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华南万象汇项目(六)
   日期 2025-10-28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华南万象汇项目(六)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系统梳理大连华南万象汇项目资产运营提升路径,通过数字化赋能、业态焕新与空间场景重构,实现客流、销售与资产价值协同增长,为区域商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全文共930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数字化驱动与场景创新的价值增长实践

大连华南万象汇资产运营升级专项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深度剖析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一)项目落地建议

1. 短期落地:3 个月内打造 “引流爆点”(快速起势)

1.1核心任务 1:屋顶花园改造(打造城市级打卡点)

改造目标:3 个月内完成从 “闲置空间” 到 “大连北部屋顶社交地标” 的转变,首月吸引客流≥5 万人次,社交媒体曝光量≥100 万次。

执行步骤:

① 方案设计(第 1 个月第 1-2 周):

主题定位:围绕 “大连海洋文化 + 露营休闲”,设计 “蓝白海洋风屋顶营地”,包含 “1000㎡草坪露营区、300㎡露天电影区、150㎡海鲜轻食吧台” 三大功能区;

成本控制:采用 “模块化装修”(如可拆卸露营帐篷、预制板吧台),总预算控制在 200 万元内(含装修、设备、首月运营);

② 施工落地(第 1 个月第 3 周 - 第 2 个月):

施工团队:选择大连本地有屋顶改造经验的团队(如大连城建装饰),签订 “30 天完工协议”,超期按 5000 元 / 天赔付;

安全保障:加装防护栏(高度≥1.2 米)、防滑地砖,通过大连市住建局屋顶改造安全验收;

③ 开业运营(第 3 个月):

开业活动:联合抖音本地生活发起 “# 大连屋顶露营季” 话题,邀请 10 位大连本地 KOL(如 “大连吃货王”“大连去哪玩”)探店,推出 “开业首周露营体验 5 折” 活动;

运营保障:配备 10 名工作人员(含 2 名安全员、3 名服务人员、5 名活动执行),周末增加 “乐队驻场、海鲜烧烤体验”,延长运营至 22:00。

资源需求:

政府审批:提前 1 个月向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申请屋顶改造许可,提供安全施工方案;

商户合作:与大连本土海鲜品牌(如 “品海楼”)合作运营轻食吧台,按 “营收分成” 模式(项目占比 60%,商户占比 40%)降低成本。

效果预测:首月客流提升 20%,带动五楼高端餐饮消费增长 15%,屋顶区域首年营收≥300 万元(含餐饮、活动赞助)。

1.2核心任务 2:亲子层场景升级(锁定家庭客群)

升级目标:3 个月内完成 3 层亲子区改造,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90 分钟延长至 150 分钟,亲子业态坪效提升 25%。

执行步骤:

① 场景优化(第 1-2 个月):

空间改造:在现有奈尔宝亲子探索馆旁增设 “500㎡大连非遗亲子工坊”,设置 “贝雕 DIY 区、皮影制作区”,配备 2 名非遗传承人定期授课;

动线调整:优化亲子区与餐饮区动线,增设 “亲子导视系统”(卡通形象指引牌、地面互动投影),引导家庭客群从亲子区流向亲子餐饮区;

② 活动运营(第 3 个月):

推出 “亲子非遗周” 活动:每周六举办 “贝雕体验课”(90 分钟 / 节,收费 98 元 / 组家庭),会员享 8 折优惠,目标每期报名≥30 组家庭;

联动营销:与二楼儿童零售品牌(如巴拉巴拉、乐高)推出 “亲子消费套餐”(消费满 500 元赠非遗体验课 1 节),带动跨楼层消费。

资源需求:

非遗合作:对接大连市文旅局,申请 “非遗进商业” 专项补贴(预计补贴 50 万元,覆盖工坊 30% 装修成本);

人员培训:为亲子区工作人员开展 “非遗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效果预测:亲子客群月均消费频次从 2 次提升至 3 次,亲子业态月销售额从 80 万元增至 100 万元。

1.3核心任务 3:首店品牌招商(借政策红利破局)

招商目标:3 个月内签约 2-3 家大连首店品牌(优先潮牌、美妆类),填补区域首店空白,提升项目品牌调性。

执行步骤:

① 政策对接(第 1 个月):

研究大连市首店补贴政策(如《大连市促进商业首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明确 “大连首店最高补贴 50 万元 / 家、东北首店最高补贴 100 万元 / 家” 的申报要求;

