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核氢弹横空出世战略价值研究报告
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课题组
编者按: 非核氢弹,使中国在保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的同时,获得近似战术核武器的威慑效能。中国公布该武器的成功试验意义深远,不仅刷新了常规武器威力上限,更将在军事、经济、金融、地缘四大领域掀起战略重构浪潮。可以说,这既是战略武器研发的巨大胜利,更是中华战略智慧的现代彰显!全文13730字,由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课题组资料整理。
“兵者,诡道也。”这场关税战远非经济角力的表层博弈,而是美国守成霸权对新兴大国的全面围剿,其本质是全球治理体系重构的史诗级对决,更是人类文明从海权秩序向陆权复兴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非核氢弹亮相后,相信不久轰20就会出山了。这两样宝贝结合在一起,美国本土就真的无安全可言了。而“非核氢弹”与无人作战体系融合,在整个亚太地区就足以撑起保护伞。美国想插手亚太事务特别是台海、南海、东海以及朝鲜半岛事务,就甭想了。
这一消息如属实,特朗普就真的睡不着觉了
风留痕 2025-04-22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上一个月试爆了一枚“非核氢弹”。这可是一个爆炸性新闻,这标志着我军在火药研发制造领域领先世界至少二代以上。这种弹药一旦“服役”将极大地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也将彻底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特朗普就更睡不着觉了。
对于这一报道,国内一知名军事专家也发视频进行了解读,并对这种弹药的威力和用途进行初步的讲解,随后国外包括美国媒体也给予了报道。
其实,要说这是“非核氢弹”还真有些吸引人眼球的意思。不管是“核”字还是“氢弹”这个字眼都容易产生联想。
所谓的这一款“非核氢弹”,实际上就是氢化镁相关炸药。翻查了一下有关“氢化镁”弹药有关研究论文,国内期刊上至少有20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最早的一篇是在2011年。
但从论文引用量来看,这些研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或许是觉得这东西很难成型或控制,不过也早就有几个水下引爆实验的效果反应相当不错。
只是这一次的试验被外媒以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据报道称,这一次只是采取了一枚只有2千克的弹丸,但是其威力却十分的巨大。爆炸产生的高达1000摄氏度的火球,持续时间达到了2秒,是TNT炸药的15倍。并形容这就像是升级版的“温压弹”。
在氢化镁炸药之前威力最大的是CL-20。这种第四代炸药的学名为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其爆轰速度达到9500米/秒,威力是TNT的3倍。
在2023年3月,美国ETC研究组织专家Bob Kavetsky证实,中国研发的CL-20炸药已在该领域形成技术超越。而美国因技术、原材料以及经费的原因并没有深入的发掘使用这款威力巨大的弹药。
如今,中国又弄出了个威力是TNT15倍的氢化镁弹药,显然在这一领域领先了美国1-2代。
有了这款新型弹药,中国的导弹、炸弹等武器的战斗部将得以大幅缩小。如此一来,导弹的射程或者机载弹量等关键性能指标便能够相应提升。
以反舰导弹为例,重型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通常在500 - 800千克,而机载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大概在200千克左右。对于地对地导弹,其战斗部重量大多维持在500千克上下。在航空炸弹领域,滑翔制导炸弹的战斗部重量一般在1000千克左右。
美国GBU-43“炸弹之母”的火药重量为8.5吨,其爆炸当量达到了11吨TNT。俄罗斯炸弹之父的火药重量为7.1吨,爆炸威力接近44吨TNT当量。中国的“炸弹之母”长度约为5-6米,重量可能超过7吨,内部装药量不低于5吨。
倘若将这些导弹或炸弹的战斗部,全部换装为威力达TNT 15倍的氢化镁弹药,那效果将截然不同。其重量会显著减轻,亦或是威力实现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本就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各型导弹,在配备这种高性能弹药后,将展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要么弹头重量降低,从而使射程得以大幅延伸;要么在保持原有射程不变的情况下,威力得到极大增强。
就航空炸弹而言,载弹量或爆炸威力都要明显增加,这优势可就大了去了。
不仅如此,据报道这个氢化镁弹药还在同时研究作为发射火药。一旦成功其发射速度和射程自然也会增加。
其实,这款弹药最适合用在无人机、无人艇等无人作战装备之上,重量轻、威力大。大于TNT15倍的威力,这各种弹药的小型化是最适合的。
这一次进行的实验是2千克炸药,也就是相当于30千克TNT的威力当量。这足以摧毁一个6层大楼。未来小型无人机可就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了,甚至是民用的或玩具级无人机都可以搭载。
这样巨大威力的新型炸弹的问世,足以令美军感到异常紧张。尽管还没有最终成型,可这代表了一个大趋势。
那么,为何说特朗普总统现在可能真要睡不着觉了呢?
