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商业地产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恒隆广场项目(二) |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恒隆广场项目(二)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报告基于大连“高端化回流、体验化升级”市场趋势,聚焦22万㎡大连恒隆广场资产坪效提升20%的核心目标。通过数据支撑决策、场景创造差异、服务提升溢价三大路径,系统性提出从空间激活、业态焕新到资产增值的落地策略,助力项目突破同质化瓶颈,实现从城市地标到东北资产标杆的跨越。全文共784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大连恒隆广场资产优化与运营升级专项报告 目录 报告引言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二、本体 SWOT 及项目现状深度剖析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五、定位升级与客群策略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七、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大连核心商圈竞争格局:三大商圈分化,恒隆的差异化机遇 大连高端商业已形成 “三足鼎立” 的商圈格局,各商圈定位、客群、业态差异显著,直接影响项目竞争策略方向,具体分析如下:
恒隆广场的商圈定位机遇: 在三大商圈中,恒隆处于 “差异化枢纽” 位置 —— 既可依托奥林匹克商圈的 “地铁 + 家庭客群” 优势,承接青泥洼商圈的年轻客群溢出,又可通过 “独家体验 + 轻奢补位”,分流星海湾商圈的高端客群(尤其是对体验有需求的高净值家庭)。2023 年数据显示,恒隆已有 15% 的客流来自青泥洼商圈(年轻客群)、10% 来自星海湾商圈(高净值家庭客群),具备进一步扩大商圈辐射的基础。 (二)核心竞品对标(大连市场):数据化拆解与深度对比 基于商圈格局,选取大连万象城(星海湾商圈高端标杆)、大连柏威年(青泥洼商圈年轻高端标杆)作为核心竞品,从 “品牌、运营、客群、资产” 四大维度进行深度对标: 1.对标维度:品牌矩阵 大连万象城 重奢品牌12家(爱马仕、香奈儿、LV、BVLGARI等); 轻奢品牌15家(Coach、MK等,无设计师品牌); 餐饮品牌50家(米其林推荐3家,常规餐饮占70%)。 大连柏威年 无重奢品牌,轻奢品牌8家(Coach、Kate Spade); 潮牌12家(Gentle Monster、We11done等); 餐饮品牌60家(网红餐饮占40%,如太二酸菜鱼)。 大连恒隆广场(2023年) 重奢品牌8家(LV、BVLGARI等,缺爱马仕、香奈儿); 轻奢+设计师品牌10家(含Acne Studios首店); 餐饮品牌45家(本土特色2家,常规餐饮占80%)。 差距分析 重奢:恒隆缺顶奢品牌,万象城领先; 潮牌/设计师:恒隆介于两者之间,柏威年领先; 餐饮:恒隆本土特色与高端化不足。 2.对标维度:运营能力 大连万象城 会员复购率45%(高净值会员复购率60%); 体验活动频次:年均高端艺术展15场; 数字化投入:占运营成本10%(会员APP功能覆盖率95%)。 大连柏威年 会员复购率38%(年轻会员复购率50%); 体验活动频次:年均潮牌快闪20场; 数字化投入:占运营成本8%(会员APP社交功能完善)。 大连恒隆广场(2023年) 会员复购率35%(高净值会员复购率35%); 体验活动频次:年均艺术展5场、快闪8场; 数字化投入:占运营成本3%(会员APP功能单一)。 差距分析 会员运营:恒隆高净值会员复购率仅为万象城58%; 活动频次:恒隆不足竞品50%; 数字化:恒隆投入显著低于竞品。 3.对标维度:客群结构 大连万象城 高净值客群(资产千万以上)占比20%; 家庭客群占比25%; 旅游客群占比15%。 大连柏威年 年轻客群(25-35岁)占比60%; 新锐中产(年收入50-100万)占比40%; 学生客群占比10%。 大连恒隆广场(2023年) 高净值客群占比12%; 家庭客群占比35%; 年轻客群占比25%。 差距分析 高净值客群:恒隆较万象城低8个百分点; 年轻客群:恒隆较柏威年低35个百分点; 家庭客群:恒隆为三者最高,具备优势。 4.对标维度:资产效率 大连万象城 整体坪效8元/㎡/天(1F重奢区12元); 出租率95%; 租金收入年均增长率8%。 