占比,目标 2025 年提升至 25%,带动整体租金坪效提升至 4.5 元 /㎡/ 天。

3. 数字化运营痛点:会员体系零散,精准运营能力缺失

数据拆解:项目当前会员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① 数字化程度低,仅 30% 会员绑定小程序,其余仍为 “实体卡会员”,无法实现线上触达;

② 标签体系缺失,仅能统计 “会员消费金额、消费频次”,无法识别 “客群类型(如家庭 / 年轻客群)、消费偏好(如餐饮 / 体验)”,导致营销活动盲目(2024 年推送的 “服装满减券”,对亲子会员转化率仅 5%);

③ 活跃度低,会员月均消费≥1 次的比例仅 30%,低于凯德中国项目平均水平(45%),沉睡会员(年消费<1 次)占比达 45%,会员价值未释放。

案例对比:成都 IFS 通过 “数字化会员体系” 提升运营效率:

① 搭建 “会员标签系统”,涵盖 “客群类型、消费偏好、活动参与度” 等 20 个标签,实现 “千人千面” 推送(如对年轻会员推送潮牌活动,对家庭会员推送亲子体验);

② 推出 “会员积分多场景使用”(可兑换停车费、体验项目门票、餐饮折扣),会员活跃度提升至 60%;③ 开通 “会员专属直播”,邀请品牌店长讲解新品,引导线下到店消费,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40%。

初步解决方案:

① 数字化升级:依托北京云阿云技术,2025 年 Q3 前完成 “会员小程序全面升级”,实现 “实体卡会员转线上”“消费数据自动标签化”;

② 标签运营:构建 “6 大维度、32 个细分标签” 体系,如 “25-40 岁年轻妈妈 - 偏好亲子餐饮 - 月均消费 3 次”,针对不同标签推送专属优惠;

③ 活跃度提升:推出 “会员积分兑换体验项目”(如亲子乐园门票、VR 体验券),举办 “会员专属活动”(如每月 1 场亲子 DIY、每季度 1 场潮玩沙龙),目标 2025 年会员活跃度提升至 45%。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大连核心商圈竞争格局:分层定位下的 “差异化生存”

大连商业已形成 “金字塔式” 商圈分层格局,不同商圈针对不同客群精准定位,星海湾商圈需在 “高端 - 潮流” 的夹缝中,找到 “文旅 + 家庭 + 年轻” 的独特生态位,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1. 商圈分层:三大核心商圈的 “定位边界”

大连核心商圈已呈现清晰的分层逻辑,从 “高端消费” 到 “潮流性价比” 形成覆盖,但 “文旅 + 商业” 的复合型定位仍存在空白,为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提供机会。

商圈类型

代表商圈

核心客群

消费特征

2024 年关键数据

竞争短板

高端消费圈

青泥洼桥 - 中山广场

中高端收入人群(家庭月均收入≥3 万元)、奢侈品消费者、商务客群

客单价高(700-1000 元)、消费频次低(月均 1-2 次)、注重品牌调性

商圈日均客流 2.8 万人次,高端品牌(奢侈品 / 轻奢)占比 35%,租金坪效均值 5.5 元 /㎡/ 天

文旅属性弱(文旅客群占比仅 8%)、硬件老化(平均楼龄 12 年)

家庭体验圈

星海湾

中产阶级家庭(家庭月均收入 1.5-3 万元)、文旅客群、会展客群

客单价中等(350-600 元)、消费频次高(月均 2-3 次)、注重亲子 / 体验场景

商圈日均客流 2.2 万人次,家庭业态占比 28%,文旅客群占比 22%,租金坪效均值 4.2 元 /㎡/ 天

体验业态同质化(亲子乐园 / 影院占比超 80%)、文旅客群转化低(均值 10%)

潮流性价比圈

西安路

Z 世代(18-25 岁)、学生群体、年轻上班族(月均收入 5000-1.2 万元)

客单价低(200-350 元)、消费频次高(月均 3-4 次)、注重潮流 / 平价

商圈日均客流 3.5 万人次,潮牌 / 平价餐饮占比 65%,Z 世代客群占比 40%,租金坪效均值 3.5 元 /㎡/ 天

家庭客群服务不足(亲子业态占比仅 12%)、缺乏高端体验场景

2. 竞争焦点:从 “业态重叠” 到 “生态竞争”

当前大连商业竞争已从 “单一业态比拼” 升级为 “客群生态竞争”:青泥洼桥商圈争夺 “高净值客群”,通过奢侈品品牌矩阵构建壁垒;西安路商圈锁定 “Z 世代”,以高频次潮流活动维持粘性;星海湾商圈则需在 “家庭 + 文旅” 的交叉客群中构建生态 —— 既区别于青泥洼桥的 “高端疏离感”,又避免西安路的 “平价同质化”,形成 “可停留、可体验、可复购” 的客群生态。

(二)核心竞品选定与对标:从 “数据对比” 到 “逻辑拆解”

选取星海湾商圈内的柏威年、恒隆,及西安路商圈的罗斯福作为核心竞品,不仅对比表面数据,更拆解其 “运营动作 - 客群反馈 - 资产收益” 的内在逻辑,为项目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需规避的风险。

1. 竞品深度对标表(2024 年数据)

对标维度

柏威年购物中心(星海湾)

恒隆广场(星海湾)

罗斯福广场(西安路)

