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所有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中央大道 QQpark项目(七)

商业地产案例分享-大连中央大道 QQpark项目(七)

原创 李桂松 李富松 段小丽 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

导读:本项目直面业态失衡、空间低效与数字化滞后等核心挑战,以“文商旅融合”为战略锚点,通过业态焕新、场景创新与智慧运营,重塑商业价值。报告系统拆解破局路径,目标实现坪效从1.2万跃升至1.8万元/㎡/年,打造东北亚文商旅融合标杆。全文共111200字,由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组原创供稿。

作者:李桂松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理事长

作者:李富松 | 北京云阿云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段小丽 | 北京云阿云智库平台公共关系总裁13811016198

大连中央大道 QQpark资产运营专项提升与优化管理策略报告

目录

报告引言

一、市场分析及项目概述

项目深度诊断与 SWOT 分析

三、竞品分析及应对策略

四、核心挑战及破局路径

项目定位升级与客群运营整合

六、招商创新及政策汇总

、空间优化及场景创新

八、业态规划及品牌焕新

九、运营管理专项提升

十、资产优化与增值策略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十一、项目建议及行业启示

(一)项目核心建议

1. 资源整合层面:深化合作绑定,破解协同壁垒

北京云阿云与永嘉集团的合作需从 “简单委托运营” 升级为 “利益共同体”,核心是通过合资公司实现资源、资金、运营的深度融合,避免因权责不清导致的执行断层。具体可落地三项措施:

合资公司架构设计:建议双方按 51%(北京云阿云,主导运营):49%(永嘉集团,主导资产)的股权比例成立 “大连中央大道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设立三大核心部门 —— 运营管理部(北京云阿云派驻团队,负责日常运营、营销活动)、资产财务部(永嘉集团派驻团队,负责资金管理、成本控制)、战略发展部(双方共同派驻,负责长期规划、轻资产输出)。同时明确 “重大决策双签制”,如年度预算超 5000 万元、首店招商签约超 1000㎡等事项,需双方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确保决策科学与利益平衡。

资金池协同管理:将原 2.5 亿元专项资金池纳入合资公司统一管理,按 “运营优先级” 动态分配 —— 改造期(2025 年 Q1-Q2)优先拨付 60% 资金用于 1F、B2 改造;招商期(2025 年 Q3-Q4)拨付 25% 资金用于首店补贴、快闪店孵化;运营期(2026 年起)留存 15% 资金作为应急储备。同时建立 “资金使用效益考核机制”,如改造资金每平方米投入需带动坪效提升≥0.3 万元 /㎡/ 年,未达标的部门需提交优化方案,确保资金不浪费。

案例参考:成都远洋太古里的 “远洋集团 + 太古地产” 合资模式值得借鉴,双方通过股权绑定与分工协作,实现运营团队(太古)的专业能力与资产方(远洋)的资源优势互补,项目开业后 5 年坪效从 1.8 万元 /㎡/ 年提升至 3.5 万元 /㎡/ 年,估值增长 200%。本项目通过类似架构,可避免 “运营方只重短期客流、资产方只重长期收益” 的矛盾,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

2. 执行落地层面:可视化管控 + 用户反馈闭环,确保目标落地

执行环节需解决 “进度不透明、策略不接地气” 两大问题,通过 “进度看板” 与 “反馈通道” 实现全流程可控、全需求响应。

项目进度看板搭建:在合资公司办公区设置物理看板(同步线上小程序),按 “改造、招商、运营” 三大模块拆解每周任务,明确 “责任人 + 时间节点 + 验收标准”。以 2025 年 Q2 1F 改造为例,看板需细化至:4 月 1-10 日完成地面铺设(责任人:工程主管,验收标准:地砖空鼓率<2%)、4 月 11-20 日完成展柜安装(责任人:招商经理,验收标准:展柜与设计图纸吻合度 100%)、4 月 21-30 日完成灯具调试(责任人:运营主管,验收标准:灯光亮度达标率 100%)。每周五下午召开 “进度复盘会”,未达标的任务需分析原因(如材料延迟到货、施工人员不足),并制定 “补位方案”(如更换供应商、增加临时班组),确保月度目标达成率≥95%。

