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再造一个新广东,经济第一大省发力了 |
再造一个新广东,经济第一大省发力了 云阿云智库•粤港澳大湾区课题组 导读:2023 年开年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目标再造新广东,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1530 个,多地设增长目标,全力拼经济。全文3700字,由云阿云智库•粤港澳大湾区课题组资料整理。 开工!新年新开局,广东拼经济! 01 再造一个新广东 新年一开年,广东就有了新动作。 1月28日,大年初七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2023新春开年召开了第一场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参会人数达1000人,其中参会企业超500家。同时,大会以视频直播形式开至全省各地市、县(市、区),分会场参会人数达2.5万人。 怪不得大家都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这一次广东要再干十万亿出来,为此整个领导班子和核心企业代表纷纷都参与其中。 这是疫情以来广东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而这一次广东再次冲到了发展的第一线。 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的一番话更是振奋人心:再造一个新广东! “扎扎实实抓好今年,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要知道广东省的GDP是超十万亿的量级,也就是未来要继续干到二十万亿以上! 话音未落! 深圳全球招商大会,315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879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 2023年,广东2023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可以说,广东这是要再造一个“新广东”! 这话能说出来,是有底气的。 就在本月中旬,经济第一大省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也新鲜出炉:预计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近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1979年到1988年,江苏、山东曾轮流位居全国首位,直到1989年被广东所取代,坐上全国第一宝座,借着珠三角的发展一坐就是34年。 2021年,广东省宣布2021年GDP达12.4万亿元,中国第一个12万亿大省诞生;GDP首次超过韩国、加拿大! 到了今年已经接近排名第八的意大利,远超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等国,要追法国英国了。 而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再次抢跑! 02 全力拼经济 当下广东经济的形势,用“时不我待”来形容最为恰当。 回顾2022,“冲击-修复”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轨迹,从应对疫情的短期内停产停业停学到复工复产复市,如何恢复经济成了眼前最重要的问题。 这一幕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句经典的电影台词: “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么了不起,我是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是的,务实的广东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牛,而是希望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外贸大省,重新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拼经济、打硬仗,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广东经济发展的高频词。 投资消费进出口,除了投资的规模前所未有的巨大,作为全国的贸易大省,广东更是时时跑在全球一线市场前面。 早在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前,广东省就已经开始对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进行布局。当国内其他省份意识到“出海抢单”的重要性时,广东第一批经贸团已满载而归。 去年7月底,广东省商务厅就发布《关于收集企业包机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需求情况的通知》,开始提前谋划包机出行。 8月和12月,广深两地先后举办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意向投资总额双双超过8000亿元。 11月,广州市商务局便组织了近40家外贸企业,包机前往东南亚参加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和亚太区新加坡美容展,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建渠道。 广东多地的经贸代表团,脚步横跨欧洲、东盟、东亚等多国,第一时间出海抢订单,稳定市场。 到了今年春节还没放假,广东各地纷纷宣布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目标。 广州: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以上。 深圳:福田区、罗湖区、龙华区、光明区都将2023年增长预期目标定至6.5%及以上。 珠海:全面打响产业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今年GDP增长目标为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佛山:必须拼出“佛山功夫”,不走老路、勇蹚新路。确保GDP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15%。 东莞:2023定位“招商年”,实施“全员招商”,加快产业立新柱。争取实现GDP增长6%。 中山:以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苦干实干开新局。实现今年GDP增长6%,力促工业投资增长60%...... 一时之间,广东经济发展动能可谓汹涌澎湃,向全世界展现出一个拼命抓经济的超级大省形象。 “敢为天下先”的广东,正再次点燃大家二次创业的冲劲! 03 后疫情时代,看好广东 广东拥有无数个“第一”的头衔:第一经济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工业大省、第一外贸大省、第一财政大省、第一养老金贡献大省…… 无数个“第一”背后,更是一份“责任”。 就拿财政来说,2021年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1%。而位居第二的江苏财政总收入为10015亿元,约为广东的7成。 