此次中美关税战一开场便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从近日特朗普的种种言行来看,尽管他做出了一些示好的姿态,但绝无可能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甚至妄图以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中国做出让步。而我方此次态度坚决,显然不会轻易妥协。
有报道称,特朗普正在筹备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旨在为中美若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做好后续应对工作,这无疑是在为打持久战积极做准备。
最新消息显示,特朗普接见了沃尔玛等销售商。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深入了解并评估关税战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则是与销售商们共同商讨应对当前困境的“出路”。
据有关调查报告,美国销售商前期储备的中国商品最多还能撑两个月,这也是特朗普给除中国之外的相关国家暂时停止关税生效90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可以说双方都已经是退无可退,也就是相互妥协的可能性都不太大。持久战的概率更大一些。
虽然持久战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困难,但美国要承受的压力将更大。中国经济运行会遇困,但人民币国际化却已经开始加速。因为目前只有中国是抵制和缓解关税危机的最主要的动力。而美国信誉受损,美元霸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美国的金融体系目前已经开始先于经济承压。
与中国比承受力和忍耐力,美国根本不是对手。重要的是,特朗普在国内就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一旦陷入持久战,中美脱钩后再挂钩可就难了。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可就越来越紧张了。经贸战不利,外交战同样对中国形不成优势,剩下的就只有军事对抗一条路了。
以往,美国之所以各种霸权手段无往而不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事威慑力。军事打击、军事施压、军事对峙以及军事讹诈,还有就是在周边挑起战争,这才是美国致胜的法宝。
如今,在军事打击能力这一块,美国对华已经失去了绝对的优势,甚至于优势正在向中国倾斜。CL-20已经是令美军底气不足了,如今又搞出了个“非核氢弹”,美军的危机感严重升级。
这个“非核氢弹”一旦上了无人作战装备,将彻底颠覆未来的战争形态。中国在新武器装备领域向来低调,如果不是有十分的把握,或者说不是进入服役阶段,是不会轻易曝光的。有意的曝光亮相,就说明基本上可以进入实战阶段了。
其实,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判断非常准确和超前。早就拜登卸任之前,中国就开始集中密集曝光各型领先或美军没有的东西了。而近来反复亮相的两款六代机以及九天无人机,再加上宽域空间飞行器,已经足以对美军进行重大的威慑力。
然而,这些实际上对美国的威胁还构不成致命,因为这些还不足以有效的或更好的打击美国本土,迟迟不露真容的“战轰”才是直接打击美国本土的利器。如果在战轰上使用“非氢核弹”,这威力可就大了去了。
也正是因为近一段时间集中亮相了众多的各型领先世界的武器装备,近来美国方面有关战争的言论已经基本上平息了。连一直叫嚣对中国开战的美印太司令部司令现在都“瘪茄子”了。
也就是说,中国的强硬姿态,实际上从拜登后期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早准确地判断出了今天的中美关系。失去了强大的军事做保证,特朗普的经济战、贸易战还是关税战,打起来就更没有了底气。
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军队,不但足以自卫,还可以稳定周边局势,也可以有效地保护积极与中国合作的国家。
日前,在我导人出访之时,我外交部发布的一个小视频实际上已经道出了中国的这一次反击态度和战略。在严厉指责关税战已经使美国成为了“世界公敌”的同时,又强调“还好有中国在,天塌不下来!”,这是绝对的自信,也是对奉陪到底的最佳诠释。
如今,该亮相的不该亮相的都亮了出来。“非核氢弹”亮相后,相信不久轰20就会出山了。这两样宝贝结合在一起,美国本土就真的无安全可言了。而“非核氢弹”与无人作战体系融合,在整个亚太地区就足以撑起保护伞。美国想插手亚太事务特别是台海、南海、东海以及朝鲜半岛事务,就甭想了。
中国近来一再亮相尖端武器,就是意在告诉特朗普和美国那此反华顽分子,“奉陪到底”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特朗普可就真的睡不着了。与中国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磋商谈判解决争端,这应当是特朗普唯一的选择和出路。
中国非核氢弹横空出世!美股债汇三杀!
