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金狮广场项目(二)
   日期 2025-11-4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金狮广场项目(二)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针对青岛金狮广场面临的客流吸引力减弱、业态竞争力不足等核心挑战,提出以“定位升级、招商创新、空间优化、数字运营”为核心的破局路径,旨在系统性提升项目运营效能与资产价值,重塑其于崂山商圈的差异化竞争力。全文共1131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青岛金狮广场资产运营专项提升与资产优化管理策略报告

目录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剖析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

六、招商创新及资源整合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实施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剖析

2. 客群留存优化矩阵:“会员深耕 × 年轻破圈” 双轴策略

客群留存优化需解决 “会员粘性低” 与 “年轻客群流失” 的核心问题,围绕 “会员生命周期价值提升” 与 “年轻客群触达转化” 两大横轴,构建四象限策略矩阵,结合云阿云的算法能力与品牌资源,实现客群价值最大化。

策略象限

核心目标

具体实施措施

数据目标与风险控制

短期会员深耕 - 权益升级

6 个月内会员复购率从 30% 提升至 40%,会员消费占比从 45% 提升至 55%

1. 分层权益落地:实施 “银卡 - 金卡 - 黑卡” 三级会员体系,银卡(年消费 1 万元以下)享 “免费停车 2 小时 + 生日折扣 8 折”,金卡(年消费 1-5 万元)享 “专属导购 + 积分加倍 + 活动优先报名”,黑卡(年消费 5 万元以上)享 “高端餐饮预约 + 奢侈品养护 + 机场接送”;2. 精准营销推送:基于云阿云 “会员标签体系”,每月向亲子客群推送 “亲子业态优惠券”(如卡通尼乐园满 200 减 50),向高端客群推送 “高端餐饮品鉴会邀请”,营销转化率从 8% 提升至 15%;3. 会员互动频次提升:每月举办 2 场 “会员专属活动”(如金卡会员 DIY 手作、黑卡会员奢侈品养护讲座),会员参与率目标达 30%,提升会员粘性。

数据目标:6 个月内会员复购率达 40%,会员消费占比达 55%,会员客单价从 580 元提升至 650 元;风险控制:权益成本需控制在会员消费额的 5% 以内(如免费停车成本约 20 元 / 次,单次会员消费需覆盖成本);精准营销需保护会员隐私,避免过度推送引发反感。

短期年轻破圈 - 触达转化

6 个月内年轻客群(18-30 岁)占比从 25% 提升至 30%,年轻客群停留时间从 1.5 小时提升至 1.8 小时

1. 年轻业态试点:在 L2 层腾出 200㎡空间,引入 “网红茶饮青岛首店(如霸王茶姬青岛限定店)+ 潮玩快闪店(如泡泡玛特主题店)”,开业首月举办 “打卡送限定周边” 活动,目标月均客流超 1 万人次;2. 社交场景打造:在中庭打造 “青岛海洋主题网红打卡墙”(融入栈桥、崂山等元素),联合本地 10 位百万粉丝 KOL(如青岛美食探店博主、旅行博主)开展 “打卡挑战赛”,目标小红书、抖音种草量超 2 万条;3. 线上渠道拓展:搭建 “金狮年轻客群社群矩阵”(含潮玩群、美食群、剧本杀群),共 50 个社群(200 人 / 群),每周开展 “社群专属秒杀”(如 1 元抢奶茶券、9.9 元抢剧本杀体验券),线上引流到店占比从 18% 提升至 30%。

数据目标:6 个月内年轻客群占比达 30%,停留时间达 1.8 小时,年轻客群零售消费占比从 20% 提升至 28%;风险控制:网红茶饮首店需评估品牌热度(小红书粉丝量≥50 万),避免 “开业即巅峰”;社群运营需配备专职人员,避免广告刷屏导致群成员流失。

长期会员深耕 - 生态构建

12 个月内会员生命周期价值提升 50%,会员推荐率从 15% 提升至 30%

1. 会员数字化运营升级:上线云阿云 “商业 AI 决策系统”,实现 “会员消费行为预测 - 个性化权益推送 - 消费转化追踪” 闭环,如预测会员即将生日,自动推送 “生日专属折扣 + 高端餐饮预约提醒”,会员转化率目标提升至 25%;2. 会员推荐体系搭建:推出 “会员推荐奖励计划”,老会员推荐新会员注册并消费,老会员可获 “积分奖励(推荐 1 人获 1000 积分,可兑换 20 元消费券)+ 黑卡会员加速升级(推荐 5 人可直接升级金卡)”,会员推荐率目标达 30%;3. 跨界会员合作:与青岛本地高端酒店(如青岛鲁商凯悦酒店)、健身房(如英派斯健身)达成 “会员权益互通”,金狮黑卡会员可享合作酒店 “入住 8 折 + 延迟退房”,合作方会员可享金狮 “消费满 500 减 100”,实现跨界引流。

数据目标:12 个月内会员生命周期价值(LTV)从 1.2 万元提升至 1.8 万元,会员推荐率达 30%,跨界引流会员占比达 15%;风险控制:AI 决策系统需投入约 300 万元,可申请政府数字化补贴 100 万元,降低成本;跨界合作需明确权益兑现标准,避免纠纷。

长期年轻破圈 - 生态构建

18 个月内年轻客群占比突破 35%,年轻客群自发传播率(种草量)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

1. 年轻业态集群打造:在 L2-L3 层规划 3000㎡“年轻潮流主题区”,引入 “剧本杀集群(3-5 家不同主题门店)、脱口秀剧场、潮牌集合店(如 STÜSSY 授权店)”,形成 “年轻客群一站式消费目的地”,目标该区域年轻客群占比达 70%;2. 社交营销生态搭建:与抖音、小红书达成 “年度合作”,推出 “金狮年轻创作者计划”,扶持 100 位本地年轻创作者(粉丝量 1-10 万),创作者发布项目相关内容可获 “流量扶持 + 消费补贴”,目标年度项目自发种草量超 10 万条;3. 年轻客群专属活动:每季度举办 “年轻潮流活动”(如春季潮玩展、夏季电音节、秋季脱口秀大赛、冬季汉服巡游),活动收入与品牌赞助结合(如电音节引入新能源汽车品牌赞助),目标单场活动吸引年轻客群超 5000 人次,活动收入覆盖成本后盈利 10 万元 / 场。