消费者反馈通道运营:线上开发 “中央大道意见反馈” 小程序,设置 “体验建议”“服务投诉”“业态需求” 三大板块,用户提交反馈后 24 小时内由客服响应,72 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线下在 1F、B2、3F 等核心区域设置 10 个 “意见箱”,每周一收集整理,针对高频问题(如 “天幕剧播放时间不合理”“母婴室数量不足”),运营团队需在 5 个工作日内落地优化(如调整播放时间为 19:00、20:30 两场,新增 3 处母婴室)。同时建立 “反馈激励机制”,每月抽取 100 名有效反馈用户,赠送 IP 衍生品或餐饮优惠券,确保月均反馈量≥500 条,用户问题解决率≥90%。

数据支撑:据商业地产运营数据显示,建立可视化进度管控的项目,目标达成率比传统模式高 30%;而打通用户反馈闭环的项目,客群满意度可提升 15-20%。本项目通过两项措施,可确保 2025 年整体目标(坪效 1.6 万元 /㎡/ 年、客流 4 万人次 / 日)顺利达成。

3. 长期发展层面:打造标杆案例,推动全国化扩张

北京云阿云需以大连中央大道项目为 “样板”,提炼可复制的运营方法论,实现从 “单一项目运营” 到 “全国品牌输出” 的转型,具体分三步推进:

运营方法论提炼:2026 年 Q4 启动 “中央大道运营白皮书” 编制,总结三大核心方法论 ——“文商旅融合定位法”(如何结合城市特色规划业态,如大连的 “港城文化 + 潮玩体验”)、“首店孵化培育法”(从招商谈判到开业运营的全流程标准,如装修补贴测算、联合营销方案)、“会员价值挖掘法”(分层体系搭建与精准营销工具,如黑钻会员服务标准),形成 100 + 页的标准化手册,为后续项目输出提供依据。

标杆案例推广:2027 年通过 “行业峰会 + 媒体报道” 扩大影响力 ——Q1 承办 “东北商业地产运营峰会”,邀请 100 + 房企、200 + 品牌商参与,现场分享中央大道项目经验;Q2 与《中国商业地产》《赢商网》等行业媒体合作,发布 “中央大道资产增值报告”(重点展示估值从 80 亿到 100 亿的路径),树立 “运营驱动资产增值” 的行业标杆。

全国化扩张路径:2028 年起优先进入沈阳、青岛、西安等与大连消费能级相近的城市,采用 “轻资产输出” 模式(基础管理费 + 绩效分成),首年目标签约 3 个项目(管理面积 50 万㎡),2030 年实现管理面积 200 万㎡,成为东北领先、全国知名的商业运营品牌。参考华润万象生活的扩张逻辑,其通过 “深圳万象城” 标杆案例,3 年内实现轻资产管理面积从 100 万㎡增至 500 万㎡,本项目可复制这一路径,降低市场拓展成本。

(二)行业启示

1. 超大体量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定位是破局同质化的核心

当前国内超大体量商业综合体(≥30 万㎡)普遍面临 “大而全但无特色” 的困境,2024 年全国商业综合体空置率达 12%,而差异化定位清晰的项目空置率仅 5%。大连中央大道的实践证明,聚焦 “特定客群 + 特色场景”,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对行业的启示有两点:

客群聚焦: “泛客流” 到 “精准圈层”:避免覆盖全年龄段客群,应锁定 1-2 个核心圈层。中央大道聚焦 Z 世代(18-35 岁),通过 “首店经济 + 电竞体验 + 非遗文创” 满足其 “社交、体验、个性” 需求,2025 年目标 Z 世代客群占比 6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40%)。反观部分项目 “既要服务家庭客群,又要吸引年轻客群”,导致业态混乱(如儿童游乐区与潮牌店相邻),客群体验割裂。行业需借鉴这一逻辑,如西安大悦城聚焦 “年轻文旅客群”,引入陕历博文创店、汉服体验业态,2024 年文旅客群占比 45%,坪效达 2.1 万元 /㎡/ 年,较同类项目高 30%。