原创 血饮2025-04-22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
据财联社4月21日报道,上周,有关“特朗普想解雇鲍威尔”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连法国财政部部长隆巴德坐不住了。他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危及美元的信誉,并破坏美国经济的稳定。
自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一份针对232条款的“事实清单”中提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后,美国的政治与金融发生了哪些戏剧性的转变?宣称不愿打也不怕打的中国又采取哪些反制措施?一文带您了解丛林法则与华夏智慧的世纪对决。
一、白宫VS央行
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续三次猛烈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他指责鲍威尔"又迟又错",并直言"鲍威尔早该被解雇了"。4月18日,白宫证实,特朗普及其团队正在继续研究能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特朗普扬言要解雇鲍威尔的公开理由是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维持利率不变,公开拒绝其降息要求,并且,美联储还于4月17日公开炮轰特朗普关税政策,并公开警告,美国通胀已经升到40年来新高,可以预见“通胀将上升且经济增长将放缓”,将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
作为美国金融政策制定者,美联储拒绝降息直接原因就是美国通胀重新抬头。美联储这种立场,血饮在之前文章预测过很多次,其原因就是特朗普对全世界关税开战,进口商将关税加在进口商品上,美国国内商品价格随之暴涨,此时如果美联储再降息,必将引发大宗价格暴涨,美国经济将会迅速被热通胀彻底烧成灰。
站在美联储的角度,当前最合理的政策就是保持利率不变,甚至在通胀上行的时候重启加息,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一直在推高通胀,特朗普的经济团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却一个劲挥舞关税大棒,使得美国国内通胀全面上行。两者看着冲突激烈,但客观上却是相互配合。
表面上,特朗普关税政策使得美国两党斗争骤然锐化,美国国内进一步撕裂,但白宫与美联储之间在维持高利率问题的行动上是莫名一致的。既然一致,为什么又要公开争吵呢?因为他们合作的目标是完成美国金融的股债调仓出了纰漏!
二、股债汇三杀齐下
双边争吵的时候,美国正遭遇股债汇三杀。
汇率上,4月21日,美元指数跌破98,短短两周时间美元贬值14%。
股市上,华尔街投行全面下调美股预期,BCA首席分析师给出的结论是美股还将下跌15%,按照最新道琼斯指数39100计算,暴跌15%,正好是33270点,与之前血饮早就预判的美股将跌到33400点严丝合缝。
债市上,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4%暴涨到最高4.58%,这显示国际以及国内投资者正在大量抛售美债,所以才会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暴涨如斯。
血饮之前说过,特朗普关税政策是为了掩护美国暗中完成股债调仓,其成功进行的标志就是美股下跌,然后美债收益率骤降。但现在美股暴跌却伴随美债收益率飙升,说明资本并未从股市转向债市,反而从股市和债市同时出逃,这种出逃同时又带动了美元贬值,导致美元指数暴跌!
这说明,美国股债汇三杀进入恶性循环!这是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双簧大戏出师不利,玩砸了。这个时候,特朗普高喊降息就是稳住美股,防止美股资金外流国外。美联储坚持不降息,则是为了稳住离岸美元,防止欧洲、高云城等离岸美元中心抛售美债。看似争吵,实则是相互掩护,稳定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
可叹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不仅没有完成初始目标,反而砸在了自己头上!股市下跌与债市暴跌,让白宫和美联储灰头土脸,一群金融大鳄狼奔豕突,急急如丧家之犬!
这同时解释了特朗普为何与自己的宿敌俄罗斯与伊朗谈判。
因为美国要完成股债换仓,就必须尽快将油价打压到40美元以下。只要与这两国和谈结束,特朗普就有理由解除对他们的能源制裁,只要俄罗斯和伊朗原油大规模释放,就能冲垮国际原油价格。只要到40,全球经济就会恶化,资本就会进一步涌入美国。
但是,特朗普如果要搞定俄罗斯和伊朗,必然要让渡更多利益,而向俄罗斯与伊朗让渡的利益反过来又会损害美国在中东的地缘利益。这也是谈判未果之后,最近特朗普气急败坏公开威胁俄罗斯和军事颠覆伊朗的原因所在!
虚张声势大肆威胁,妄图精神胁迫对手让步,这正是犹太权术最标准的套路!
特朗普目前是地缘与经济腹背受敌,国外敌手与国内对手两面夹击,而且,更大的麻烦来了。
三、盟友纷纷落马
01韩国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第一个承受不住的就是其亚洲盟友韩国。
据《华尔街见闻》4月21日报道,韩国海关统计,4月特朗普对韩国征收关税后,4月前20天韩国出口下跌5.2%,其中对美国出口下滑最大,高达14.3%。
从2019年开始,韩国对外贸易就开始下滑,疫情期间更出现了21%的年下滑率,但这些下跌程度都不及特朗普!特朗普以一己之力,仅仅20天就让韩国对外贸易下跌5%!按此下滑速度,全年直接趋近于零岂非也在意料之中?