数据目标:18 个月内年轻客群占比达 35%,自发种草量超 10 万条,年轻客群年消费额突破 8000 万元;风险控制:年轻业态集群改造需投入约 1200 万元,分两期实施(首期 600 万元),避免资金压力过大;大型活动需提前报备公安、消防,确保现场安全。

3. 矩阵策略联动机制:跨象限协同保障体系

矩阵策略需建立 “横向协同、纵向联动” 的实施机制,避免单一策略孤立推进,确保整体目标达成。具体联动措施如下:

数据联动:打通 “资产效率矩阵” 与 “客群留存矩阵” 数据,如将年轻客群动线数据用于优化空间布局(如年轻客群集中在 L2 层,则优先在 L2 层布局年轻业态),将资产空置数据用于调整会员权益(如 B1 层空置铺位多,则向会员推送 B1 层商户折扣券);

资源联动:云阿云整合 “品牌资源(如年轻业态品牌、文旅合作方)”“算法资源(如会员标签系统、AI 决策系统)”,为矩阵策略提供支撑,如为 “年轻业态试点” 匹配优质首店品牌,为 “精准营销推送” 提供算法支持;

团队联动:成立 “矩阵策略专项小组”,由项目总经理牵头,招商部、运营部、企划部、财务部核心人员参与,每周召开策略推进会议,每月评估策略效果,及时调整优化(如某象限策略未达数据目标,分析原因并调整措施);

风险联动:建立 “矩阵策略风险预警系统”,对各象限策略风险(如成本超支、客流未达预期)进行实时监控,如非租金收入未达月度目标,及时增加临时活动(如中庭快闪展)弥补缺口,确保整体目标不受影响。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青岛商业地产城市区域竞争格局:崂山商圈的“高端壁垒”与差异化机遇

在青岛 “全域商业协同发展” 的格局下,各商圈呈现 “分层竞争、特色错位” 的特征,崂山商圈凭借 “高端消费 + 文旅资源” 双重优势,成为青岛商业地产的 “价值高地”,但也面临其他商圈的分流压力。需先明确城市区域竞争态势,才能更精准定位金狮广场的竞品边界与差异化空间。

1. 青岛核心商圈分层竞争图谱(更新为2024 年数据)

商圈层级

代表商圈

核心定位

客群特征

商业体代表

与崂山商圈竞争关系

第一梯队(高端)

崂山商圈

高端消费 + 文旅融合

高收入家庭(年收入 50 万 +)、文旅客群、周边高端写字楼白领

万象城、海信广场、金狮广场

内部竞争为主,外部分流少

第二梯队(中高端)

市南香港中路商圈

商务消费 + 成熟社区配套

商务人群(周边写字楼)、成熟社区家庭

银座商城、远洋大厦购物中心

分流崂山商圈部分商务客群,但高端客群吸引力弱

第二梯队(中高端)

市北 CBD 商圈

年轻时尚消费 + 商务配套

年轻白领(25-35 岁)、潮流客群

万达广场、卓越大融城

分流崂山商圈年轻客群,但缺乏文旅资源支撑

第三梯队(区域型)

城阳商圈

家庭刚需消费 + 区域配套

城阳及周边区域家庭客群,消费预算中等

城阳万象汇、利群广场

与崂山商圈客群重叠度低,竞争压力小

第三梯队(区域型)

黄岛商圈

文旅消费 + 区域刚需

西海岸文旅客群、黄岛本地家庭

黄岛吾悦广场、融创茂

分流部分西海岸文旅客群,但跨区竞争弱

2. 崂山商圈的核心竞争优势与挑战

2.1核心优势:

消费力壁垒:2024 年崂山商圈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2 万元,居青岛各商圈首位,高收入人群占比(年收入 50 万 +)达 18%,是青岛高端消费的核心承载区;

资源壁垒:坐拥崂山风景区(2024 年预计接待游客 950 万人次)、石老人浴场(夏季日均客流 5 万人次)、国际会展中心(年办展 50 + 场),文旅与会展资源为商业注入持续客流;

商业密度壁垒:商圈内商业体总建筑面积达 58 万㎡,人均商业面积 1.2㎡(青岛平均 0.8㎡),且高端商业体(万象城、海信广场)集聚,形成 “高端商业集群效应”。

2.2面临挑战:

内部竞争加剧:万象城二期扩容(2025 年开业)、海信广场年轻化转型,将进一步挤压金狮广场的市场份额;

外部客群分流:市北 CBD 商圈通过引入 “潮牌首店 + 年轻体验业态”,分流崂山商圈 20% 的年轻客群(18-30 岁);黄岛融创茂凭借 “文旅 + 商业” 模式,分流 15% 的西海岸文旅客群。

3. 金狮广场在城市区域竞争中的角色定位

金狮广场是崂山商圈 “高端集群” 中的 “补位者”,也是青岛 “中高端商业” 中的 “特色参与者”:

对内(崂山商圈):避开万象城、海信广场的 “高端奢侈品” 赛道,聚焦 “大众高端 + 全业态覆盖”,承接商圈内家庭客群与文旅客群;

对外(青岛全域):依托 “地铁 2 号线 + 文旅资源”,吸引市南、市北的跨区域家庭客群,打造 “青岛家庭文旅消费首选地”,区别于其他商圈的 “单一商务 / 区域刚需” 定位。

(二)核心竞品对标(崂山商圈):数据化解析与深度差异分析

崂山商圈内,青岛万象城、海信广场是金狮广场的直接竞争对手,三者在定位、业态、客群、运营上存在显著差异,需通过 “数据对标 + 案例佐证” 明确金狮广场的优势与短板。

对标维度

青岛万象城

海信广场

青岛金狮广场

数据 / 案例支撑

项目基础信息

总建面 24 万㎡,地上 6 层、地下 2 层

总建面 12 万㎡,地上 4 层、地下 1 层

总建面 23 万㎡,地上 4 层、地下 3 层

1. 万象城体量最大,可容纳更多业态;海信广场体量最小,聚焦精品;金狮广场体量接近万象城,具备全业态基础;2. 金狮广场地下 3 层含 2000 + 停车位,高于万象城(1500 个)、海信广场(800 个),停车便利性更优。