大连凯德和平广场

差距分析

定位与客群

高端精品,客群以 30-50 岁高净值人群(占比 65%)、商务客群(占比 20%)为主

轻奢 + 家庭,客群以 25-45 岁中产家庭(占比 55%)、年轻父母(占比 25%)为主

年轻潮流,客群以 18-28 岁 Z 世代(占比 60%)、学生(占比 25%)为主

家庭 + 文旅(待强化),客群以 35-45 岁家庭(占比 45%)、文旅客群(占比 22%)为主

1. 高净值客群被柏威年分流,Z 世代客群少于罗斯福;2. 文旅客群转化低,未形成差异化

核心业态

奢侈品(15%)、国际美妆(20%)、首店餐饮(25%)、精品零售(40%)

轻奢(20%)、亲子乐园(15%)、高端餐饮(25%)、生活零售(40%)

潮牌(25%)、电竞 / 剧本杀(15%)、平价餐饮(35%)、快时尚(25%)

传统零售(53%)、餐饮(32%)、体验(15%)

1. 体验业态占比低(竞品均值 25%);2. 缺乏首店 / 特色品牌(竞品首店占比 10%-15%)

运营数据

出租率 98%,客单价 850 元,租金坪效 6.2 元 /㎡/ 天,停留时长 110 分钟,会员复购率 55%

出租率 95%,客单价 620 元,租金坪效 5.1 元 /㎡/ 天,停留时长 100 分钟,会员复购率 48%

出租率 93%,客单价 280 元,租金坪效 3.8 元 /㎡/ 天,停留时长 90 分钟,会员复购率 42%

出租率 92%,客单价 380 元,租金坪效 3.5 元 /㎡/ 天,停留时长 88 分钟,会员复购率 35%

1. 租金坪效低于柏威年 43%、恒隆 31%;2. 会员复购率低于竞品 10-20 个百分点

核心优势动作

1. 首店引入:2024 年引入 LV、Gucci 等 5 家奢侈品首店,举办 “首店开幕周” 活动,带动客流增长 40%;2. 会员运营:针对高净值客群推出 “私人导购”“专属停车场” 服务,会员客单价达 1200 元

1. 数字化体验:上线 AR 导航(准确率 98%)、智能导购机器人(服务转化率 25%);2. 家庭活动:每月举办 “亲子嘉年华”,2024 年吸引家庭客群超 10 万人次

1. Z 世代运营:每周举办 “电竞比赛”“潮牌快闪”,2024 年 Z 世代会员增长 35%;2. 性价比策略:推出 “学生折扣卡”,持卡客群消费频次提升 25%

1. 文旅基础:毗邻星海广场,文旅客群基数大;2. 家庭客群基础:3 万家庭会员,复购率 38%

1. 竞品有明确的 “核心动作”,项目缺乏标志性运营抓手;2. 文旅、家庭优势未转化为实际收益

2. 竞品核心逻辑拆解

柏威年:“首店集群 + 高端服务” 的高净值客群锁定

柏威年的核心逻辑是 “用稀缺品牌吸引客群,用专属服务留住客群”。2024 年引入的 LV 大连首店,选址 1 层临街 2000㎡空间,开业首月举办 “专属预览会”,邀请大连 TOP500 高净值客户(资产≥1000 万元)参与,活动期间该店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带动周边美妆品牌销售额增长 30%;针对高端会员,柏威年提供 “免费机场接送”“奢侈品保养” 等服务,2024 年高端会员(年消费≥10 万元)留存率达 85%,贡献总销售额的 45%。但其短板是 “家庭客群服务不足”,亲子业态仅占 10%,且文旅客群转化低(仅 8%),无法承接星海湾的文旅流量。

恒隆广场:“数字化 + 家庭体验” 的中产家庭粘性构建

恒隆的核心逻辑是 “用硬件与数字体验提升便利性,用家庭场景提升复购率”。2024 年投入 800 万元升级数字化系统:AR 导航可精准定位店铺位置(误差≤5 米),并推送沿途品牌优惠,导航用户消费转化率达 28%(高于传统导航 15 个百分点);智能导购机器人可提供 “商品推荐”“活动报名” 服务,月均服务客群 1.2 万人次。家庭体验方面,引入 “奈尔宝亲子乐园”(3000㎡),推出 “亲子年卡”(售价 2888 元),2024 年销售 1200 张,带动家庭客群月均消费频次从 2 次提升至 3.2 次。但其短板是 “文旅联动弱”,未利用星海湾资源,文旅客群占比仅 12%。

罗斯福广场:“高频活动 + 平价策略” 的 Z 世代流量获取

罗斯福的核心逻辑是 “用高频潮流活动吸引 Z 世代,用平价业态提升消费频次”。2024 年举办 “电竞比赛”(每月 1 场)、“潮牌快闪”(每两周 1 场),累计吸引 Z 世代客群超 20 万人次,其中 “英雄联盟城市赛” 大连站活动,单日客流突破 3 万人次;平价业态方面,引入 “蜜雪冰城”“正新鸡排” 等品牌,客单价控制在 20-50 元,Z 世代客群消费频次达 4 次 / 月(高于行业均值 2.5 次 / 月)。但其短板是 “客单价低”(280 元),租金坪效仅 3.8 元 /㎡/ 天,且家庭客群占比低(15%),无法承接星海湾的家庭流量。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18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凯德和平广场项目(二)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罗斯福广场项目(七)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811016198(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