从2019年开始,韩国贸易顺差开始逐步萎缩,而且,目前已经对中国、日本出现贸易逆差,要知道,在这之前韩国每年的贸易顺差都在600亿美元以上。
没有了贸易顺差对内修复债务杠杆,韩国楼市将很快崩盘,如果特朗普关税大棒继续砸在韩国头顶,用不了两年韩国就将率先倒下,重演2002年韩国国家经济破产的惨剧!
当初,由于韩国经济恶化以及初期韩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先出现于对华贸易,所以,韩国财团开始抱团支持尹锡悦反华。但是,尹锡悦倒台的4月7日,韩国最大的敌人——支持尹锡悦的美国政府开始浮出水面,于是,韩国断然参加了中国主导的重启中日韩三国合作的会议。
可以说,特朗普上任后的激进关税政策,直接公开逼反了韩国。原本尹锡悦政变就是针对向中国低头的右翼财团的最后政治反扑,而特朗普对韩征税则彻底打醒了这些右翼财阀,于是他们于4月7日美国对韩征税后,同意交出尹锡悦接受公开审判。
2015年9月3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超过百位国会议员访华,登上天安门城楼,此举是公开否定其父朴正熙挺日亲美的政治立场,也是公然与朴正熙代表的韩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右翼财团决裂。
朴正熙早年参加日军,公然屠杀中国冀热辽抗日军民,朴槿惠的做法堪称离经叛道,对右翼韩国来说,这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右翼财团在朴槿惠回国后就开始对其下手,勾结美国公然架空朴槿惠,并将她送进了监狱。但十年过去了,韩国右翼发现,他们最终能选择或者说最后依仗的退路,居然还是朴槿惠当初选择的中国。
蓦然回首,中国还在灯火阑珊处!韩国右翼财阀发现,他们走了整整十年的弯路,现在又还是回到了中国路线上。
历史何其讽刺!对于韩国来说,层层设防的敌人,最后关键时刻居然是拉自己一把免于跌落悬崖的真朋友!
02加拿大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加拿大经济冲击极大,之前双方就因为电力进口问题激烈争吵。4月17日以后,双边矛盾更加激化。
加拿大央行行长宣称:特朗普关税是百年一遇的冲击。为了应对,加拿大央行可能将被迫降息,降息的原因就是出口制造业遭美国关税打击后资金紧张,亏损扩大。
出口制造业亏损扩大的背后,还有加拿大通胀全面抬头。
4月17日加征关税后,加拿大6800家超市集体涨价,导致加拿大被迫寻求扩大对中国在亚洲的奶制品等出口市场,这又倒逼加拿大向中国低头。
加拿大国内通胀上行,民众不满情绪蔓延,同时,制造业遭关税打击,工人收入下降,居民生活压力骤增。于是,加拿大央行也陷入了降息与加息的两难境地。
加拿大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一直唯美国马首是瞻,坚定不移充当反华急先锋的自己,居然首轮猎杀中就被特朗普狠狠掀翻在地!
03澳大利亚和日本
4月13日,在美国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10%“最低基准关税”后,澳大利亚股市一度下跌逾6%,澳元更是跌至5年新低。
4月17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将冲击日本经济,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对企业和家庭的信心造成冲击,对日本经济造成下行压力。4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在美日汇率谈判中强调“公平性”。
特朗普关税政策,犹如当年慈禧太后对全世界宣战,此举不仅导致盟友反目,而且令美国民众身心疲惫。
就在美国陷入内外交困之际,中国精准出手!
四、中国进行非核氢弹试验
4月20日,据《南华早报》报道,根据上个月,中文核心期刊《弹箭与制导学报》刊载了一篇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发表的论文,阐述了研究人员在一次受控现场实验中成功引爆了一枚氢基炸弹装置,“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况下引发了毁灭性的化学链式反应”。
非核氢弹,使中国在保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的同时,获得近似战术核武器的威慑效能。中国公布该武器的成功试验意义深远,不仅刷新了常规武器威力上限,更将在军事、经济、金融、地缘四大领域掀起战略重构浪潮。可以说,这既是战略武器研发的巨大胜利,更是中华战略智慧的现代彰显!