核心定位

高端奢侈品 + 全家庭体验

奢华精品 + 高端服务

大众高端 + 全业态生活中心

1. 万象城引入 LV、Gucci 等国际一线奢侈品,奢侈品品牌占比 25%;2. 海信广场聚焦劳力士、爱马仕等顶奢品牌,且有 3 家米其林推荐餐厅;3. 金狮广场奢侈品品牌占比仅 5%,以 Coach、Michael Kors 等轻奢为主,更贴近大众高端需求。

业态组合

零售 40%、餐饮 25%、体验 35%

零售 55%、餐饮 30%、体验 15%

零售 50%、餐饮 30%、体验 20%

1. 万象城体验业态丰富:含冰场(奥克斯冰场,年客流 80 万人次)、亲子乐园(奈尔宝,年客流 50 万人次)、影院(CGV IMAX);2. 海信广场体验业态薄弱,以高端服务(如奢侈品养护、私人导购)为主;3. 金狮广场体验业态以传统亲子乐园、影院为主,缺乏特色体验项目,体验占比低于万象城 15 个百分点。

客群结构

高收入家庭(35-45 岁)40%、年轻客群(18-30 岁)30%、商务客群 20%、文旅客群 10%

高端客群(40-55 岁)50%、商务客群 30%、年轻客群 15%、文旅客群 5%

家庭客群(25-40 岁)45%、文旅客群 20%、年轻客群 25%、商务客群 10%

1. 万象城高收入家庭客群消费力强,客单价达 850 元;2. 海信广场高端客群占比最高,客单价达 1200 元,是三者中最高;3. 金狮广场文旅客群占比最高(20%),客单价 480 元,更贴近大众消费。

运营关键指标

出租率 94%、日均客流 2.1 万人次、会员复购率 65%、非租金收入占比 15%

出租率 93%、日均客流 1.2 万人次、会员复购率 70%、非租金收入占比 18%

出租率 88%、日均客流 1.2 万人次、会员复购率 30%、非租金收入占比 8%

1. 万象城客流优势显著,得益于全业态与奢侈品吸引力;2. 海信广场会员复购率最高,因其高端会员体系完善(如黑卡会员享私人飞机预约服务);3. 金狮广场多项指标落后,尤其会员复购率仅为竞品的 1/2,非租金收入占比不足竞品的 1/2。

首店运营能力

2024 年引进首店 14 家(含全国首店 2 家、华东首店 3 家)

2024 年引进首店 8 家(含华东首店 2 家、山东首店 3 家)

2024 年引进首店 7 家(含山东首店 1 家、青岛首店 6 家)

1. 万象城首店层级最高,如 2024 年引进全国首店 “Prada Outdoor” 快闪店,开业首月日均客流增长 30%;2. 海信广场首店聚焦高端餐饮,如 2024 年引进华东首店 “甬府小鲜”(米其林推荐餐厅);3. 金狮广场首店层级较低,以青岛首店为主,且多为餐饮、零售类,体验类首店仅 1 家。

核心优势

1. 奢侈品品牌集聚,高端客群吸引力强;2. 体验业态丰富,家庭客群留存率高

1. 高端会员体系完善,客户忠诚度高;2. 餐饮品牌调性高,商务宴请需求满足度高

1. 地铁无缝接驳,交通可达性强;2. 停车位充足,家庭客群停车便利;3. 文旅客群占比高,文旅消费潜力大

1. 万象城 “冰场 + 亲子乐园” 组合,家庭客群停留时间达 3.5 小时,高于金狮广场(2 小时);2. 海信广场黑卡会员年均消费达 50 万元,客户流失率仅 5%;3. 金狮广场地铁客流占比 35%,高于万象城(25%)、海信广场(20%),交通优势显著。

核心短板

1. 租金成本高(平均 12 元 /㎡/ 天),中小品牌入驻压力大;2. 年轻客群亲和力弱,18-30 岁客群占比低于金狮广场 5 个百分点

1. 体量小,业态单一,家庭客群吸引力弱;2. 停车位不足,周末高峰期排队 1 小时以上

1. 体验业态缺乏特色,客流吸引力弱;2. 会员运营能力弱,复购率低;3. 非租金收入渠道少,资产效率低

1. 万象城中小品牌淘汰率达 20%/ 年,高于金狮广场(15%);2. 海信广场周末停车位使用率达 120%,需引导客户至周边停车场;3. 金狮广场体验业态客流转化率仅 20%,低于万象城(45%)、海信广场(30%)。

(三)差异化应对策略:从“避强就弱”到“特色突围”

基于竞品对标结果,金狮广场需避开与万象城、海信广场的 “正面竞争”,聚焦 “家庭客群 + 文旅客群” 两大核心,从客群、业态、运营、营销四个维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同时结合云阿云的资源与能力,确保策略落地。

1. 客群差异化:聚焦 “双核心客群”,打造专属价值

核心客群一:年轻家庭客群(25-40 岁,带 0-12 岁儿童)

差异化价值:区别于万象城 “高端家庭”(高消费但门槛高)、海信广场 “无家庭侧重”,金狮广场打造 “高性价比 + 强互动” 的家庭消费场景,降低家庭客群准入门槛。

具体措施:

亲子体验升级:在 L3 层扩容 “亲子互动实验室”(面积从 500㎡增至 1200㎡),引入 “科学实验课(如化学小魔术)、非遗手作(如青岛剪纸)、职业体验(如小厨师、小牙医)” 等互动项目,单次体验价格 68-98 元(低于万象城奈尔宝 198 元 / 次),目标年接待亲子客群 30 万人次;

家庭配套优化:在各楼层增设 “亲子卫生间 + 母婴室 + 儿童托管区”,托管区提供 “1 小时免费托管”(需家长消费满 100 元),解决家庭客群 “购物带娃难” 问题;

家庭专属活动:每月举办 “家庭主题日”(如 “春季亲子运动会”“冬季圣诞手工趴”),活动免费参与,需提前通过小程序报名,目标每次活动吸引 500 组家庭参与,提升家庭客群粘性。

核心客群二:文旅客群(18-60 岁,外地游客)