大连柏威年 整体坪效5.8元/㎡/天(1F潮牌区8元); 出租率93%; 租金收入年均增长率5%。 大连恒隆广场(2023年) 整体坪效6.5元/㎡/天(1F重奢区7.8元); 出租率92%; 租金收入年均增长率6%。 差距分析 坪效:恒隆较万象城低18.75%,较柏威年高12.1%; 出租率:恒隆低于竞品; 租金增长:恒隆介于两者之间。 (三)差异化应对策略:精准破局,构建 “不可替代” 竞争优势 基于竞品对标结果,结合恒隆 “地铁 + 家庭 + 高端” 核心优势,从 “对标万象城补位、对标柏威年错位、强化自身独优势” 三个方向,制定可落地的应对策略: 1. 对标大连万象城:“重奢补位 + 体验破局”,分流高端客群 核心目标:1 年内将星海湾商圈高净值客群分流占比从 10% 提升至 20%,1F 重奢区坪效从 7.8 元提升至 9 元 /㎡/ 天。 具体落地措施: 1.1重奢副线 + 独家服务,补位品牌缺口: 依托北京云阿云全球资源,2024 年 Q2 引入 2 家 “万象城未覆盖的重奢副线品牌”—— ①Gucci Beauty 东北首店(面积 200㎡,布局 1F 重奢区),主打 “高端美妆 + 私人定制妆容服务”,参考上海 Gucci Beauty 首店坪效(10 元 /㎡/ 天),预计年销售额 2000 万元; ②Prada Linea Rossa(普拉达运动线)大连首店(面积 300㎡,布局 1F),填补万象城 “重奢运动品类” 空白,目标客群为高净值年轻人群(25-40 岁),预计首月销售额 300 万元。 同步为现有重奢品牌升级 “独家服务”:如 LV 推出 “大连恒隆专属刻字服务”(仅本项目提供)、BVLGARI 推出 “贝雕元素珠宝保养服务”(联动大连非遗传承人),提升品牌独家性。 1.2“冰场 + 文化” 独家体验,突破体验同质化: 针对万象城 “体验业态单一” 短板,打造 2 大独家场景 —— ①“冰上艺术季”(每年 12 月 - 次年 2 月):联合俄罗斯圣彼得堡冰舞团,在恒隆冰场举办 “冰上芭蕾 + 重奢品牌秀”(如 LV 冬季新品冰上发布),门票采用 “消费满赠” 模式(1F 重奢消费满 2 万元赠双人门票),预计每场吸引高净值客群 500 人,带动重奢销售额提升 20%; ②“非遗重奢联展”(每年 5 月、10 月):在 1F 中庭举办 “BVLGARI 贝雕展”“LV 大连城市主题展”,展期 1 个月,期间推出 “观展 + 消费” 套餐(如观展后重奢消费满 1 万元减 1000 元),参考成都 IFS “艺术展带动消费” 数据,预计展览期间客流提升 30%,重奢销售额增长 25%。 1.3高端客群交通补位,解决 “最后一公里”: 针对万象城 “交通不便” 短板,推出 “高净值客群专属接驳服务”—— ①“地铁 + 专车” 接驳:在地铁 2 号线友好广场站(万象城附近)设置 “恒隆专属接驳车”(每天 10:00-22:00,每 30 分钟一班),免费接送客群至恒隆; ②“高端住宅专车”:与星海湾壹号、万达华府等高端社区合作,提供 “预约式专车” 服务(会员提前 2 小时预约,免费接送至恒隆),预计该服务可覆盖星海湾商圈 30% 的高净值家庭,年新增客流 10 万人次。 2. 对标大连柏威年:“高端潮奢 + 本土联名”,错位吸引年轻客群 核心目标:1 年内将年轻客群(25-35 岁)占比从 25% 提升至 40%,潮牌 / 设计师品牌销售额占比从 8% 提升至 15%。 具体落地措施: 2.1引入 “高端潮奢” 首店,差异化竞争: 避开柏威年 “街头潮牌”(如 Supreme、Palace)定位,聚焦 “设计师潮奢” 品类,依托云阿云资源引入 3 家东北首店 —— ①We11done 高端线(We11done Signature)大连首店(面积 200㎡,布局 2F),客单价 3000-5000 元(高于柏威年 We11done 普通线 20%),主打 “轻奢材质 + 限量设计”; ②AMI Paris 东北首店(面积 150㎡,布局 2F),以 “简约高端设计” 吸引新锐中产,参考北京 AMI 首店坪效(7 元 /㎡/ 天),预计年销售额 1500 万元;③Acne Studios Jeans 大连首店(面积 180㎡,布局 2F),填补大连 “高端牛仔潮牌” 空白。 同时,在 2F 打造 “设计师潮奢集群”(总面积 800㎡),采用 “开放式动线 + 艺术装置” 设计,与柏威年 “密集店铺” 形成差异,提升年轻客群逛店体验。 2.2本土品牌联名,打造 “大连独家款”: 联合大连本土网红品牌推出 “恒隆独家联名款”,避免与柏威年 “全国性网红餐饮” 同质化 —— ①餐饮类:与大连本土高端海鲜品牌 “海味当家” 联名推出 “恒隆独家海鲜套餐”(仅在恒隆店供应,客单价 600 元),同步在餐厅内设置 “潮牌打卡墙”(与 2F 设计师品牌联动); ②零售类:与大连本土文创品牌 “大连礼物” 联名推出 “设计师潮牌周边”(如 AMI 联名大连城市徽章、We11done 联名贝雕挂件),仅在恒隆独家销售,预计联名产品年销售额 500 万元。 