场景创新:绑定 “城市文化”,打造独有记忆点:超大体量项目需将场景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避免 “千店一面”。中央大道结合大连 “港城文化”,打造 “天幕剧《大连海滨往事》+ 大连港记忆文创区”,让场景成为城市文化载体;而部分项目盲目复制 “网红打卡点”(如玻璃栈道、星空顶),缺乏文化内核,开业 3 个月后客流便下滑 40%。行业应学习成都宽窄巷子的 “商业 + 文化” 模式,其通过川西民居建筑、非遗手工艺体验,将商业与成都文化绑定,年客流稳定在 3000 万人次,成为城市名片。对超大体量项目而言,“文化 + 商业” 的场景创新,能提升客群复购率(较普通场景高 25%),实现长期客流稳定。

2. 资产增值逻辑:运营驱动取代 “卖铺收租”,成为行业新趋势

传统商业地产 “卖铺回笼资金 + 租金收益” 的模式已难以为继,2024 年国内商业地产销售型项目平均收益率仅 3%,而运营驱动的持有型项目收益率达 6-8%。中央大道通过 “数字化运营 + 体验创新” 提升资产价值,印证了 “运营是资产增值核心引擎” 的行业趋势,具体带来两大启示:

数字化运营:用数据提升效率,降低试错成本:中央大道搭建的智慧运营平台,实现 “客流、销售、会员” 数据实时监测,2025 年目标通过数据优化,将营销活动 ROI 从 1:3 提升至 1:5(即 1 元营销投入带动 5 元销售额)。反观部分项目仍依赖 “经验决策”,如盲目举办促销活动,导致营销成本浪费(ROI 仅 1:1.5)。行业需加速数字化转型,如北京 SKP 通过 “会员消费数据 + AI 算法”,精准推送个性化商品,2024 年会员复购率达 70%,销售额增长 18%。对商业地产而言,数字化运营能让决策更精准,如通过客流轨迹数据调整动线(可提升商铺出租率 10%),通过销售数据优化业态组合(可提升坪效 15%)。

体验创新: “商品消费” 到 “情感消费”,提升客群粘性:消费者对 “体验” 的需求已超越 “购物”,2024 年体验类业态(文旅、电竞、亲子)在商业综合体中的占比从 30% 提升至 50%。中央大道通过 “星空沉浸式体验馆 + 非遗手作课程”,将客群停留时长从 1.5 小时提升至 2.5 小时,带动二次消费(餐饮、零售)增长 40%。而部分项目仍以零售业态为主(占比 60% 以上),导致客群停留时长不足 1 小时,二次消费占比仅 20%。行业需加大体验业态投入,如上海 TX 淮海聚焦 “青年文化体验”,引入艺术展览、Livehouse,2024 年青年客群占比 80%,坪效达 2.8 万元 /㎡/ 年,较传统零售项目高 50%。这表明,体验创新能提升客群 “情感认同”,进而推动资产长期增值。

3. 商业升级支撑:“政企校” 三方联动,降低成本、丰富供给

商业综合体升级需大量资源(资金、内容、人才),单一企业难以承担,中央大道通过 “政府 + 企业 + 高校” 联动,实现 “低成本升级 + 高质量内容供给”,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合作模式,具体启示有三点:

政府联动:争取政策补贴,降低升级成本:中央大道改造过程中,向大连市政府申请 “文商旅融合项目补贴”(2025 年预计获批 500 万元),用于天幕剧制作、非遗文创区建设,降低企业资金压力。据统计,获得政府补贴的商业项目,改造成本平均降低 15%,投资回收期缩短 2-3 年。行业需主动对接政府文旅、商务部门,如杭州湖滨银泰 IN77 争取 “城市更新补贴”,用于外立面改造与智慧平台搭建,2024 年改造后客流增长 25%,政府补贴占改造成本的 20%。对企业而言,政府补贴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获得 “城市重点项目” 背书,提升品牌公信力。

高校合作:引入文创资源,丰富内容供给:中央大道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合作,引入学生文创作品(如贝雕手办、多语言文旅导览),既丰富了业态内容,又降低了 IP 开发成本(学生作品版权费仅为市场价格的 30%)。同时设立 “实习基地”,定向培养运营、招商人才,2025 年目标吸纳 100 名高校实习生,降低人力招聘成本(实习生薪资较正式员工低 50%)。反观部分项目依赖外部 IP 授权(如迪士尼、LINE FRIENDS),版权费年均超 1000 万元,成本压力大。行业应加强高校合作,如南京德基广场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引入学生艺术展览,2024 年展览期间客流增长 30%,IP 成本降低 60%。