差异化价值:区别于万象城、海信广场 “文旅客群占比低(10% 以下)”,金狮广场打造 “文旅消费驿站”,成为青岛 “山海文旅” 线路的必停节点。

具体措施:

文旅特色业态引入:在 B1 层增设 “青岛特产集合店”(面积 800㎡),整合崂山茶、青岛啤酒、海鲜干货、非遗手作等本地特产,提供 “真空包装 + 快递到家” 服务,目标年销售额 500 万元;引入 “青岛文旅咨询台”,提供景区门票预约、旅游线路规划、交通接驳指引等免费服务,提升文旅客群好感度;

文旅消费权益包:与崂山景区、石老人浴场、青岛文旅集团合作,推出 “金狮文旅权益包”—— 文旅客群凭景区门票 / 酒店住宿凭证,可在金狮广场享 “餐饮满 100 减 30”“零售满 300 减 50” 优惠,目标带动文旅客群消费额增长 30%;

文旅主题场景打造:在项目外广场打造 “青岛山海文化景观墙”(融入崂山、栈桥、八大关等元素),在中庭设置 “青岛文旅打卡点”(如 “啤酒桶造型拍照区”“海洋主题互动屏”),引导文旅客群拍照分享,提升项目在小红书、抖音的文旅曝光量。

2. 业态差异化:强化“体验 + 便民”组合,填补竞品空白

2.1体验业态:从“传统”到“特色”,打造竞品没有的体验项目

青岛海洋主题 VR 体验馆:在 L4 层引入 “青岛海洋主题 VR 体验馆”(面积 600㎡),开发 “崂山海底探险”“帆船出海” 等本地化 VR 项目,单次体验价格 38 元,目标年接待客流 20 万人次,填补崂山商圈 “本地化 VR 体验” 空白;

青岛非遗体验工坊:在 B1 层文旅主题街区内设置 “非遗体验工坊”,邀请青岛本地非遗传承人(如剪纸、面塑、贝雕艺人)驻场,提供 “非遗手作体验”(如 38 元体验剪纸制作),目标年接待体验客群 10 万人次,区别于万象城 “标准化体验项目”;

深夜食堂主题区:在 L5 层规划 “深夜食堂主题区”(面积 1000㎡),引入 10-15 家青岛特色小吃(如野馄饨、锅贴、海鲜烧烤),营业时间延长至 24:00,填补崂山商圈 “夜经济” 空白(万象城、海信广场 22:00 闭店),目标夜间客流占比提升至 25%。

2.2便民业态:从“基础”到“全面”,提升客群生活服务需求满足度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 B2 层增设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面积 300㎡),引入 “干洗店(24 小时取件)、修鞋修包店、家政服务预约点、药店” 等便民业态,解决周边社区居民 “日常便民需求”,目标年服务居民 1 万人次;

共享办公 + 休闲区:在 L4 层设置 “共享办公 + 休闲区”(面积 500㎡),提供免费 WiFi、充电插座、临时办公位,满足周边写字楼白领 “临时办公 + 下午茶” 需求,配套引入 “精品咖啡品牌”(如 Manner 咖啡青岛首店),目标日均接待办公客群 200 人次。

3. 运营差异化:从“单一管理”到“生态联动”,提升跨场景引流能力

3.1商圈联动:打造“崂山商圈消费生态”,实现客流互导

商圈联动卡:联合万象城、海信广场、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崂山景区推出 “崂山商圈联动卡”(售价 99 元 / 年),持卡可享:

① 三大商业体消费满减(金狮满 200 减 50、万象城满 500 减 100、海信满 1000 减 200);

② 会展中心展会门票 8 折;③ 崂山景区门票 9 折;目标年售卡 1 万张,实现商圈内客流互导;

跨项目会员权益互通:与万象城、海信广场达成“跨项目会员权益互通” 合作:金狮广场银卡及以上会员可享万象城 “免费停车 1 小时”、海信广场 “奢侈品养护 8 折” 权益;万象城银卡及以上会员、海信广场银卡及以上会员可享金狮广场 “亲子业态满 100 减 30”“文旅特产满 200 减 50” 权益,打破商圈内会员壁垒,实现高端客群共享,目标通过权益互通引入竞品会员消费超 500 万元 / 年。

3.2会员运营:从“基础权益”到“精准服务”,缩小与竞品差距

会员分层体系优化:参考海信广场高端会员运营经验,升级 “银卡 - 金卡 - 黑卡” 三级体系,增加 “钻石卡”(年消费 10 万元以上),钻石卡会员享 “私人导购 1 对 1 服务、高端餐饮包厢预约、机场贵宾厅服务” 等稀缺权益,目标钻石卡会员年消费贡献占比达 20%;

会员数字化精准运营:依托云阿云 “会员标签系统”,构建 “消费偏好 + 行为习惯 + 需求预测” 三维标签,如为 “年轻妈妈会员” 推送 “亲子体验课 + 童装折扣”,为 “文旅爱好者会员” 推送 “青岛特产上新 + 景区活动”,会员营销转化率从 8% 提升至 20%,接近海信广场水平(25%);

会员专属活动升级:每月举办 “会员等级专属活动”,如银卡会员 “积分兑换日”、金卡会员 “DIY 手作课”、黑卡会员 “奢侈品品鉴会”、钻石卡会员 “高端私宴”,提升不同层级会员的归属感,目标会员复购率从 30% 提升至 50%,缩小与万象城(65%)、海信广场(70%)的差距。

3.3资产效率:从“单一租金”到“多元收入”,提升非租金收入占比

公共空间商业化深化:参考海信广场 18% 的非租金收入占比,制定《公共空间商业化三年计划》:2024 年将中庭、外广场用于 “品牌快闪展 + 文旅市集”,目标场地租赁收入达 500 万元;2025 年引入 “智能广告屏 + 互动广告装置”,目标广告收入达 800 万元;2026 年开发 “线上会员商城”,销售青岛特产、亲子周边,目标线上收入达 300 万元,非租金收入占比突破 15%;

商户联合运营:与核心商户(如 CGV 影城、Ole' 超市、亲子互动实验室)成立 “联合运营小组”,共同开发 “组合产品”,如 “观影 + 餐饮 + 亲子体验” 家庭套餐(售价 298 元,包含 2 张电影票 + 2 份餐饮 + 1 次亲子体验),按 “项目 10%+ 商户 90%” 比例分成,目标联合运营年收入达 200 万元。