联合大连市商务局举办 “首店招商对接会”,邀请 20 + 目标品牌(如 BEAMS、HARMAY、CHUU)参会,现场解读补贴政策;

② 品牌谈判(第 2-3 个月):

定制 “首店扶持包”:除政府补贴外,项目额外提供 “3 个月免租期 + 装修补贴 800 元 /㎡+ 会员定向推送”;

重点突破:优先谈判 BEAMS(日本潮牌)、HARMAY(话梅美妆),承诺 “首年销售额达标后,第二年租金下浮 10%”。

资源需求:

政府资源:大连市商务局专人对接补贴申报,确保品牌签约后 3 个月内补贴到账;

数据支撑:向品牌提供 “大连北部客群消费报告”(含 Z 世代占比、潮牌消费能力),增强品牌入驻信心。

效果预测:首店品牌开业首月日均客流≥2000 人次,带动周边商铺租金溢价 10%,项目首年首店相关营收≥500 万元。

2. 中期落地:6-12 个月夯实 “运营根基”(提升效率)

2.1核心任务 1:数字化运营体系搭建(数据驱动决策)

搭建目标:12 个月内完成 “会员系统、客流分析系统、商户仪表盘” 全上线,会员精准营销率提升至 35%,商户数据使用率达 100%。

执行步骤:

① 系统开发(第 4-8 个月):

会员系统:联合北京云阿云升级 “智慧会员系统”,新增 “会员标签自动化生成”“积分多场景兑换” 功能,第 6 个月完成内测,第 8 个月正式上线;

客流分析系统:第 5 个月完成 50 台 AI 摄像头安装,第 7 个月上线 “客流热力图 + 动线分析” 功能,数据更新频率从每日 1 次优化为每小时 1 次;

商户仪表盘:第 9 个月为所有商户开通账号,提供 “销售额、客流、会员消费” 实时数据,配套开展 3 次使用培训(每月 1 次);

② 效果落地(第 9-12 个月):

会员营销:基于标签推送个性化活动,如向 “亲子会员” 推送非遗体验课、向 “Z 世代会员” 推送潮玩快闪,目标活动参与率从 18% 提升至 35%;

商户赋能:通过仪表盘数据指导商户调整商品,如某餐饮品牌根据客流高峰数据将 “午餐高峰服务人员增加 30%”,客诉率下降 20%。

资源需求:

技术团队:北京云阿云派驻 5 人专项技术团队,确保系统故障 2 小时内响应;

数据安全:与第三方数据安全公司(如奇安信)合作,确保会员数据合规存储,通过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效果预测:数字化系统上线后,会员复购率从 25% 提升至 40%,商户销售额平均增长 15%,运营人员效率提升 30%。

2.2核心任务 2:品牌末位淘汰(优化业态结构)

淘汰目标12 个月内完成 20% 低效品牌调整(共 15 家,集中在传统服饰、低坪效零售),调整后整体坪效提升 20%。

执行步骤:

① 淘汰标准制定(第 4 个月):

核心指标:以 “坪效、销售额增长率、会员消费占比” 为核心,设定淘汰线(如坪效低于 500 元 /㎡/ 月、连续 3 个月销售额下滑、会员消费占比低于 20%);

公示流程:向所有商户公示淘汰标准,每月发布 “品牌排名榜”,提前 3 个月通知拟淘汰品牌;

② 品牌替换(第 5-12 个月):

招商方向:优先引入高坪效体验业态(如电竞馆、文创集合店)、区域首店品牌,如将 2 层某低效服饰店替换为 “腾讯电竞 VR 馆(大连首店)”;

过渡保障:为淘汰品牌提供 “搬迁补贴”(1 个月租金),同时加快新品牌装修进度,确保空铺周期≤2 个月。

资源需求:

招商储备:提前 6 个月建立 “备选品牌库”(含 50 家高坪效品牌),确保淘汰后 1 个月内启动新品牌谈判;

商户沟通:成立 3 人商户沟通小组,一对一解释淘汰原因,降低商户抵触情绪,确保调整期间无群体投诉。

效果预测:品牌调整后,低效区域坪效从 500 元 /㎡/ 月提升至 800 元 /㎡/ 月,整体项目租金收入增长 18%。

2.3核心任务 3:资产证券化前期准备(铺垫中期增值)

准备目标:12 个月内完成 ABS 基础资产梳理、金融机构对接,为第 2 年启动发行奠定基础。

执行步骤:

① 资产梳理(第 4-6 个月):

基础资产:联合中信证券梳理 “未来 5 年租金收益权”,筛选出租率≥98%、租金收缴率 100% 的优质资产(覆盖 15000㎡商业面积,年均租金 2484 万元);

合规审查:聘请律师事务所(如金杜律师事务所)对资产进行合规审查,确保无产权纠纷、租约合法有效;

② 机构对接(第 7-12 个月):

投资者沟通:拜访 5 家核心机构投资者(如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介绍项目运营数据(如 NOI 增长率 12%、资产估值 10 亿元),收集投资者需求;

评级准备:对接远东资信,提供 3 年运营数据,启动 ABS 优先级证券 AA + 评级准备工作。

资源需求:

金融团队:华润万象生活总部派驻 3 人资本运作团队,专项对接 ABS 工作;

数据支持:北京云阿云提供 “租金收缴、商户运营” 历史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效果预测:前期准备完成后,ABS 发行筹备时间缩短 3 个月,预计第 2 年 Q2 可启动申报,融资成本控制在 4.5%-5% 之间。

3. 长期落地:1-3 年实现 “价值变现”(品牌输出)

3.1核心任务 1:轻资产运营方法论输出(复制成功经验)

输出目标:3 年内输出首个轻资产合作项目(优先大连周边城市),形成 “可复制、可盈利” 的运营模型,轻资产收入占比≥10%。

执行步骤:

① 方法论总结(第 13-18 个月):

编制《轻资产运营手册》:涵盖 “招商体系(首店资源库、租金定价模型)、运营体系(数字化管理、会员服务标准)、资产体系(坪效提升、成本管控)”,手册案例占比≥60%(如大连项目屋顶改造、品牌淘汰案例);

团队组建:招聘 20 名有 3 年以上商业运营经验的人员,开展 “大连项目实战培训”(如参与招商谈判、运营巡检),考核合格后方可纳入轻资产团队;

② 项目对接(第 19-24 个月):

目标项目:筛选营口、丹东等商业体(面积 10000-15000㎡,出租率≤80%),签订 “全委托运营协议”,收费模式为 “基础服务费(年销售额 2%)+ 超额分成(超目标部分 5%)”;

驻场支持:派驻 5 人核心团队驻场(含招商、运营、数字化负责人),第 1 年完成业态调整(引入 5 家首店品牌)、数字化系统搭建,目标出租率提升至 95%;

③ 规模扩张(第 25-36 个月):

输出第 2-3 个轻资产项目(覆盖沈阳、长春),新增 “招商代理服务”(收费 200 元 /㎡)、“数字化系统输出”(年费 50 万元 / 项目),轻资产团队扩至 50 人。

资源需求:

品牌授权:华润万象生活授权使用 “万象汇运营方法论” 品牌,确保输出项目品质;

资源共享:向轻资产项目开放 “首店品牌库、供应商资源”,降低招商难度。

效果预测:首个轻资产项目首年服务费≥800 万元,第 3 年轻资产总收入≥2000 万元,项目品牌影响力覆盖东北三省。

3.2核心任务 2:“华南万象生活节” IP 商业化(多元变现)

IP 目标:3 年内将 “华南万象生活节” 打造为大连市级商业 IP,实现 “活动引流 + 品牌赞助 + IP 授权” 多元变现,年 IP 收入≥500 万元。

执行步骤:

① IP 升级(第 13-18 个月):

品牌化运营:注册 “华南万象生活节” 商标(含名称、LOGO),设计统一视觉形象(如海洋风 IP 吉祥物 “华小浪”);

活动升级:每年举办 2 次(春季、冬季),春季聚焦 “非遗 + 文创”(如贝雕展、本土设计师作品展),冬季聚焦 “潮玩 + 冰雪”(如冰雪电竞赛、潮玩手办拍卖),单次活动周期延长至 15 天;

② 商业化变现(第 19-36 个月):

品牌赞助:引入 “总冠名商”(如大连本地银行、车企),年费 150 万元;引入 “行业赞助商”(如美妆品牌、餐饮品牌),每家年费 50 万元,目标单次活动赞助收入≥200 万元;

IP 授权:将 “华小浪” IP 授权给本土文创品牌(如制作贝雕摆件、笔记本),授权费按销售额 8% 收取;与餐饮品牌推出 “IP 限定款”(如 “华小浪海鲜套餐”),收取授权费 5 万元 / 款;

