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手机移动微站
  
转繁体
首页   证券  
反对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者在说些什么?
   日期 2019-1-9 

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热议。反对者之一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反对者之二盛松成、沈新凤认为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反对者之三接近央行人士认为法律上也不支持。

反对者之一:中信明明:反对中国央行效仿日本购买股票ETF

来源: 中国证券报2019-01-09 13:53

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热议。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

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热议。对此,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9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中国国情不符。

首先,从日本看,它经历了20年的通缩,并且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本土企业不愿意投资的情况下才选择了央行购买股票ETF的方式。从全世界的主权国家看,只有日本央行直接购买了本国股票,欧美国家或美国都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并且,现在事实证明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弊大于利,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退出本国股票市场。

其次,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情相差非常大,中国央行远没有到开展QE的阶段。央行开展QE需要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但中国目前离零利率政策还有很大“距离”。

再次,央行支持实体经济有很多方式,比如降准、降息、定向支持三农和小微等。就央行买股票而言,从日本的经验看,对实体经济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明明认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也会存在道德风险。比如,什么时间点入市,以及什么时间点退出都存在道德风险。股市投资是私人部门行为,央行从逻辑和法理上来讲,都不具备可行性,尤其是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指出它可以直接投资股市。本文作者:彭扬,来源:中国证券报,原标题《中信证券明明:反对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

反对者之二:盛松成、沈新凤: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

作者:看政策2019-01-09 14:23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央行没有必要进入股票市场。而且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

近期,市场出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考虑购买股票的传闻。我们认为,央行直接购买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法无禁止即可为,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令禁止央行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行为。但是,从各个方面考虑,央行都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

第一,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央行没有必要进入股票市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仅日本央行有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先例,其目的无外乎两个:金融稳定、货币宽松。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有一项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截至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股票市场经历2018年的大幅下跌,已经进入底部区间,估值较低,股票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的。2018年以来,国家也已经通过多个途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因而央行没有必要参与购买股票。此外,平准基金已经可以有效应对股票市场波动风险,没必要另起炉灶。

第二,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散户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占比较高,容易追涨杀跌,加剧市场波动。央行直接参与购买股票,很可能扰乱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如果出现跟风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加大股价的波动。若央行购买ETF,那么无论是指数型ETF还是板块型ETF,均没有很强的意义。有观点认为,央行进入股票市场,可以支持某些重点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行业发展更加依赖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而不是通过央行进入相应的股票市场。

第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储备工具较多,目前仍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有很多,无论是数量型、价格型工具,或者总量型、结构型工具,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TMLF、MLF、PSL等等。通过央行购买股票来施行货币政策不现实,容易使得市场将股票涨跌和央行货币政策绑架起来,这是不理性的。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央行工作会议均提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而非大水漫灌。而央行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无异于“直升机撒钱”。考虑到由此而新增的货币供应首先是由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获得,而不是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此举更加不符合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实际上,2008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效果一直不理想,根源在日本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并非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可以解决。

第四,央行进入股票市场,将出现监管难题,并且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居民和机构来投资股票,由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监管。同时,证监会也可以控制协调平准基金的运作。如果央行直接买股票,应该由谁来协调,由谁来监管?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没有人回答得了。

第五,健康的股票市场决定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制度改革。上市公司要有好的经营意识,真正努力做成好公司,做成“百年老店”,做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资本市场改革任重道远,如何从上市、交易、退市等多个方面深化改革,构建健康的资本市场,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盛松成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沈新凤为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所供职机构意见)

反对者之三:央行买股票ETF?接近央行人士:没听说这样的计划,法律上也不支持

来源: 第一财经2019-01-09 14:58

按照目前的中央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但是,并不包括购买股票。

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的关注。1月9日接近央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这不太现实,法律上也不支持。

一份《央行购买ETF的可行性如何》的研究报告近日引爆市场,普通投资者得到的信息是“央行要直接买A股”。虽然接受采访的众机构人士纷纷表示“不可思议”,但龙头券商的研报还是让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在考虑购买ETF的可能性至少“大于0”。

1月9日接近央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这不太现实,法律上也不支持。

按照目前的中央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了:“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但是,并不包括购买股票。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基本面和现实条件都不具备,中央银行法也不支持,理论上看全世界只有日本这样做,但是结果弊大于利。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回顾全球货币政策历史,为什么2008年危机这么严重,欧美国家也不去买股票?央行的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三大部门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股票市场并不是一个实体,从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的角度,并没有理论基础。

2008年以来,尽管以伯南克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宏观审慎的概念,提出如果出现系统性风险,央行要怎样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界定,如果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股市下跌会导致实体恶化,那么央行应该支持股市,但是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明显没有到那个时候。”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目前,实体经济有一些下行压力,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的。今年财政、货币等多个监管部门的政策都在做调整。不管是从历史来看,还是就看我们这一年,目前这个时点都不支持。

另外,从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来说,是不是支持股市了,实体经济就会提振了?明明表示,这里面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欧美的股市财富效应比较明显,股市上涨的时候,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会明显增加,但是中国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市对总消费、总需求的刺激并不是特别明显。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实体济的传导也走不通,这也是货币政策不应该支持股市的原因。当然,资本市场只是整个金融环境的一环,对于央行来说,更多还是应该关注总需求,比如通过定向的政策支持三农、小微,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这些才是货币政策主要的方向。”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位机构投资人也分析,央行购买股票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要全民一起共担风险。这对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而言,逻辑上站不住脚。即使是对于已经购买股票的日本央行,这一做法也受到业界极大争议。而且,从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职责来看,也不支持央行购买股票这一行为。本文作者:徐燕燕、杜卿卿,来源:第一财经,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关注 12303    返回
金岩石:我为什么提出央行应万亿资金入股市?
中国央行购买ETF可行性如何?从日本央行经验说
 
 
关注官方手机微站
  
   
 
公司简介      咨询热线:13910949198(李桂松)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网站版权归  【北京云阿云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所有      技术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