4. 营销差异化:从“传统宣传”到“精准触达”,提升品牌曝光与客流转化

4.1家庭客群营销:聚焦“场景化 + 情感化”,打造家庭消费记忆点

线下场景营销:在项目内打造 “家庭消费场景馆”,如 “儿童书房场景”(展示儿童书籍 + 文具)、“家庭厨房场景”(展示厨具 + 食材),场景内设置 “扫码购买” 功能,实现 “体验 - 消费” 无缝衔接,目标场景营销带动相关品类销售额增长 30%;

线上情感营销:在抖音、视频号推出 “青岛家庭消费日记” 系列短视频,记录不同家庭在金狮广场的消费故事(如 “亲子体验课的欢乐时光”“家庭聚餐的温馨时刻”),每周更新 2 条,目标年度短视频播放量超 500 万次,引流到店客流超 10 万人次。

4.2文旅客群营销:聚焦“本地化 + 社交化”,提升文旅曝光与口碑

本地化内容营销:与青岛文旅局、崂山景区合作,制作 “青岛文旅消费指南” 手册(含金狮广场介绍、文旅权益包信息),在景区游客中心、合作酒店免费发放,目标年发放 10 万册,引流文旅客群超 5 万人次;

社交化传播营销:在小红书发起 “# 青岛文旅打卡金狮” 话题挑战,邀请游客分享在金狮广场的文旅消费体验(如 “特产采购攻略”“非遗体验打卡”),参与话题可获 “文旅消费券”(满 100 减 20),目标话题阅读量超 1000 万次,产生 UGC 内容(用户原创内容)超 5000 条,提升项目文旅口碑。

4.3年轻客群营销:聚焦“潮流化 + 互动化”,弥补年轻客群短板

潮流业态营销:针对 L2 层年轻业态试点(网红茶饮首店 + 潮玩快闪店),举办 “年轻潮流节”(如 “潮玩市集”“网红茶饮品鉴会”),邀请本地潮流 KOL(如穿搭博主、美食博主)现场直播,目标活动吸引年轻客群超 2 万人次,带动年轻业态销售额增长 50%;

互动化社群营销:建立 “金狮年轻客群社群”(含潮玩群、美食群、剧本杀群),每个社群配备专职运营人员,每周开展 “社群专属互动”(如 “潮玩新品投票”“美食探店推荐”),每月组织 “社群线下聚会”(如 “剧本杀专场”“观影团”),目标社群人数达 1 万人,社群引流到店占比提升至 25%。

5. 差异化策略实施保障:数据监测与动态调整

为确保差异化策略落地效果,需建立 “数据监测 - 效果评估 - 动态调整” 的闭环机制:

数据监测体系:搭建 “竞品对标数据看板”,实时监测万象城、海信广场的业态调整、营销活动、运营指标(如客流、销售额);搭建 “项目运营数据看板”,监测金狮广场差异化策略的关键指标(如家庭客群占比、文旅客群消费额、非租金收入占比),每周生成数据报告;

效果评估机制:每月召开 “差异化策略评估会议”,对比 “目标值 - 实际值”,分析策略未达标的原因(如 “亲子体验项目客流不足” 可能因宣传不到位),制定整改措施;每季度邀请第三方机构(如市场调研公司)开展 “客群满意度调研”,了解客群对差异化策略的反馈,满意度目标维持在 85% 以上;

动态调整机制:若某策略连续 2 个月未达目标(如 “商圈联动卡销售未达月度目标”),则启动 “策略优化流程”,调整策略细节(如降低联动卡售价、增加权益内容);若竞品推出新举措(如万象城新增高端亲子业态),则在 1 个月内调整对应策略(如升级金狮广场亲子体验项目),确保差异化优势持续。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一)核心挑战:数据化溯源与影响深度分析

金狮广场当前面临的 “资产增值乏力、体验感滞后、数字化运营薄弱” 三大挑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 “业态竞争力 - 场景吸引力 - 运营效率” 相互制约的结果。需通过 “行业对标 + 项目数据” 解析挑战根源,明确其对项目长期发展的负面影响。

1. 资产增值乏力:低效业态拖累租金增长与资产收益率

1.1挑战表现与数据支撑

租金增长滞后:2022-2024 年,项目租金年均递增率仅 2%,远低于青岛商业地产行业平均水平(3.5%),更低于崂山商圈头部项目(万象城 4.2%、海信广场 3.8%)。2024 年项目平均租金为 8.5 元 /㎡/ 天,较万象城(12 元 /㎡/ 天)低 29%,较海信广场(10 元 /㎡/ 天)低 15%。

资产收益率偏低:2024 年项目资产收益率(NOI 率)仅 3.2%,低于行业优秀水平(4.5%-5%),主要源于低效业态拖累 —— 传统家电卖场、大众服饰等低效业态占比达 25%,平均坪效仅 2200 元 /㎡/ 年,不足高坪效业态(如亲子体验、特色餐饮)的 1/2,且空置率达 12%(高于项目整体空置率 4 个百分点)。

收入结构单一:租金收入占比仍达 92%,非租金收入占比仅 8%,较海信广场(18%)低 10 个百分点,资产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面临铺位空置,收入便会显著下滑。

1.2核心根源

业态规划与客群需求脱节:传统家电卖场、大众服饰等业态,与周边 3 公里内高端社区客群 “品质消费” 需求不匹配,导致客流与销售额持续下滑;

招商议价能力弱:缺乏高吸引力业态(如首店、特色体验项目),对优质品牌议价能力不足,只能通过降低租金吸引商户,拉低整体租金水平;

资产运营缺乏动态评估:未建立 “业态效率定期评估机制”,低效业态长期占据优质空间,无法及时替换为高坪效业态。

1.3对项目的影响

长期来看,租金增长滞后将导致项目资产价值增速低于行业水平,在未来融资、资产交易中处于劣势;