就在中国公布非核氢弹试验前11天的4月9日,美国在大洋对岸的洛杉矶外海试射三叉戟洲际潜射核导弹。中美之间的军事震慑意味明显,面对美国惯常采用的核威慑手段,中国回之以毁灭性非核武器,战略定力与战略智慧高下立判。
这次爆炸的原料是两公斤氢化镁,用常规炸药爆轰冲击波将氢化镁粉碎为微米级颗粒,让氢化镁表面积扩大,充分暴露在空气中,热分解快速释放氢气与空气充分混合,达到爆炸临界点后触发放热燃烧,其释放的热量进一步促进氢化镁分解,形成机械破碎→氢气释放→混合空气→达到爆炸临界点后自持燃烧的循环——热分解-燃烧的链式反应。爆炸原理似于非核武器中威力最大的云爆弹,区别就是云爆弹使用甲烷、乙烯等云爆剂为原料,而非核氢弹使用氢基的氢化镁作为原料。
该爆炸装置产生了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2秒的火球,持续时间是同等当量TNT爆炸的15倍,产生的温度足以熔化铝合金,距离爆炸中心2米处的超压达428.43千帕,是TNT爆炸力的40%,但热辐射范围显著扩大,可以瞬间熔穿铝合金。
它既可以作为常规炸弹对大面积目标进行杀伤,同时,更大的用处是对特定目标进行精确的热熔点杀伤。
01海战王者
这种炸弹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研究的,很显然,首先可以针对包括航母在内的水面舰艇。这种炸弹可以产生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瞬间融化黄金。目前,世界上包括航母在内所用的特种合金钢,比如GH625 、GH5188、 GH188 、GH2747、GH747等,他们制造的飞行甲板、船体的抗高温上限正好是1000摄氏度。这种炸弹完全可以在爆炸瞬间熔穿包括航母在内主力舰的合金钢船体。
这种氢基炸弹火球爆炸产生的热量与其质量成正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熔穿特定位置,且超压远小于重型鱼雷击穿航母船体和甲板所需的900到1000兆帕压力。
打击效能上,如果配合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快速击毁航母飞行甲板,使之失去飞行战斗能力,成为漂浮的铁棺材,这远比直接击沉航母船体更加经济实惠。对普通舰艇,同样可以精确摧毁其舰岛指挥部,甚至是精确命中弹药库。对潜艇来说,装备这种炸弹的重型鱼雷,不仅体积更小,装的数量更多,更难发现,而且装药量相同情况下,如果命中对方船体,对方基本在劫难逃。
同时,这种武器还可以选择只击中海军舰船关键部位。
现代军舰的舰桥、雷达桅杆、甲板舱室多采用10-20mm厚铝合金结构,虽能抵御冲击波,却难以抵抗持续高温灼烧。搭载该弹头的反舰导弹可精准打击这些部位,瘫痪敌舰作战能力而不需击沉整舰,符合现代海战"瘫痪优于摧毁"的理念,如果应用于鹰击-18反舰导弹或新型鱼雷,足以让美国近海航母瞬间脑死亡!这将彻底改变台海冲突的战争规则!
这种氢基炸弹,无疑让我人民海军在打击美国航母为核心水面舰艇作战群方面获得巨大战术优势。
02电子设备与精密系统天敌
这种装置爆炸时,能够产生1000℃以上高温火球,并持续2秒以上136,可烧毁雷达、通信基站、电子战设备等耐冲击但耐热性差的电子系统。
我们知道,现代军事装备普遍采用减震设计抵御冲击波,但电子元件在持续高温下非常容易短路或熔毁。
所以,这种武器尤其适合瘫痪敌方的C4ISR体系下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系统。
03轻型装甲与无人机杀神
对于广泛使用熔点约660℃铝合金材质的轻型装甲车、无人机外壳等目标,由于非核氢弹爆炸后产生的持续高温可快速熔穿20mm厚的装甲板,这种武器堪称“杀神”。
美军"斯特瑞克"装甲车、MQ-9无人机等装备的轻量化设计,在这种武器面前,防御力几乎为零,而且,试验数据显示,2公斤装药就可覆盖半径50米的区域,届时,敌军轻型装甲与无人机何处可逃?
04地下工事与密闭空间克星
非核氢弹技术一旦应用于钻地弹战斗部中,其高温火球可通过通风系统渗透至地下掩体内部,对指挥所、弹药库等密闭空间实现"窒息+灼烧"双重杀伤。相比传统温压弹依赖氧气燃烧的特性,氢基炸弹自带氧化剂,在地下环境中仍能保持效能。
试想,某分裂势力地下指挥所,即便建在中央山脉,且层层加固,又如何能躲得过非核氢弹与云爆弹的联合猎杀?