举办 “大连潮奢文化节”(每年 9 月),邀请本土网红、设计师品牌主理人现场互动,吸引年轻客群打卡,参考柏威年 “潮牌活动” 数据,预计活动期间年轻客群客流提升 50%。 2.3数字化运营升级,贴合年轻客群习惯: 对标柏威年 “数字化优势”,投入 300 万元升级会员 APP—— ①新增 “潮奢社交功能”:会员可在 APP 内分享穿搭(关联恒隆潮牌店铺)、预约设计师一对一搭配服务; ②推出 “AR 试衣 + 线上预订”:2F 潮牌店铺接入 AR 试衣系统,会员线上试衣后可直接预订到店取货,缩短消费链路; ③“积分兑换潮玩”:会员积分可兑换限量潮玩(如 Bearbrick 恒隆独家款),提升年轻会员活跃度。预计升级后年轻会员复购率从 30% 提升至 45%。 3. 强化自身错位优势:“地铁 + 家庭” 双轮驱动,巩固商圈枢纽地位 核心目标:1 年内地铁客流转化率从 35% 提升至 50%,家庭客群消费占比从 35% 提升至 45%。 具体落地措施: 3.1地铁商业延伸,激活 “通勤 + 消费” 需求: 投入 500 万元拓展地铁 2 号线大同街通道商业(从 800㎡扩至 2000㎡),打造 “轻量级消费集群”—— ①“通勤早餐区”(300㎡):引入大连本土高端早餐品牌 “老大连包子铺” 高端店、星巴克快取店,满足早高峰通勤客群需求(7:30-9:30); ②“快闪零售区”(800㎡):每月更新 2-3 家潮牌快闪店(如泡泡玛特限量款快闪、设计师潮牌周边快闪),吸引地铁年轻客群; ③“便民服务区”(400㎡):引入干洗店(提供 “当日取” 服务)、充电宝租赁(与会员 APP 绑定,积分可免费用)、快递代收点,提升通勤客群粘性; ④“动线联动区”(500㎡):新增 2 部扶梯连接 B1 地铁区与 1F 核心零售区,同步设置 “地铁 - 商场消费指引屏”(显示 1F 重奢新品、2F 潮牌活动),预计地铁客流转化率提升至 50%,年新增客流 20 万人次。 3.2家庭体验业态升级,打造 “亲子高端枢纽”: 依托现有冰场家庭客群优势,在 3F 新增 “高端亲子成长中心”(面积 1500㎡),引入 3 类独家业态 —— ①“国际早教中心”(500㎡,如金宝贝高端线),提供 “双语早教 + 冰上运动启蒙” 组合课程,客单价 8000 元 / 季度; ②“儿童高端摄影”(300㎡,大连本土品牌 “艺新摄影” 恒隆店),推出 “冰场主题摄影套餐”(含冰场体验 + 摄影服务),客单价 3000 元; ③“亲子工坊”(700㎡),提供陶艺、烘焙、非遗手作(贝雕)等体验项目,每周举办 “亲子潮牌穿搭课”(联动 2F 设计师品牌),客单价 200 元 / 次。 为提升家庭客群粘性,除引入高端亲子业态外,还将构建 “亲子 + 零售 + 服务” 消费闭环 —— ①“亲子会员专属权益”:针对冰场会员家庭推出 “亲子黑金卡”,可享受早教课程 8 折、儿童摄影 7 折、餐饮满减(如亲子套餐立减 100 元),同时积分可兑换 2F 设计师品牌儿童款(如 AMI mini 童装); ②“亲子主题活动”:每月举办 “冰上亲子嘉年华”(如冰上寻宝、亲子冰舞教学),每季度举办 “非遗亲子手作节”(联动大连贝雕传承人,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贝雕作品),活动报名通过会员 APP 预约,优先向高净值家庭开放; ③“家庭服务配套补位”:在 3F 亲子区增设 “母婴专属休息室”(配备高端母婴用品、亲子阅读区)、“儿童托管服务中心”(提供 1-3 小时临时托管,由专业幼教人员看护),解决家庭客群 “购物带娃” 痛点。 参考上海恒隆 “亲子业态带动家庭消费” 数据(亲子客群单次消费金额较普通客群高 40%),预计升级后恒隆家庭客群单次消费金额从 2000 元提升至 2800 元,年新增家庭消费收入 1500 万元。 3.3商圈联动,放大 “奥林匹克商圈” 协同效应: 针对奥林匹克商圈 “成熟度不足、业态联动弱” 的短板,联合周边项目打造 “商圈协同生态”—— ①“商业联动”:与奥林匹克购物中心合作推出 “商圈消费通”,会员在恒隆消费满 1000 元可获奥林匹克购物中心 “运动业态体验券”(如健身、羽毛球),反之在奥林匹克消费可获恒隆 “餐饮满减券”,实现客流互导; ②“写字楼联动”:与周边 20 + 高端写字楼(如大连国际金融中心)合作推出 “商务消费套餐”,针对企业高管提供 “恒隆重奢品牌私人导购 + 高端餐饮预订” 服务,针对企业员工提供 “通勤早餐折扣 + 下午茶团购” 服务,预计可覆盖周边 5 万办公人群,年新增商务客流 8 万人次; ③“文化资源联动”:联合大连市博物馆、科技馆推出 “文化消费联名卡”,持卡会员可凭恒隆消费凭证免费参观博物馆特展,同时博物馆文创产品可在恒隆 B1 “大连印象” 专区销售,填补商圈 “文化体验” 空白。 