从各地总财税来看,广东还是对全国财力净贡献最高的省份。 2021年8个对中央财政有净贡献的省份,广东净上缴中央税收为8901.61亿。不仅上缴数据远远超过了我国所有的省市,也没有拿到多少中央转移支付。 所以净上缴中央税收也是最高的,是我国最踏实的现金奶牛! 广东经济之强弱,事关的不只是一省一地的得失,更关系全国财政、养老金等支出的可持续性。 稳住广东,才能稳住全国经济大盘! 贸易贸什么,投资怎么投? 这切实关系到我们在全球利益链的分配,过去用拖鞋换飞机的模式肯定不可持续,只有新产业、只有新经济才能够撑起我们十几亿人的新未来。 而广东的战略方向越来越清晰,在全球比较优势的竞争中越发奋进。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新形势,加上高规格的领导班子,我们可以更加坚定地看好广东,相信广东! 其一,早在2008年,广东就率先进行产业转型,创新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这几年广东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中国新能源的核心基石。比亚迪去年一年卖出将近两百万辆新能源车,而小鹏、广汽埃安在短短的时间就已经干出千亿的估值,这些新产业就是广东未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就是我们中国未来的新财富。 除此之外,广东的生物制药更是涌现了一大批细分领域的核心龙头。迈瑞医疗、广药集团、健帆生物等等在国内外攻城略地,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新基础。 而一些新的独角兽大疆无人机、树根互联、远想生物等等都是未来百亿千亿级别的新势力。 优秀的产业才能有高利润,才能发得起高工资,才能为千千万万个新家庭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其二,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引领时代,广东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提升。 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大超级城市,而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市集群,这些城市很多都冲击千万级别的人口,而且拥有许许多多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再加上港澳的加持,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世界级湾区,无论是产业、人才还是资金集聚,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接下来以广东省为主体,港澳为双翼的湾区发展格局会持续进化,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粤港澳华人华侨资本和实体经济社群,通过自己数百年海外财富沉淀和经验积累,为粤港澳国际化提供最强大资本和人力支持。 他们会是中国特色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最强大商团,让广东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三,广东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设施十分雄厚,更能在后疫情时代迅速复苏。 现代经济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更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这方面广东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在华强北你可以在十五分钟内轻松找齐手机所需的任何一个零部件,从服务器到手机壳随便几个供应商就可以给你配齐。这也就意味着企业运营的边际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从更为关键的工业来看,广东是中国的制造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互联网产业十分兴盛,也是国内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全省共有22个工业百强区,2个工业百强县,工业百强区榜单前6名均被广东包揽。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榜单中,广东省10个城市和珠三角9个城市全部上榜。其中,深圳排名第一,广州排名第三,领跑全国。 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43.9%,集成电路占全国17.3%,家电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40%。无人机产量占全国的90%。 这也难怪黄书记说出: 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对这个问题,全省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因为,广东早已率先开启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找到了经济新的增长点。 广东未来的增长在于底蕴、在于科技、在于创新、在于人才、在于区位优势、在于先进产业链供应链集群。 04 尾声 1979年4月,老领导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向中央汇报时,曾经郑重提出: “广东邻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 虽然有反对意见,但这个构想得到许多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支持。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并追溯陕甘宁的传统,提出“特区”的概念。 谈到配套资金曾说道: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上下齐心,广东从零开始,干到现在积累了百万亿的家业,广东不愧是广东! 在当前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世界的目光都盯着中国,从台海到地缘周边各个区域都密切关注着我们,美国佬更是时时刻刻给我们使绊子。 如何稳住经济大盘,如何杀出一条“血路”,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而广东领导班子的声音震耳欲聋: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的共富靠什么? 就是要靠共创共建,做大蛋糕才有未来,而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够让我们的奋斗找准方向,才能让我们在变幻莫测的新世界中占据新优势。 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引领潮流! 广东,好样的! |
|||
![]() |
|||
2025-5-2![]()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