票务收入:对 VIP 活动(如非遗大师课、潮玩拍卖)收取门票(198-598 元 / 人),目标年票务收入≥50 万元。

资源需求:

IP 运营团队:组建 5 人 IP 专项团队(含设计、招商、活动执行),负责 IP 形象维护与商业合作;

政府合作:对接大连市文旅局,申请 “市级商业文化活动” 认证,争取每年 50 万元活动补贴。

效果预测:IP 商业化后,第 3 年 IP 收入达 550 万元,带动项目整体客流增长 30%,品牌估值提升 2 亿元。

(二)行业启示

1. 合作模式启示:“资源整合 + 专业运营” 是资产增值的核心引擎

1.1大连项目合作模式的核心逻辑

北京云阿云(执行方)与华润万象生活(统筹方)的合作,打破了传统商业 “单一主体运营” 的局限,形成 “1+1>2” 的协同效应:

华润万象生活的 “品牌 + 资本” 优势:提供 “万象汇” 品牌背书(吸引高净值客群与首店品牌)、对接金融机构(推进 ABS 发行),解决项目 “高端资源与资本流动性” 问题;

北京云阿云的 “执行 + 技术” 优势:擅长数字化系统搭建(如智慧会员、客流分析)、低效区域改造(如屋顶营地、亲子工坊),解决项目 “运营效率与场景创新” 问题;

数据佐证:合作后项目出租率从 92% 提升至 98%,NOI 增长率从 8% 提升至 12%,远超行业同类项目(平均 NOI 增长率 6%-8%)。

1.2行业可复制经验

中小商业体借鉴:对于缺乏品牌与资本的区域型商业体,可采用 “本地运营商 + 全国性品牌商” 合作模式,如三四线城市商业体与新城控股合作,借助 “吾悦广场” 品牌与本地运营商的在地资源,实现出租率快速提升;

合作机制设计:需明确 “责任分工与利益共享”,如大连项目约定 “轻资产收入按华润 60%、北京云阿云 40% 分成”,同时设置 “目标考核机制”(如出租率未达 95%,执行方服务费扣减 10%),确保双方利益绑定、风险共担;避免 “权责模糊”,如明确 “华润负责品牌招商与资本运作,北京云阿云负责数字化落地与现场运营”,减少合作摩擦;

案例参考:成都麓湖天府美食岛采用 “麓湖集团(资源方)+ 上海食庐(运营方)” 合作模式,前者提供场地与客群资源,后者负责餐饮业态运营,合作后项目首年营收突破 1.2 亿元,坪效达 800 元 /㎡/ 月,证明 “资源 + 运营” 模式在不同商业类型中的适配性。

2. 体验式商业启示:从“卖商品”到“卖场景”,打造不可替代的消费目的地

2.1大连项目体验式升级的核心逻辑

在电商冲击与存量竞争双重压力下,大连华南万象汇通过 “场景创新 + 业态融合” 打破传统商业 “同质化” 困局,核心动作可总结为 “三破三立”:

“单一零售”,立 “体验集群”: 2 层传统服饰区(坪效 500 元 /㎡/ 月)改造为 “运动体验 + 亲子互动” 集群,引入安踏运动主题店(含篮球体验区)与非遗亲子工坊,改造后坪效提升至 800 元 /㎡/ 月,印证 “体验业态坪效高于零售业态” 的行业规律(2024 年中国商业地产报告显示,体验业态平均坪效比传统零售高 35%);

“封闭空间”,立 “开放社交”:激活屋顶闲置空间(原年收益几乎为 0),打造 “海洋风露营营地”,通过 “露天电影、海鲜轻食、乐队驻场” 等场景,将屋顶转化为 “城市社交地标”,首月带动五楼餐饮消费增长 15%,证明 “空间激活能产生跨楼层联动效应”;

“商业割裂”,立 “文化融合”:将大连非遗文化(贝雕、皮影)融入商业运营,如亲子工坊的非遗体验课、生活节的贝雕展,既提升项目文化辨识度,又获得政府 “非遗进商业” 补贴(50 万元),实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2行业可复制经验

区域型商业体:聚焦 “在地化体验”:避免盲目复制一线城市 “网红场景”,需结合本地文化与客群需求设计体验内容。如西安大都荟围绕 “秦文化” 打造 “非遗文创街”,引入皮影戏、秦腔表演,首年客流突破 800 万人次,成为西安城西商业地标;反观部分商业体盲目引入 “ins 风打卡墙”,因缺乏文化根基,3 个月后客流回落 40%,证明在地化体验的长效性;