4. 策略落地保障措施:从执行到管控的全流程支撑 为确保差异化策略有效落地,避免 “执行偏差”,从 “组织、成本、风险” 三个维度建立保障机制: 4.1保障维度:组织保障 具体措施 成立"竞品应对专项小组":由恒隆地产项目总担任组长,北京云阿云派品牌资源、算法运营专家任副组长,成员涵盖招商、运营、市场、财务等部门; 建立"周例会+月复盘"机制:每周召开专项小组会议,同步各策略进展(如首店引进进度、地铁改造施工情况),每月进行效果复盘,根据数据调整策略(如某快闪店坪效未达预期则更换品牌); 跨部门协同机制:明确招商部负责首店引进、运营部负责会员服务升级、市场部负责活动策划,北京云阿云提供品牌资源对接与算法支持,确保权责清晰。 责任方 恒隆地产(主导)、北京云阿云(协同) 时间节点 2024年Q1完成小组组建与机制搭建 4.2保障维度:成本保障 具体措施 设立"竞品应对专项预算":总预算8000万元,按策略模块分配(首店引进3000万元、地铁改造500万元、数字化升级300万元、活动策划1200万元、亲子业态2000万元、其他1000万元); 成本分摊机制:北京云阿云承担品牌资源对接费用(如首店引进佣金),恒隆地产承担硬件改造(如地铁通道、亲子区装修)与运营成本,同时申请大连市政府"首店补贴""数字化改造补贴",预计可覆盖20%专项预算; 成本管控措施:硬件改造采用"招标比价"模式选择供应商,首店引进签订"业绩对赌协议"(如首年销售额未达预期则降低租金),避免成本浪费。 责任方 恒隆地产(财务主导)、北京云阿云(资源对接) 时间节点 2024年Q1完成预算审批,每季度进行成本核算 4.3保障维度:风险保障 具体措施 品牌引进风险:提前储备备选品牌(如Gucci Beauty若无法落地,则启动Dior Beauty谈判),每个首店品类储备2-3家备选品牌,确保招商进度不受阻; 改造施工风险:地铁通道、3F亲子区改造避开节假日(如春节、国庆),采用"分区域围挡施工",同时在围挡外设置"临时促销区"(如快闪店、折扣展位),减少施工对客流的影响; 客群流失风险:在策略转型期(如年轻客群吸引与高净值客群维护并行),通过"高端会员专属活动"(如LV私人预览会)确保高净值客群不流失,通过"亲子体验券免费送"维持家庭客群粘性; 竞品反击风险:建立"竞品动态监测机制",由北京云阿云算法团队每周跟踪万象城、柏威年的品牌调整、活动策划,若竞品推出同类策略(如万象城也举办冰上活动),则快速调整恒隆活动形式(如增加"重奢品牌独家定制环节")。 责任方 恒隆地产(运营风控)、北京云阿云(数据监测) 时间节点 2024年Q1完成风险预案制定,实时动态调整 5. 预期效果评估:数据化验证策略价值 通过设定 “短期(1 年)、中期(2 年)、长期(3 年)” 三级目标,量化评估竞品应对策略的落地效果,具体指标如下:
关键里程碑事件: 2024 年 6 月:完成 Gucci Beauty、Prada Linea Rossa 首店开业,举办首届 “冰上艺术季”; 2024 年 12 月:地铁通道商业拓展完成,地铁客流转化率达 50%; 2025 年 6 月:3F 高端亲子成长中心全面运营,家庭客群消费占比达 50%; 2026 年 12 月:实现整体坪效 10 元 /㎡/ 天,成为东北高端商业坪效标杆。 (四)竞品应对策略总结 大连恒隆广场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 “地铁交通 + 家庭客群 + 协同运营能力”,通过对标万象城 “补重奢体验短板”、对标柏威年 “错位年轻客群定位”、强化自身 “地铁 + 家庭” 独优势,可逐步构建 “高端客群不流失、年轻客群能吸引、家庭客群高粘性” 的差异化格局。同时,通过组织、成本、风险三维保障机制与数据化效果评估,确保策略落地可控、成果可验证,最终实现从 “商圈追随者” 到 “东北高端商业引领者” 的角色升级。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一)三大核心挑战:根源剖析与数据佐证 1. 消费外流挑战:高净值客群“异地消费”难以截留 挑战根源: 本地高端供给缺口:大连现有高端商业项目(恒隆、万象城)重奢品牌仅 20 家,较北京 SKP(100 + 家)、上海恒隆(80 + 家)差距显著,且缺乏 “独家定制服务”(如高级定制服装、私人珠宝设计),导致高净值客群 “为稀缺品类赴一线城市消费”; 消费场景体验不足:大连高端商业仍以 “购物为主”,缺乏北京 SKP-S“艺术 + 商业”、上海恒隆 “文化 + 私享” 的沉浸式场景,高净值客群更倾向于 “异地消费 + 旅游体验” 的组合模式; 品牌层级断层:东北区域缺乏 “全球首店”“亚洲首展” 等稀缺资源,2023 年全国 300 家高端首店中,大连仅引入 8 家(占比 2.7%),而北京、上海分别引入 120 家、95 家,高净值客群为 “首店体验” 外流明显。 