低效业态持续占用空间,将挤压高坪效业态的拓展空间,形成 “低效 - 低租金 - 低吸引力” 的恶性循环。

2. 体验感滞后:场景同质化与社交传播缺失削弱客流吸引力

2.1挑战表现与数据支撑

场景同质化严重:项目当前场景仍以 “传统中庭 + 线性动线” 为主,缺乏差异化主题设计,与青岛 80% 的商业项目场景相似度达 70%。2024 年客群调研显示,65% 的消费者认为金狮广场 “场景缺乏新意,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打卡点”。

社交传播率低:2024 年上半年,项目在小红书、抖音的用户自发种草量仅 5000 条,不足万象城(2.5 万条)的 1/5,且种草内容多为 “常规消费记录”,缺乏 “场景打卡”“特色体验” 等高传播性内容。年轻客群(18-30 岁)调研显示,70% 表示 “不会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在金狮广场的消费体验”。

客群停留时间短:2024 年项目日均客群停留时间仅 2 小时,低于万象城(2.8 小时)、海信广场(2.5 小时),短停留时间直接导致客群消费频次与客单价提升受限 —— 停留时间超 3 小时的客群,客单价达 680 元,是停留时间 1 小时以内客群(320 元)的 2.1 倍。

2.2核心根源

场景设计缺乏本地化与主题化:未结合青岛 “山海文旅” 特色打造专属场景,也未针对核心客群(家庭、文旅)设计主题场景,导致场景辨识度低;

体验项目缺乏互动性与稀缺性:现有体验业态(如传统亲子乐园、常规影院)多为标准化项目,缺乏 “沉浸式、互动性” 特色体验,无法激发客群社交分享意愿;

场景运营缺乏持续创新:场景打造仅停留在 “硬件装修” 层面,未结合节日、季节开展动态场景更新(如圣诞、夏季主题场景),无法持续吸引客群复访。

2.3对项目的影响

社交传播缺失将导致项目在年轻客群中的品牌曝光不足,进一步加剧年轻客群流失;

短停留时间将限制客群跨业态消费,无法充分发挥 “全业态覆盖” 优势,拉低整体销售额。

3. 数字化运营薄弱:数据割裂与精准度不足制约运营效率

3.1挑战表现与数据支撑

数据体系割裂:会员数据、销售数据、客流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会员系统、POS 系统、客流统计系统),未实现打通,无法形成 “客群画像 - 消费行为 - 客流轨迹” 的完整数据链。例如,无法判断 “某会员在 L3 层亲子业态消费后,是否前往 L5 层餐饮区”,导致业态联动分析失效。

精准营销能力弱:由于数据割裂,营销推送仍以 “全员群发” 为主,缺乏针对性。2024 年上半年,项目发送的营销短信打开率仅 12%,优惠券核销率仅 8%,远低于行业优秀水平(打开率 25%、核销率 18%)。

投入产出比低:2024 年数字化营销投入达 300 万元(主要用于会员短信、线上广告),仅带动销售额增长 900 万元,投入产出比(ROI)仅 1:3,低于行业优秀水平(1:5),数字化资源浪费严重。

3.2核心根源

数字化基建不完善:缺乏统一的 “智慧运营中台”,无法实现数据整合与分析;

算法能力不足:未引入 “客群标签算法”“消费预测算法” 等核心技术,无法基于数据生成精准营销方案;

运营团队数字化能力薄弱:现有运营团队缺乏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无法充分利用数据指导运营决策。

3.3对项目的影响

精准营销能力弱将导致会员复购率持续偏低(当前 30%),无法充分挖掘会员价值;

数据割裂将导致业态调整、场景优化缺乏数据支撑,只能依赖经验判断,决策风险高。

(二)破局路径:实操性策略与案例支撑

针对三大核心挑战,需结合云阿云的资源(品牌、算法)与操盘经验,制定 “短期应急 - 中期深化 - 长期巩固” 的阶梯式破局路径,每个路径均明确具体措施、数据目标及国内外成功案例。

1. 低效资产清退:构建“动态评估 - 精准替换 - 效益提升” 闭环

1.1短期措施(0-6 个月):制定评估模型,清退低效业态

第一步:搭建 “业态效率评估模型”

由云阿云主导,联合项目招商、运营、财务团队,从 “坪效、客流贡献、租金支付能力、品牌匹配度、客群满意度” 五大维度,构建 100 分制评估模型(坪效 30 分、客流贡献 25 分、租金支付能力 20 分、品牌匹配度 15 分、客群满意度 10 分),每月对所有业态进行评分,评分低于 60 分的列为 “低效业态”,纳入清退名单。

数据参考:传统家电卖场平均评分 45 分(坪效 1800 元 /㎡/ 年,得 15 分;客流贡献低,得 10 分;品牌匹配度低,得 5 分),将作为首批清退对象。

第二步:分批次清退低效业态

6 个月内分两批清退低效业态:第一批(0-3 个月)清退评分低于 50 分的传统家电卖场、大众服饰等业态,涉及铺位 12 个,面积约 2000㎡;第二批(4-6 个月)清退评分 50-60 分的低效服务类业态(如普通美容美甲店),涉及铺位 8 个,面积约 1200㎡,合计清退面积 3200㎡,清退率达 25%。

风险控制:提前 3 个月与低效业态商户沟通清退方案,提供 “优先推荐其他铺位”“减免 1 个月租金” 等补偿措施,避免法律纠纷。

第三步:快速填充高坪效临时业态

清退铺位空窗期(1-3 个月),引入快闪店、文创市集、临时体验项目(如 VR 体验、非遗展)等临时业态,租金按 “基础租金(8 元 /㎡/ 天)+ 销售额分成(5%)” 模式,确保空窗期仍有收益,目标临时业态创收超 120 万元。

1.2中期措施(6-12 个月):引入高坪效业态,提升租金水平

精准匹配高坪效业态

基于周边客群需求与商圈差异化,重点引入三大类高坪效业态:

亲子体验类:引入 “科学实验工坊”“儿童马术体验” 等特色亲子项目,目标坪效达 5000 元 /㎡/ 年(是传统家电卖场的 2.3 倍);

文旅特色类:引入 “青岛海鲜主题餐厅”“非遗手作工坊”,目标坪效达 4500 元 /㎡/ 年;