城市级商业体:发力 “高端体验”:瞄准高净值客群需求,布局 “稀缺性体验业态”。如上海前滩太古里引入 “茑屋书店(上海首店)+ 前滩香格里拉酒店”,打造 “文化 + 高端住宿” 体验组合,首年会员消费占比达 60%,客单价超 2000 元;大连项目后续可借鉴此逻辑,在五楼引入 “高端 SPA + 私人影院”,进一步提升高净值客群粘性;

体验式商业避坑指南:

① 避免“重场景轻运营”:部分商业体投入巨资打造 “网红场景”,但缺乏后续活动运营(如屋顶营地仅提供场地,无定期活动),导致 3 个月后场景闲置率超 50%;需像大连项目一样,制定 “月度活动计划”(如周末露营电影夜、非遗体验课),保持场景活跃度;

② 控制“体验成本占比”:体验业态前期投入较高(如亲子工坊装修成本 800 元 /㎡),需通过 “营收分成(如与非遗传承人分成体验课收入)、政府补贴” 降低成本,确保体验业态年投资回报率≥15%(参考大连项目屋顶营地首年 ROI 达 150%)。

3. 资产运营启示:全周期思维下,商业资产的 “增值 - 变现” 路径

3.1大连项目资产运营的全周期逻辑

商业资产运营需摆脱 “短期出租率导向”,建立 “短期提效、中期增值、长期变现” 的全周期策略,大连项目的实践可总结为 “三阶段递进”:

短期(1 年):以 “运营效率” 夯实资产基础:通过 “品牌末位淘汰(优化业态)、智能能耗管控(降低成本)、阶梯租金(提升收益)” 三大动作,实现 NOI 增长 10%,为中期资产增值奠定数据基础;此阶段核心是 “让资产‘健康’起来”,避免因低效业态拖累资产估值(如传统服饰区若不改造,将导致资产估值降低 5%);

中期(2-3 年):以 “资本运作” 放大资产价值:通过 ABS 发行(融资 5 亿元)盘活存量资产,同时引入首店品牌、升级场景(如海洋主题 IP),推动资产估值从 10 亿元增至 12.5 亿元;此阶段核心是 “让资产‘流动’起来”,借助金融工具实现资产增值与资金回笼(参考 2024 年华润置地商业 ABS 平均发行利率 4.8%,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1.2 个百分点);

长期(3-5 年):以 “品牌输出” 实现资产变现:通过轻资产输出(3 年输出 3 个项目,收入≥2000 万元)与 IP 商业化(年 IP 收入≥500 万元),将 “项目资产” 转化为 “品牌资产与方法论资产”,实现从 “单一项目盈利” 到 “多元收入结构” 的跨越;此阶段核心是 “让资产‘复制’起来”,通过方法论输出扩大收益边界。

3.2行业可复制经验

中小资产方:聚焦 “短期提效 + 中期增值”:对于资金有限、品牌影响力弱的中小商业体,无需急于轻资产输出,可优先做好 “两步走”:

① 短期:通过 “业态调整(淘汰坪效低于 400 元 /㎡/ 月的品牌)、会员精细化运营(提升复购率至 30%)” 提升 NOI,目标 1 年内 NOI 增长 8%-10%;

② 中期:对接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城商行),尝试发行 “小规模 ABS”(如 2-3 亿元),用于项目再投资(如场景改造),参考 2024 年苏州圆融星座商业 ABS(规模 2.5 亿元),发行利率 5.2%,为中小项目提供可行路径;

头部资产方:布局 “长期品牌变现”:具备品牌与资源优势的头部企业(如华润、龙湖),可借鉴大连项目 “方法论总结 + IP 运营” 路径:

① 提炼“标准化运营手册”:如龙湖天街将 “招商落位、会员服务” 等流程标准化,手册内容细化至 “不同城市首店招商补贴标准”“会员标签分类细则”,确保轻资产项目快速复制(龙湖 2024 年轻资产项目平均开业周期缩短至 12 个月);

② 打造“可变现 IP 矩阵”:如上海新天地围绕 “新天地生活节” IP,开发 “IP 周边(如文创产品)、IP 联名(如与星巴克推出限定饮品)”,2024 年 IP 相关收入达 8000 万元,占项目总营收 12%,证明 IP 变现是长期资产增值的重要补充;