数据佐证: 据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2023 东北高净值人群消费报告》,大连千万资产以上客群年均高端消费额约 80 万元,其中 30% 用于异地消费(北京、上海占比 70%,海外占比 30%),主要消费品类为 “高级定制服饰(45%)、限量款珠宝(30%)、高端家居(15%)”; 2023 年大连高净值客群赴北京 SKP 单次平均消费 5 万元,赴上海恒隆单次平均消费 6.5 万元,均高于本地高端商业单次消费(恒隆 4 万元、万象城 4.8 万元); 大连高净值客群异地消费调研显示,“本地缺乏稀缺品牌” 是首要原因(占比 65%),“体验场景不足” 次之(占比 25%)。 案例参考: 沈阳万象城 2022 年因 “缺乏爱马仕、香奈儿等顶奢品牌”,导致 20% 高净值客群赴北京、上海消费;2023 年引入爱马仕限时店后,异地消费占比下降至 12%,印证 “本地供给补充可截留外流客群” 2. 体验同质化挑战:“标配业态” 难以形成记忆点 挑战根源: 业态结构趋同:大连 80% 的高端商业项目以 “冰场、影城、常规餐饮” 为核心体验业态,如恒隆、万象城、柏威年均配备冰场(面积差异不足 20%)、IMAX 影城,且餐饮品牌重合度达 60%(如西贝、太二酸菜鱼、星巴克),客群 “逛多项目无差异感”; 场景缺乏独家性:现有体验活动多为 “通用型”(如节日促销、普通艺术展),无 “城市独家” 或 “品牌定制” 内容 ——2023 年大连高端商业举办的 50 场体验活动中,仅 3 场为 “东北首展”,且未与项目形成深度绑定; 客群体验需求升级:Z 世代、高净值家庭客群对 “体验” 的需求从 “基础娱乐” 转向 “情感共鸣 + 社交传播”,如年轻客群愿为 “网红打卡场景” 多停留 1-2 小时,家庭客群愿为 “亲子专属活动” 增加 30% 消费,但大连多数项目仍停留在 “满足基础需求” 阶段。 数据佐证: 2023 年大连商业项目客群 “体验业态记忆度” 调研显示,仅 15% 客群能说出恒隆 “独家体验场景”,而成都 IFS(熊猫雕塑)、上海 TX 淮海(青年文化空间)的记忆度均超 80%; 恒隆现有体验业态中,冰场、影城贡献 70% 的体验客流,但 “二次消费转化率” 仅 12%(即 100 人体验后仅 12 人产生零售消费),低于成都 IFS(35%); 年轻客群(25-35 岁)调研显示,60% 认为 “大连商业体验同质化严重”,40% 表示 “更愿意去沈阳、青岛体验新鲜场景”。 案例参考: 西安 SKP-S 通过 “未来感艺术空间 + 独家品牌快闪” 打破同质化,2023 年体验客流带动零售消费占比达 40%,客群平均停留时间 3.8 小时,较西安其他高端项目(2.2 小时)提升 73%,印证 “独家场景可提升体验价值”。 3. 资产增值挑战:投入与收益失衡,租金议价能力弱 挑战根源: 空间改造投入高、回报周期长:非核心区域(如 3F 西北区、B1 零售区)改造需投入 800-1000 万元(含装修、动线调整),但改造后坪效提升预期仅 1-1.5 元 /㎡/ 天,按 18.5 万㎡商业面积计算,年增租金约 67-100 万元,回报周期需 8-15 年,投入与收益不匹配; 重奢品牌租金议价能力强:LV、BVLGARI 等重奢品牌租金坪效仅为普通零售品牌的 60%(因重奢品牌更看重 “品牌形象展示”,愿支付租金较低),且合同期长达 5-8 年,租金涨幅限制在 3%-5%/ 年,制约资产收益率提升; 低效品牌替换成本高:现有低效品牌(如 2F 某女装品牌,坪效 2.5 元 /㎡/ 天)合同解约需支付违约金(约 3-6 个月租金),且新品牌装修免租期需 2-3 个月,期间无租金收入,导致 “替换犹豫”,空间资源长期闲置。 数据佐证: 恒隆 2023 年资产收益率(NOI / 资产估值)为 4.2%,低于上海恒隆(6.5%)、北京 SKP(7.8%),主要因非核心区域坪效低(4.7 元 /㎡/ 天)、重奢品牌租金贡献少(占总租金 25%,上海恒隆占 45%); 重奢品牌租金对比:恒隆 LV 店铺租金坪效 4.5 元 /㎡/ 天,而相邻的轻奢品牌 Coach 租金坪效 7 元 /㎡/ 天,差距达 36%; 低效品牌替换成本测算:2F 某女装品牌(面积 200㎡,租金 3 元 /㎡/ 天)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18 万元(3 个月租金),新品牌装修免租期 2 个月损失租金 3.6 万元,合计成本 21.6 万元,相当于新品牌 6 个月的租金收益。 