年轻潮流类:引入 “潮玩集合店”“网红茶饮首店”,目标坪效达 4800 元 /㎡/ 年。

案例参考:杭州湖滨银泰 in77 引入 “奈尔宝家庭中心”(坪效 6000 元 /㎡/ 年)、“泡泡玛特旗舰店”(坪效 5500 元 /㎡/ 年),带动整体租金增长 4.5%,可借鉴其业态组合逻辑。

提升租金议价能力

对高坪效业态采用 “基础租金 + 销售额分成” 的弹性租金模式,基础租金设定为 10 元 /㎡/ 天(较原低效业态提升 18%),当商户销售额超约定阈值(如亲子体验项目月销 50 万元),超出部分按 8% 分成,既保障项目收益,又降低商户初期经营压力。

1.3长期措施(12-24 个月):建立动态优化机制,维持资产高效

每季度开展 “业态效率复盘”,对评分低于 70 分的业态启动 “整改 - 替换” 流程,确保高坪效业态占比稳定在 75% 以上;

定期调研周边客群需求与商圈业态变化,提前储备 20-30 个高潜力业态品牌(如新兴亲子项目、网红餐饮),确保低效业态清退后能快速替换,避免空窗期过长。

1.4数据目标

6 个月内:清退低效业态 3200㎡,临时业态创收 120 万元;

12 个月内:高坪效业态占比达 60%,租金年均递增率提升至 3%;

24 个月内:资产收益率(NOI 率)提升至 4%,接近行业优秀水平。

2. 体验场景重构:打造“本地化 + 主题化 + 社交化”特色场景

2.1短期措施(0-6 个月):聚焦核心客群,打造 1-2 个网红打卡点

打造“青岛海洋文化主题打卡墙”

在项目中庭打造 300㎡的 “青岛海洋文化主题打卡墙”,融入崂山、栈桥、石老人等青岛地标元素,采用 “互动投影 + 灯光特效” 技术,客群触摸墙面可触发 “海浪音效”“海洋生物动画”,同时设置 “扫码分享领礼品” 机制(分享至小红书可获文旅消费券),目标该打卡点月均种草量达 500 条,带动中庭客流增长 20%。

案例参考:成都远洋太古里 “裸眼 3D 大屏”(月均种草量 1.2 万条)、上海环球港 “星空主题中庭”(月均种草量 8000 条),均通过 “视觉冲击 + 互动体验” 提升社交传播率,可借鉴其技术与运营逻辑。

优化家庭客群场景体验

在 L3 层亲子区打造 “亲子互动小剧场”,每周举办 3 场儿童剧(如 “海洋总动员”“森林探险”),门票售价 38 元 / 人(家长免费陪同),同时在周边设置 “亲子休憩区”(配备儿童绘本、玩具),目标亲子客群停留时间从 1.5 小时延长至 2.5 小时。

2.2中期措施(6-12 个月):借鉴日本涩谷 PARCO 模式,打造主题街区

引入 “青岛海洋文化主题街区”

参考日本涩谷 PARCO“文化 + 商业” 融合模式(将动漫、艺术与商业结合,年客流增长 35%),在 B1 层打造 2000㎡的 “青岛海洋文化主题街区”,包含三大功能区:

文化展示区:设置 “青岛海洋历史展”,展示青岛港、渔船等历史元素,免费开放;

体验消费区:引入 “海鲜现做工坊”(客群可现场选购海鲜并加工)、“海洋主题文创店”(售卖青岛海洋元素文创产品);

互动打卡区:打造 “海底隧道投影”“沙滩休闲区”,客群可拍照分享,目标该街区月均客流达 10 万人次,种草量达 3000 条 / 月。

开展季节性主题场景更新

结合青岛季节特色,每季度更新主题场景:春季 “崂山樱花主题展”、夏季 “石老人沙滩主题展”、秋季 “青岛啤酒文化节”、冬季 “圣诞海洋主题展”,每个主题场景配套推出 “主题消费券”“限定商品”,目标每次场景更新带动客流增长 15%,销售额增长 12%。

2.3长期措施(12-24 个月):构建 “场景 + 业态 + 活动” 三维体验生态

场景与业态深度融合:将主题场景延伸至周边业态,如 “海洋主题街区” 周边业态均采用海洋元素装修,推出海洋主题产品(如海洋风味奶茶、海鲜味零食),形成 “场景 - 业态” 联动;

场景与活动联动:围绕主题场景举办常态化活动,如 “海洋主题街区” 每月举办 “海鲜烹饪大赛”“海洋知识问答”,提升客群参与度与复访率。

2.4数据目标

6 个月内:网红打卡点月均种草量达 500 条,亲子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2.5 小时;

12 个月内:主题街区月均客流达 10 万人次,项目整体种草量提升至 1.5 万条 / 半年;

24 个月内:客群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 2.5 小时,客单价提升至 550 元(较 2024 年增长 15%)。

3. 数字化基建升级:搭建 “数据整合 - 算法驱动 - 精准运营” 体系

3.1短期措施(0-3 个月):上线 “智慧运营中台”,打通数据壁垒

中台核心模块搭建

由云阿云提供技术支持,上线 “智慧运营中台”,整合三大核心模块:

数据整合模块:打通会员系统、POS 系统、客流统计系统、停车场系统数据,形成统一数据仓库,实现 “会员 ID - 消费记录 - 客流轨迹 - 停车信息” 的关联分析;

客群标签模块:基于数据自动生成 “基础属性(年龄、性别)+ 消费偏好(如亲子、文旅)+ 行为习惯(如周末消费、夜间消费)” 三维标签,共设置 50 + 细分标签(如 “25-35 岁年轻妈妈 - 亲子消费偏好 - 周末高频消费”);

营销推送模块:支持 “标签筛选 - 内容编辑 - 推送执行 - 效果追踪” 全流程,可推送短信、小程序消息、社群通知等多渠道内容。

案例参考:北京 SKP “智慧会员中台” 上线后,会员数据打通率达 100%,精准营销转化率提升至 25%,可借鉴其中台架构与标签体系。

数据迁移与测试

用 1 个月时间完成历史数据迁移(2022-2024 年会员、销售、客流数据),并开展 2 周内部测试,确保数据准确性(误差率低于 3%),再正式上线。

3.2中期措施(3-9 个月):算法驱动精准运营,提升投入产出比

精准营销落地

基于客群标签开展分层营销:

对 “年轻妈妈会员” 推送 “亲子体验课满 200 减 50” 优惠券,推送渠道为小程序消息(打开率高于短信 30%);

对 “文旅爱好者会员” 推送 “青岛特产满 300 减 80” 优惠券,推送时机选择在周末及节假日(文旅客群消费高峰);

对 “夜间消费会员” 推送 “深夜食堂主题区满 100 减 30” 优惠券,推送时间为 18:00-20:00(夜间消费决策期)。

数据目标:通过分层营销,优惠券核销率从 8% 提升至 18%,营销投入产出比(ROI)从 1:3 提升至 1:4.5。

数据驱动业态调整

基于智慧运营中台的 “业态联动分析” 功能,识别高潜力业态组合:

数据发现 “在 L3 层亲子业态消费的客群,60% 会前往 L5 层餐饮区”,则在亲子业态周边增设 “家庭友好型餐饮”(如儿童套餐丰富的餐厅);

数据发现 “文旅客群在 B1 层特产店消费后,40% 会前往 L1 层轻奢零售区”,则推出 “特产消费满 200 元赠轻奢零售 50 元券”,促进跨业态消费。

案例参考:沃尔玛通过 “购物篮分析”(识别 “购买尿布的客群多会购买啤酒”)优化商品陈列,带动关联商品销售额增长 20%,金狮广场可借鉴其数据驱动逻辑,优化业态布局与促销策略。

3.3长期措施(9-24 个月):深化算法应用,打造数字化运营标杆

引入 AI 消费预测算法:基于会员历史消费数据,预测会员未来 3 个月的消费需求(如 “某会员每年 6 月会为孩子购买暑期亲子体验课”),提前推送相关优惠与活动信息,目标会员复购率从 30% 提升至 50%;

搭建数字化运营团队:招聘数据分析师(2 名)、算法工程师(1 名)、数字化运营专员(3 名),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数据挖掘、算法优化、营销执行,确保数字化运营持续深化;

对接外部数据资源:与青岛文旅局、周边社区、合作酒店对接外部数据(如文旅局的游客量数据、社区的家庭人口数据),丰富客群画像维度,提升精准运营能力。

3.4数据目标

3 个月内:智慧运营中台上线,数据打通率达 100%,客群标签覆盖率达 90%;

9 个月内:分层营销核销率达 18%,营销 ROI 达 1:4.5,数据驱动的业态调整带动关联销售额增长 15%;

24 个月内:AI 消费预测算法落地,会员复购率达 50%,数字化运营团队成型,营销 ROI 达 1:5.5(超行业优秀水平)。

4. 三大破局路径协同保障机制:确保策略落地与效果最大化

三大破局路径(低效资产清退、体验场景重构、数字化基建升级)并非独立推进,需建立 “目标协同、资源协同、风险协同” 的保障机制,形成合力。

4.1目标协同机制

制定 “三年核心目标解析表”,将 “资产收益率提升至 4.5%”“客群停留时间延长至 2.5 小时”“会员复购率提升至 50%” 等总目标,解析为年度、季度、月度子目标,并明确每个子目标由哪个破局路径承担:

例:2025 年 Q1 目标 “清退低效业态 1000㎡” 由 “低效资产清退” 路径承担,“网红打卡点月均种草量达 500 条” 由 “体验场景重构” 路径承担,“优惠券核销率提升至 12%” 由 “数字化基建升级” 路径承担;

每月召开 “目标协同会议”,检查各路径子目标完成情况,若某路径未达标(如 “低效资产清退进度滞后”),则协调其他路径资源(如用数字化营销推广临时业态,加速低效铺位出租)提供支持。

4.2资源协同机制

资金协同:设立 “破局路径专项资金池”(总规模 2000 万元),按 “低效资产清退 40%、体验场景重构 35%、数字化基建升级 25%” 的比例分配资金,若某路径需额外资金(如体验场景重构的主题街区改造超预算),可从资金池调剂,确保关键项目不中断;

资源协同:云阿云将其 “品牌资源库(3000 + 品牌)”“算法技术资源” 共享给三大路径:

为 “低效资产清退” 路径提供高坪效业态品牌推荐(如亲子体验、文旅特色品牌);

为 “体验场景重构” 路径提供场景运营数字化工具(如打卡点的扫码分享数据统计工具);

为 “数字化基建升级” 路径提供算法技术支持(如客群标签算法、消费预测算法)。

4.3风险协同机制

风险识别与分级:每月开展 “破局路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如 “低效资产清退引发商户纠纷”“体验场景改造超预算”“数字化系统故障”),并按 “高、中、低” 三级分级;

风险应对预案:针对高风险事项制定专项预案:

针对 “商户纠纷风险”:提前聘请法律顾问审核清退合同,建立商户沟通专班,及时化解矛盾;

针对 “预算超支风险”:每个项目预留 10% 的备用金,超支部分需经 “专项会议审批”,避免无序投入;

针对 “系统故障风险”:建立数字化系统备份机制,配备 24 小时技术支持团队,确保故障 1 小时内响应、4 小时内修复。

风险共享与分担:若某路径发生风险(如数字化系统故障导致营销推送延迟),其他路径需协同应对(如体验场景重构路径通过线下活动引流,弥补线上营销缺失),降低风险对整体目标的影响。

(三)破局路径实施效果预期

通过三大破局路径的协同推进,预计 24 个月内(截至 2026 年 6 月),金狮广场将实现从 “运营滞后” 到 “特色标杆” 的转型,核心指标达到以下水平:

核心指标

2024 年现状

2026 年目标

提升幅度

租金年均递增率

2%

4%

100%

资产收益率(NOI 率)

3.2%

4.5%

40.6%

高坪效业态占比

50%

80%

60%

客群平均停留时间

2 小时

2.5 小时

25%

小红书、抖音种草量

5000 条 / 半年

5 万条 / 半年

900%

会员复购率

30%

50%

66.7%

数字化营销投入产出比

1:3

1:5.5

83.3%

届时,金狮广场将成为崂山商圈 “家庭文旅消费 + 数字化运营” 的特色标杆项目,既弥补与万象城、海信广场的差距,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资产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关注 22    返回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金狮广场项目(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青岛金狮广场项目(一)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811016198(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