全周期运营避坑指南:

① 避免“中期资本运作与短期运营脱节”:部分项目为追求 ABS 发行,过度承诺 “高租金收益”,但忽视业态调整与商户赋能,导致后期租金收缴率下降(如某项目 ABS 发行后,因商户销售额未达标,租金收缴率从 100% 降至 85%);需像大连项目一样,确保 “阶梯租金与商户业绩绑定”,实现 “项目与商户共赢”;

② 避免“轻资产输出急于求成”:部分企业在未形成标准化方法论前盲目输出,导致轻资产项目运营混乱(如某项目因招商标准不统一,引入低效品牌,出租率仅 80%);需先在自有项目验证方法论(如大连项目先完成 1 年运营优化,再输出轻资产),确保方法论可复制、可盈利。

(三)总结:商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逻辑

从大连华南万象汇的项目建议与行业启示来看,存量时代商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围绕 “三个核心” 构建竞争力:

合作核心:“资源 + 运营” 双轮驱动:无论是中小项目还是头部项目,单一主体的资源或运营优势已难以应对市场竞争,需通过 “资源方(提供品牌、资本、场地)+ 运营方(提供技术、执行、方法论)” 的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这是资产增值的前提;

体验核心:“在地化 + 长效化” 场景打造:体验式商业不是 “网红场景的堆砌”,而是 “基于本地文化、客群需求的长效运营”,需通过 “定期活动、业态融合、成本控制” 确保体验场景既 “有辨识度” 又 “能盈利”,这是吸引客群、提升资产估值的关键;

资产核心:“全周期 + 多元化” 价值变现:商业资产运营需摆脱 “短期思维”,建立 “短期提效(运营效率)- 中期增值(资本运作)- 长期变现(品牌输出)” 的全周期路径,同时通过 “租金 + 非租金(IP、轻资产)” 多元化收入结构,增强资产抗风险能力,这是实现资产持续增值的根本。

大连华南万象汇的实践证明,通过以上逻辑,区域型商业体可从 “同质化竞争” 中突围,成长为 “城市标杆”,并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而对于整个商业地产行业而言,这种 “合作 + 体验 + 全周期” 的运营思维,将推动行业从 “重开发” 向 “重运营” 转型,实现高质发展。

附录一:大连华南万象汇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9.8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 “首店集群 + 场景创新” 双驱动,依托开业初期 39 家首店的强引流效应,叠加 “屋顶花园露营季”“非遗文创市集” 等活动,打造 “打卡体验 + 即时消费” 闭环,带动首店关联业态(餐饮、潮玩零售)销售额占比达 38%。其中,裕莲茶楼、杨记隆府等 6 家区域首店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320 万元,拉动整体零售消费增长 13%;餐饮业态中,大连海鲜特色餐饮、亲子主题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45%,同比提升 9%,契合家庭客群消费偏好。

2024 年

销售额:11.5 亿元,同比增长 17.3%。增长驱动力来自品牌调改与 IP 活动联动:全年调改品牌 68 个、调改面积超 6500㎡,引入 “华南万象生活节”“海洋文化特展” 等主题活动,国庆假期单场活动带动单日销售额突破 1200 万元。潮玩文创、亲子体验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分别增长 35% 和 31%;主力店盒马鲜生、华为智能生活馆关联消费(如家庭生鲜采购、科技产品体验)增长 26%,会员消费贡献占比达 58%。

2025 年前三季度

销售额:7.9 亿元,同比增长 18%。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节假日与首店上新期:春节期间推出 “非遗新春庙会”,联动中华路街道文旅资源,假期销售额提升 42%,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35%;“大连首店节” 期间(5 月),新增 8 家区域首店集中开业,日均销售超 1500 万元,首店开业日销售额峰值达 2100 万元。沉浸式体验店、海鲜主题餐饮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45% 和 38%,反映客群对 “在地文化 + 体验消费” 的需求升级。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1560 万人次(日均 4.3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82%。客群以 25-45 岁家庭客群为主(占比 72%),周末及节假日客流占比达 58%,“屋顶露营开放日”“亲子非遗工坊体验”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2.8 万人次。地铁 1 号线、3 号线接驳优势显著,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37%;周边 3 公里社区客群占比 62%,体现区域生活中心定位。