案例参考: 广州太古汇通过 “轻改造 + 高坪效品牌替换” 破解资产增值难题 —— 对 4F 低效餐饮区(坪效 3 元 /㎡/ 天)投入 200 万元进行 “场景化改造”(增设网红打卡墙、优化动线),引入高端日料品牌(坪效 6 元 /㎡/ 天),年增租金 21.9 万元,回报周期仅 9.1 年,较原改造方案(投入 800 万元)缩短 60%。 (二)针对性破局路径:具体措施、成本与预期效果 1. 消费回流破局:“数据定向招商 + 政策联动补贴”,截留高净值客群 核心目标:1 年内将高净值客群异地消费占比从 30% 降至 20%,本地高端消费额提升 35%。 具体落地措施: 1.1算法驱动 “精准招商”,复刻北上广首店资源: 联合北京云阿云算法团队,基于三大数据维度制定招商策略 —— ①“消费外流数据”:分析大连高净值客群赴北京、上海消费的品牌清单(如北京 SKP-S 的 Jil Sander、上海恒隆的 Valentino Garavani),确定 “优先引入品牌”; ②“客群需求数据”:通过会员 APP 问卷(样本量 3000 份),锁定 “高净值客群最想在本地体验的品类”(高级定制服饰、私人珠宝设计、高端家居); ③“品牌拓展数据”:筛选北上广首店中 “有区域拓展计划” 的品牌(如北京 SKP-S 的设计师品牌 Uma Wang,计划 2024 年进入东北)。 2024 年重点引入 3 类品牌: ①北上广首店复刻品牌(如 Jil Sander 东北首店、Uma Wang 大连首店),布局 1F 重奢区; ②高端定制服务品牌(如珠宝定制品牌 Cartier Privé、服装定制品牌 Kiton),在 2F 设立 “私人定制专区”; ③高端家居品牌(如意大利家具品牌 Poltrona Frau 大连首店),布局 4F 体验区。 参考北京 SKP-S 首店 “带动本地消费 30%” 的数据,预计引入的 5 家北上广首店可截留 15% 的异地消费客群,年新增高端消费收入 8000 万元。 1.2联动政府政策,推出 “高端消费补贴”: 依托大连《商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申请 “高端消费回流补贴”,推出 “三重补贴机制”: ①“首店消费补贴”:在新增的北上广首店消费满 5 万元,可获政府补贴 5%(最高 5000 元),恒隆配套补贴 3%(最高 3000 元),合计补贴 8%; ②“定制服务补贴”:在私人定制专区消费满 10 万元,可获 “定制服务礼包”(含大连城堡酒店住宿 1 晚 + 恒隆餐饮券 2000 元); ③“异地消费回流补贴”:高净值会员凭北上广高端消费凭证(3 个月内),在恒隆消费可享 “满 10 万减 1 万”(限 1 次 / 年)。 预计政府补贴资金 300 万元 / 年,恒隆配套补贴 200 万元 / 年,总成本 500 万元 / 年,可带动高端消费额提升 40%,年新增租金收入 600 万元,补贴成本可通过租金增量覆盖。 1.3打造 “高端私享活动”,提升客群粘性: 每季度举办 “高净值客群专属活动”: ①“品牌私享会”:邀请 LV、BVLGARI 等品牌设计师现场讲解 “限量款设计理念”,提供 “独家预售权”(如 LV 大连专属定制款手袋,仅活动现场可预订); ②“跨界体验活动”:联动大连本地高端资源(如大连国际游艇俱乐部、私人飞机服务商),举办 “游艇 + 奢侈品静态展”“私人飞机体验 + 高端珠宝品鉴” 活动; ③“年度高端晚宴”:每年 12 月举办 “恒隆高端客户答谢晚宴”,邀请东北高净值客群(年消费超 100 万元)参加,现场发布 “次年独家体验计划”(如 2025 年巴黎时装周观展名额)。 参考上海恒隆 “私享活动带动复购率 50%” 的数据,预计专属活动可提升高净值会员复购率从 35% 至 45%,年新增消费收入 5000 万元。 2. 体验差异化破局:“专属场景 IP + 深度业态联动”,打造记忆点 核心目标:1 年内客群 “体验场景记忆度” 从 15% 提升至 50%,体验带动零售消费占比从 12% 提升至 25%。 具体落地措施: 2.1打造 “恒隆专属场景 IP”,形成年度记忆点: 围绕 “四季主题” 打造 4 大独家场景 IP,确保 “每季有亮点,全年有记忆”: ①“冬季冰上艺术季”(12 月 - 次年 2 月):投入 300 万元 / 年,联合俄罗斯圣彼得堡冰舞团、重奢品牌(如 LV)打造 “冰上芭蕾 + 奢侈品秀”,设置 “冰上打卡装置”(如 LV 冰雕 LOGO),同步推出 “冰上主题套餐”(冰场体验 + 1F 重奢品牌消费满减); ②“春季非遗文化展”(3 月 - 5 月):投入 200 万元 / 年,联动大连贝雕、复州皮影等非遗项目,在 1F 中庭打造 “非遗 + 重奢” 联名展(如 BVLGARI 贝雕珠宝展),设置 “非遗手作工坊”(会员可免费体验贝雕制作); ③“夏季露台星空市集”(6 月 - 8 月):投入 150 万元 / 年,在 5F 露台打造 “高端露营市集”,独家引入北上广高端露营品牌(如 Glamping Gallery),提供 “星空晚餐 + 奢侈品快闪” 服务(如 AMI Paris 露台快闪店); ④“秋季设计师潮玩展”(9 月 - 11 月):投入 250 万元 / 年,引入全球限量潮玩(如 Bearbrick 1000% 恒隆独家款),联合 2F 设计师品牌举办 “潮玩 + 穿搭” 互动活动。 