05区域拒止与战场封锁神器
小质量非核氢弹一旦通过多弹头集束投放,便可以在机场、港口等开阔区域形成持续高温区,实现"区域拒止"效果,比如:对跑道实施覆盖式打击后,残留高温可延缓敌方修复作业;如果在战场关键通道布设,则可阻滞装甲部队推进。这种特性与凝固汽油弹类似,但热效应更集中,而且绿色无污染。
遥想美国当年,一再突破核武器使用下限,还谋取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企图扼杀中国的核反击能力。
再看今日之中国,抢先拥有了全球最强常规炸弹,获得了美国梦寐以求的武器,不知道特朗普和它背后的犹太财团还睡不睡得着呢?
中国在美国核威慑后展示氢基炸弹,就是在明确警告美国,我们不怕任何形式的核讹诈,想要中国在美国核弹胁迫下签署新时代的《南京条约》,简直是痴心妄想!
同时,特朗普关税大战开启无差别猎杀模式后,中国已经火速开启国家群众路线工作,此时秀肌肉无疑会坚定盟友信心、动摇对手信念。
五、经济突围
氢化镁技术突破打破西方氢能技术垄断,其6.2%的质量储氢密度彰显了华夏文明的资源配置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在建的全球最大氢化镁生产基地,将推动氢燃料电池成本下降30%,形成对日韩氢能产业的“弯道超车”。同时,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2亿吨的氢能需求正成为中国经济突围的新增长极。
基于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的溢出效应,氢化镁在储能系统、航天燃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将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陕西工厂的“一锅合成法”,更将氢能制备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法的1/5,这种“以迂为直”的技术路径,正在重构全球能源权力格局。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实施技术封锁之际,中国却以氢化镁技术的军民两用特性实现围魏救赵,可以预见,全球爆破设备市场30%的预期份额将成为对冲芯片制裁的“奇兵”。当日,非核氢弹试验引发的A股氢能板块单日涨幅高达5%。
高盛预测,未来三年氢能融资规模将超万亿,一旦这种万亿级的融资规模与40万亿美元的ESG基金结合,将形成强烈共振。
六、金融博弈
面对中东石油美元体系的“实”,中国以氢能技术的“虚”实施战略对冲。氢化镁在工业供能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可能使全球原油需求峰值提前10年到来,届时,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美元霸权将地动山摇!
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对华加征245%的惩罚性关税,这不仅是美国历史上对单一国家的最高关税税率,更打破了二战以来全球贸易规则的所有底线。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兵者,诡道也。”这场关税战远非经济角力的表层博弈,而是美国守成霸权对新兴大国的全面围剿,其本质是全球治理体系重构的史诗级对决,更是人类文明从海权秩序向陆权复兴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很多人问,中美关税大战最后将会谁胜谁负,仅从240天免签加即买即退税政策就可窥中国智慧的一斑。就连很多外国网友都在说,论玩阴谋,美国还得是弟弟。目前,中国正在以超级的系统韧性和裂变的创新突破在全方位构建防御纵深,特朗普关税战必将加速全球旧秩序的消亡,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铺就通向星辰大海的跳板。正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文明史学者埃兰·夏比特所言,“这场危机将催生超越民族国家的新全球化范式,而中国正扮演着类似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角色——既是旧体系的掘墓人,也是新秩序的建筑师”。
关键时刻,中国曝光独有大杀器!
美国终于意识到,这次中国不会善罢甘休!
原创 占豪2025-04-22云阿云智库•军事斗争
一、关键时刻,中国曝光独有大杀器!
大国斗争的终极底牌是什么?就是军事。就像一战二战,最后所有资源都堆积在了军事对抗上,输家万劫不复,赢家则可通吃。当下世界形势,虽然没有爆发世界大战,但自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这大国斗争的格局与形势,就已经是世界大战级别的了。而且,就当下大国斗争的凶险程度而言,也和一战、二战是一个级别的。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战争,之所以没有找上咱们家门口,唯一的理由就是: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足够强大!
为啥咱们在去年12月26日同时试飞两款六代机?就是因为中东局势发生了剧变,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美国想把战略压力由中东转移到台海,所以我们才同时亮相了两款六代机!其实,就在亮相两款六代机以前,我们还试射了东风-31G,以及试飞了空警-3000预警机。有了这些装备,我们就有了制空权,再加上055型万吨大驱的制海权,可以说我们在制空、制海权方面都已经优于美国了。
然而,虽然我们在装备水平上超越了美国,但我们在装备数量上依然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以及我们蓝水海军的实力、远程战略运输的能力依然与美国有差距,所以在进行战略威慑时,我们依然有明显短板。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在军事科技上形成更多更大的突破!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果然还有货,一个大消息曝光了!