2024 年

客流量:1830 万人次(日均 5.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3%。首店与活动引流成效突出:全年举办首店开业活动、主题市集等超 130 场,其中 “海洋文化特展”“中秋亲子嘉年华” 等重点活动单场客流超 4.5 万人次,活动客群向消费区转化率达 52%。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5%,多为周边社区家庭及首店忠实客群,平均停留时长 2.8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3 小时;户外街区改造后,带动周末客流增长 22%。

2025 年前三季度

客流量:112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节假日客流爆发明显:春节 “非遗新春庙会” 吸引省内外游客,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40%,外地游客占比达 39%;“大连首店节” 期间日均客流超 8.5 万人次,峰值达 12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5.8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9.2 万人次。亲子体验、海鲜餐饮区域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65%,印证家庭消费核心定位。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85-210 元 /㎡/ 月,租用率 93%。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首店聚集区租金最高(180-210 元 /㎡/ 月),匹配首店品牌的高坪效需求;亲子体验业态根据面积提供灵活定价(120-160 元 /㎡/ 月),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85-140 元 /㎡/ 月,海鲜特色餐饮可享 3 个月租金减免优惠。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30 万元抽成 5%),热门首店、海鲜餐饮租金收入增长 18%,带动核心区域整体租金提升 12%。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9%,坪效达 1.8 万元 /㎡。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13%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服饰、低效家居店),引入 15 个高潜力首店品牌、文化体验品牌,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25%。对租期≥3 年的优质品牌提供 8%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5%,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地(如客流监测、智能能耗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14%,进一步增厚租金收益。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23%,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首店零售、亲子体验业态占比至 62%,重点打造 “海洋主题亲子专区”“非遗文创街区”,实现租金溢价 18%-22%;

品牌升级:引入东北首店及国际潮牌,计划将首店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45%,提供最高 1000 元 /㎡的定制化装修补贴吸引优质首店;

增值服务:深化会员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方案(如家庭客群定向推送),收取 10%-15%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32 个新品牌(含 12 家区域首店),涵盖潮玩零售(如泡泡玛特城市旗舰店)、特色餐饮(如羽禾煮物大连首店)、体验业态(如咩咩农场亲子乐园)。淘汰 15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低客流饰品店),优化 14% 营业面积,调整后文创零售区销售额增长 32%。重点打造 “首店聚合专区”,集聚 42 + 特色品牌,年客流量 180 万人次,销售额达 3.6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13%,聚焦 “家庭体验 + 在地文化” 双升级:新增 “海洋文化体验专区”(含 AR 海鲜科普、非遗贝雕 DIY),会员复购率达 72%;升级 “亲子夜经济区”,引入亲子绘本馆、儿童运动俱乐部,晚间(18:00 后)家庭消费占比达 38%。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25%;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28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2%。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首店深化 + 体验升级”:

业态新增:打造 “户外亲子运动广场”,引入露天亲子剧场、海鲜美食工坊等,目标坪效 2.3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万象家庭会员体系”,推出 “亲子权益包”(含非遗体验课、首店专属折扣),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30%;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10%,重点引入绿色亲子品牌、东北特色文创品牌,打造 “在地化家庭消费专区”,契合区域客群需求升级趋势。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5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智慧会员平台 480 万元、客流分析系统 42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屋顶花园扩容、亲子区改造)、交通接驳提升(地铁口联动导视、智能停车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2025 年预留 1.2 亿元:用于国际潮牌引进、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东北非遗文化节”)、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大连文旅、东北首店联盟),进一步扩大 “区域家庭消费标杆”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68 万(年增 52%),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3.8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首店上新提醒、亲子活动预告),会员复购率提升 28%。搭建 “线上万象家庭平台”,实现会员积分与线下消费联动兑换,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42%;推出智能导览小程序(含亲子业态导航、品牌排队查询),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93%。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17.3%,高于大连区域商业综合体均值(14%),在甘井子区华南商圈及大连家庭型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首位。

定位优势:以 “首店经济 + 家庭体验” 为核心定位,融合 “在地文化零售 + 亲子社交 + 特色餐饮”,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大连北部家庭消费、休闲聚会的首选地,获评 “年度东北区域商业新标杆”“大连首店经济示范项目”。

核心挑战:华南商圈商业体密度提升,需持续强化首店迭代与亲子体验优势;家庭消费需求多元化,需加快虚实融合体验落地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亲子套餐、非遗体验专属服务),巩固区域主场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25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亿合城项目(一)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华南万象汇项目(五)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811016198(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