参考成都 IFS“熊猫 IP 带动客流 30%” 的数据,预计 4 大场景 IP 可带动年均客流提升 25%,体验带动零售消费占比提升至 25%,年新增租金收入 1200 万元,投入成本(900 万元 / 年)可通过租金增量覆盖。 2.2深化 “体验 + 零售” 联动,形成消费闭环: 打破 “体验与零售割裂” 现状,建立 “体验 - 消费” 强关联机制: ①“冰场 + 重奢联动”:冰场会员消费满 5000 元,可获 1F 重奢品牌 “满 2 万减 1000 元” 券;重奢品牌消费满 5 万元,可获冰场 “私人教练课程 1 节”; ②“影城 + 餐饮联动”:购买 IMAX 影票可获 4F 餐饮 “满 200 减 50” 券;餐饮消费满 300 元,可获影城 “VIP 厅升级券”; ③“非遗展 + 本土品牌联动”:非遗展期间,B1 “大连印象” 专区本土品牌(如 “新海味” 私厨)推出 “非遗主题套餐”(如贝雕造型甜品),会员购买套餐可获非遗展 “优先参观权”; ④“星空市集 + 潮牌联动”:2F 设计师品牌在星空市集设置 “快闪展位”,会员在市集消费满 1000 元,可获设计师品牌 “专属折扣券”。 预计联动机制可使体验业态二次消费转化率从 12% 提升至 25%,带动零售、餐饮销售额分别提升 18%、22%,年新增租金收入 800 万元。 2.3引入 “城市独家体验业态”,填补市场空白: 2024 年引入 2 类大连 “城市独家” 体验业态: ①“高端沉浸式剧场”:在 4F 引入北京 “浸没式戏剧” 品牌 “Sleep No More” 大连首店(面积 1000㎡),打造 “商业 + 戏剧” 融合场景,客单价 800 元 / 人,预计年均接待客群 5 万人次,带动 4F 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30%; ②“亲子航天体验馆”:在 3F 亲子区引入 “中国航天” 授权的亲子体验项目(面积 800㎡),提供 “航天模型制作、模拟太空舱体验” 服务,客单价 300 元 / 家庭,参考沈阳 “航天体验馆年均客流 8 万人次” 数据,预计可新增家庭客群 6 万人次 / 年,带动亲子区租金收入提升 40%。 两类业态总投入 1200 万元,年运营成本 300 万元,预计年营收 2500 万元(含门票、周边销售),年增租金收入 500 万元,投资回报周期 3 年。 3. 资产增值破局:“轻改造优先 + 租金结构优化”,平衡投入与收益 核心目标:1 年内非核心区域坪效从 4.7 元提升至 5.8 元 /㎡/ 天,资产收益率从 4.2% 提升至 4.8%。 具体落地措施: 3.1“轻改造 + 快闪店” 模式,短期激活低效空间: 对 3F 西北区(1200㎡,坪效 3.2 元)、B1 零售区(800㎡,坪效 4.2 元)采用 “低成本轻改造”: ①3F 西北区:投入 150 万元(仅为原改造方案的 18.75%),增设 “玻璃栈道 + LED 灯光艺术墙”(网红打卡点),优化导视系统(地面发光指引),引入 2-3 个潮牌快闪店(如 We11done 快闪、泡泡玛特限量款快闪),快闪店租期 1-3 个月,租金坪效 8 元 /㎡/ 天(高于原业态 2 倍); ②B1 零售区:投入 100 万元,在地铁通道与零售区衔接处设置 “快闪市集点位”(面积 200㎡),每月更换 1 批快闪品牌(如网红茶饮快闪、潮牌周边快闪),租金采用 “基础租金 + 销售额分成” 模式(基础租金 4 元 /㎡/ 天,销售额超 50 万元部分额外分成 5%),预计该区域坪效从 4.2 元提升至 6.5 元 /㎡/ 天;同时优化 B1 层动线,投入 50 万元新增 1 部自动扶梯连接零售区与餐饮区,引导地铁餐饮客流向零售区流动,预计 B1 零售区整体客流提升 40%。 轻改造项目总成本 300 万元(3F 150 万元 + B1 150 万元),改造周期 2 个月(分区域施工,避免影响整体运营),预计改造后非核心区域年增租金 219 万元(3F 西北区:1200㎡×(8-3.2)元 ×365 天 = 210.24 万元;B1 快闪区:200㎡×(6.5-4.2)元 ×365 天 = 16.79 万元),投资回报周期仅 1.37 年,远低于原改造方案(8-15 年)。 