4月21日,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中国成功实施了全球首次受控非核"氢弹"技术验证。啥是非核氢弹?那我们就得简单说一下氢弹。氢弹(又称热核弹或聚变弹)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引发核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由于氢弹的核聚变是由核裂变引发,所以要引爆氢弹就需要一枚原子弹。氢弹核聚变主要产物是氦,所以氢弹本身并不产生核污染,但引爆氢弹的原子弹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核污染。
理解了氢弹,再理解非核“氢弹”就容易多了。首先,试验中,科研团队通过引爆氢基爆炸装置,在不借助任何核材料触发链式或聚变反应的前提下,仅凭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实现了"核武器级"爆炸效果。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这压根也不是传统的“氢弹”,因为既没用核材料,也没有核聚变反应,仅凭一种镁基固态储氢材料,基于氢化镁的化学爆炸特性——以固态氢化镁作为主装药,通过高温或催化条件触发分解反应。通过产生化学反应,就实现了“核武器级”的爆炸效果。进一步说,就是氢化镁在高温或催化条件触发下,分解反应生成金属镁与氢气,后者在富氧环境中发生剧烈氧化燃烧,形成高温火球并释放热能。这种非核“氢弹”可以瞬间将温度提升到1000度,其持续燃烧的时间是炸药的15倍。不得不说,这样的技术效果简直逆天了!
那么,这进一步又该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一方面这种爆炸科学环保无污染,炸完的土地不影响耕种生活,因为这本身就不是核武器,和炸药并无本质区别,所以不存在道德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不用核武器,就可以实现核武器打击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受有关核武的条约限制,来使用能达到核武器效果的新式常规武器。大家想想看,当大家看到这种技术突破时,是不是眼睛都瞪大了?!相信西方列强看完后是脑袋嗡嗡的!而当大家听到这则消息时,相信都是非常兴奋的!
更有意思的是,据权威消息披露,此次水下实验的牵头单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某重点科研机构。该机构长期深耕水面及水下武器系统领域,已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2025年3月,该研究团队在《弹箭与制导学报》专业期刊正式发布实验成果报告,通过系统性试验验证了新型弹药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作出积极展望。
可能很多人对这段话还没听懂,这段话的意思是,这一技术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旗下的科研机构研发的,该机构是长期深耕水面及水下武器系统的机构,那么该机构研究的技术,首要打击目标就是海上、水下的舰艇,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该研发很可能是用来打击水上和水下军事目标的。根据相关数据记载,这款总质量达2000克的“超级炸弹”,在未采用任何核材料的前提下,引爆后形成了一个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的巨型火球,整个爆炸过程持续了2秒以上,其爆炸威力与持续时间均为普通TNT炸药的15倍。
根据介绍,非核氢弹因冲击波能量较小,并不适用于打击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事或地下掩体等坚固目标。但其高温特性使其对高温敏感型军事装备具备显著毁伤效能,典型目标包括:采用铝合金装甲的车辆、轻量化外壳的无人机、暴露部署的电子雷达系统以及小型水面舰艇。此类装备的外部材料熔点普遍低于600℃,在非核氢弹爆炸产生的超高温环境下极易熔毁。大家想想看,这玩意如果是先有一枚导弹把水面舰艇击穿,然后再由这样的“氢弹”去烧,可能相关舰艇不堪一击。这种燃烧不一定说是要求烧坏军舰的钢板,而是用高温烧坏各种线路与电子元器件,以及操控舰艇的人,这种杀伤能力就极其强大了。或者说,先用一枚这样的导弹将相关舰艇的钢材烧软,然后再由高烈度的炸药导弹去炸,其毁伤效果会更强。尤其是对那些铝合金的部分,可能更容易被击毁瘫痪。
另外,中国还有爆炸威力最强的高爆炸药CL-20。据披露,CL-20的爆炸威力是传统TNT(三硝基甲苯)的3倍,爆速高达每秒9500米,是目前实际应用中能量最高的非核单质炸药。所以,中国的导弹和炸弹,实际上要比外国的导弹和炸弹威力更大。
中国关键时刻曝光大杀器,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二、美国终于意识到,这次中国不会善罢甘休!