3.2优化租金结构,提升重奢品牌租金贡献: 针对重奢品牌 “租金议价能力强” 的问题,采用 “基础租金 + 品牌联动收益分成” 的创新模式,具体分为三类: ①“顶奢品牌(LV、BVLGARI)”:基础租金维持 4.5 元 /㎡/ 天,新增 “品牌专属活动收益分成”—— 如品牌举办独家展、新品发布会,销售额超 1000 万元部分,恒隆分成 3%(例:LV 冰上主题秀销售额 1500 万元,分成 15 万元); ②“重奢副线品牌(Gucci Beauty、Prada Linea Rossa)”:基础租金 5.5 元 /㎡/ 天,叠加 “会员消费增量分成”—— 会员在该品牌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部分,分成 5%(例:Gucci Beauty 会员消费增长 200 万元,分成 10 万元); ③“轻奢及设计师品牌”:采用 “阶梯式租金”,坪效达 6 元 /㎡/ 天以上部分,租金上浮 5%(例:Coach 坪效 7 元 /㎡/ 天,超 6 元部分按 7.35 元计算)。 参考上海恒隆 “租金结构优化后重奢租金贡献提升 15%” 的数据,预计该模式可使恒隆重奢品牌租金贡献占比从 25% 提升至 30%,年增租金收入 300 万元,同时不影响重奢品牌入驻意愿(通过 “分成模式” 实现品牌与项目 “利益共享”)。 3.3低成本替换低效品牌,降低空置损失: 建立 “低效品牌快速替换机制”,从 “解约成本、招商储备、免租期管控” 三方面降低成本: ①“解约成本协商”:对低效品牌(坪效低于 3 元 /㎡/ 天)优先采用 “协商解约 + 资源置换” 模式 —— 如为 2F 某女装品牌提供 “恒隆户外广告位 1 年使用权”,换取免付违约金(原违约金 18 万元),成本降低 100%; ②“提前招商储备”:提前 6 个月启动低效品牌所在区域的招商,建立 “备选品牌库”(每个品类储备 3-5 家高坪效品牌),如 2F 女装区提前储备 3 家设计师女装品牌(如 Uma Wang、Jil Sander),确保低效品牌解约后 1 个月内新品牌进场,空置期从 2-3 个月缩短至 1 个月,租金损失降低 50%; ③“免租期差异化设置”:对高坪效品牌(坪效 6 元 /㎡/ 天以上)给予 2 个月免租期,对普通品牌给予 1 个月免租期,同时要求免租期内品牌需完成装修并试营业(避免 “长免租 + 慢装修”),如引入的设计师品牌 Uma Wang,免租期 2 个月内完成装修并试营业,试营业期间销售额计入品牌业绩,恒隆可获得 5% 分成。 2024 年计划替换 3 家低效品牌(总面积 600㎡),预计总成本从原 64.8 万元(3 家 ×21.6 万元)降至 25 万元,成本降低 61.4%,替换后区域坪效从 2.5 元提升至 6 元 /㎡/ 天,年增租金 78.84 万元(600㎡×(6-2.5)元 ×365 天)。 (三)破局路径保障机制:从执行到风控的全流程支撑 为确保三大破局路径有效落地,避免 “策略悬空”,从 “组织、数据、风险” 三个维度建立保障机制:
(五)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总结 大连恒隆广场的三大核心挑战本质是 “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消费外流)、“体验与竞争同质化”(场景记忆点不足)、“投入与收益失衡”(资产增值受阻)。通过 “数据定向招商 + 政策补贴” 截留高净值客群、“专属场景 IP + 独家业态” 打造体验差异、“轻改造 + 租金优化” 平衡资产收益,可系统性破解瓶颈。同时,依托组织、数据、风险三维保障机制,确保策略落地可控,最终实现 “高净值客群回流、体验记忆度提升、资产收益率增长” 的三重目标,为项目从 “城市商业地标” 向 “东北资产增值标杆” 升级奠定基础。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
|||||||||||||||||||||||||||||||||||||||||||||||||||||||||||||||||||||
![]() |
|||||||||||||||||||||||||||||||||||||||||||||||||||||||||||||||||||||
2025-10-25 48
|
|||||||||||||||||||||||||||||||||||||||||||||||||||||||||||||||||||||
|
|
| 咨询电话 13811016198 (段小丽)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 京ICP备16017448号 |
| 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