特朗普之所以向世界各国发起关税战,是因为他坚持认为,全世界一定有大批国家立刻会向他屈服,他一则可以向这部分国家征税,二则可以要求这些国家跟随美国对付中国,然后再迫使中国屈服。他为什么那么想中方给他打电话?就是想制造一个中国心虚向美国“求和”的假象,这样他就可以在美国国内吹牛,同时威逼利诱盟友和其他国家向美国屈服。但是,特朗普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中国反击会这么强硬,中国反击的力度甚至比美国制裁中国的力度更强;二是他没想到世界各国都反对美国的政策,哪怕最铁的盟友英国、日本也不愿意屈服。随着时间推移,特朗普的处境显得越来越尴尬,认为他能在关税战中取得胜利的人越来越少,包括美国内部,也开始普遍认为他在关税战中必输无疑。美国《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罗杰·卡玛4月20日以此为题发表了一篇长文,直指特朗普政府把所有事都搞砸了,错误地认为自己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上风,但实际上是美国更依赖中国,而不是相反,更别说中国已为此准备多年,打造了一系列经济反制武器。卡玛还认为,特朗普正在输掉与中国的关税战,特朗普很可能最终会被迫让步,中国将会在地缘政治中受益,同时削弱美国的全球地位和经济实力。
卡玛的逻辑也很简单,他认为美国政府的错误在于,单方面认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大,中国对美出口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五倍就认为中国会向美国屈服是严重错误的,他认为“美国经济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是美国的一个巨大弱点,而非优势。”卡玛说,对于许多类别的商品,中国不仅是美国的最大供应国,也是世界的主导供应国,这意味着美国不能简单地从其他国家获取这些商品。而且,他认为特朗普转向美国国内生产的计划也不可能实现,因为这个过程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有太多条件限制,很难完成。卡玛认为,中国可以将部分出口商品转向欧洲和东亚国家,这些国家的民众同样需要手机、玩具和烤面包机。中国也可以向本国公民发放补贴,刺激更多国内消费需求,并向本国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它们维持运营。这些问题都并非不能解决。
基于上述逻辑,卡玛认为,中国是不会向美国屈服的,所以最终美国将不得不做出让步。
卡玛说得对不对?整体都对,但却不止于此。这场关税战不是中国想打的,但中国其实早就意识到,中美之间“必有一战”,所以为此做了多少年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态度是,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全力打赢。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根本没有妥协的意思,也并没有给特朗普政府哪怕任何一丝一毫的可乘之机!在中方看来,既然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没怎么样,那现在的所谓关税战、所谓中美“脱钩”并没有那么可怕。对美国来说,从战略视角看,关税战基本上就是白宫的最后底牌了,如果再往后与中国较量,就真的只剩下热战了,美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和勇气。对中国来说,只要打赢这场关税战,很多战略上的大问题都可以借机理顺。
2018年中美贸易战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在经济实力上是与美国势均力敌的。现在,时间又过了7年多,中国一旦打赢对美关税战,全世界都将明白,全世界GDP老大虽然还是美国,但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最强的是中国。一旦这个认识确立了,美国在全球地缘上的巨大军事投入将会是美国更大的经济负担,美国的霸权将彻底在全球范围内退潮。像类似中国台湾省的问题,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解决。所以,中国这次借关税战反击美国,那可不是站在中国一个国家的立场上来反的,是站在全球立场上来反的,是要带着世界各国斗美国这个地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会轻易向美国妥协吗?现在,大炮已经开始对轰了,美国想把大炮撤了暂时都没机会了! 所以,这一次,中国不会与美国善罢甘休,而是要与美国斗争到底。虽然,与美国“脱钩”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压力,但这个压力可控。更何况,这种压力会加速中国科技突破与内部转型,在现阶段从战略上是有利的。因此,特朗普政府是彻彻底底打错了算盘,而接下来他所面临的考验,要比中国大得多!对中国来说,最大的压力其实是关税战开展前那一段,因为不知道美国会用什么招数。现在,反而大家都踏实了,特朗普不过如此嘛!等着中国的,不就剩下挑起中国周边冲突了吗?而美国真正能挑起来的,不就是台海吗?而这恰恰又是中国想尽快实现的收台。因此,后续的每一步,美国落子与否,都将是中国所需要的!
特朗普未来在战略上怎么办?恐怕只能加快收缩,然后刀刃向内,去砍向盟友和内部利益集团了!难不成还要和中国打一场热战吗?以现在的军事实力,美国要与中国打热战,会瞬间被扒光皇帝的新衣,美国可就不仅仅是丢全球霸权了,而是连地区霸权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