企业主导:整合资源,确保落地效率:在三方联动中,企业需发挥 “资源整合者” 角色,中央大道由合资公司统一对接政府(申请补贴)、高校(引入资源),避免多方对接导致的效率低下。2025 年目标实现 “政府补贴到账率 100%、高校资源落地率 90%”,确保升级按计划推进。行业需借鉴这一角色定位,如成都 IFS 由运营团队统一对接政府(争取免税政策)、品牌商(引入首店),2024 年首店引入速度较同类项目快 40%,政策落地效率提升 50%。这表明,“政企校” 三方联动的核心是 “企业主导、分工明确”,才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商业升级。

附录一:大连中央大道 QQpark 项目核心数据汇总

一、销售额数据

2023 年

销售额:6.8 亿元。增长核心源于 “二次元 + 商业” 场景融合,依托中央大道成熟商业载体及大连二次元产业政策扶持,打造 “IP 打卡、潮玩消费、社群社交” 闭环,带动二次元关联业态(潮玩零售、主题餐饮)销售额占比达 48%。其中,区域首店贡献突出,引入的 7 家东北及大连首店(如动漫周边集合店、主题咖啡馆)单店年均销售额超 320 万元,拉动整体零售消费增长 13%;餐饮业态中,二次元主题餐吧、轻食简餐销售额占比达 40%,同比提升 8%。

2024 年

销售额:8.16 亿元,同比增长 20.0%。增长驱动力来自首店集群与 IP 活动联动:全年调改品牌 68 个、调改面积超 5000㎡,引入 “QQpark X 本土动漫 IP” 联名展、宅舞大赛等活动 120 余场,单场大型漫展带动单日关联消费突破 480 万元。潮玩零售、二次元文创业态表现突出,销售额分别增长 35% 和 30%;主力店主题影院、潮玩集合店关联消费(如观影后周边采购、社群活动配套消费)增长 26%。

2025 年前三季度

销售额:5.9 亿元,同比增长 18%。关键增长节点集中在漫展旺季与节假日:五一期间推出 “东北潮漫文化节”,联动熊洞街等二次元载体,假期销售额提升 50%,外地游客消费占比达 40%;暑期漫展档期日均销售超 1100 万元,大型 IP 展期间销售额峰值达 1800 万元。沉浸式 VR 体验店、国潮动漫集合店销售额增长显著,分别提升 52% 和 45%,反映客群对 “二次元 + 体验” 消费的偏好。

二、客流量数据

2023 年

客流量:1260 万人次(日均 3.45 万人次),停车场使用率 80%。客群以 15-35 岁 Z 世代及大学生为主(占比 82%),漫展活动日及周末客流占比达 65%,“动漫市集”“宅舞展演” 等活动单场平均引流 3.2 万人次。依托西安路核心商圈 10 万 + 日均客流基础,商圈联动效应带动商场日均客流增长 25%;地铁 1 号线、2 号线接驳优势显著,轨道交通带来的客流占比达 42%。

2024 年

客流量:1512 万人次(日均 4.14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0%。二次元活动引流成效突出:全年举办 IP 活动及漫展超 140 场,其中大型主题漫展、知名 Coser 见面会等重点场次单场客流超 5 万人次,活动参与客群向商业区域转化率达 60%。高频客群(月均到店≥3 次)占比提升至 15%,多为二次元爱好者及高校社群成员,平均停留时长 3.5 小时,较普通客群高 1.8 小时;主题街区改造后,带动周末客流增长 28%。

2025 年前三季度

客流量:98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漫展旺季客流爆发明显:暑期 “二次元狂欢季” 吸引东北三省游客,周末客流同比提升 45%,外地游客占比达 43%;国庆前夕大型 IP 展期间客流峰值达 12 万人次,平日日均客流稳定在 5.2 万人次,周末峰值达 8.8 万人次。潮玩零售、沉浸式体验区域客流密度最高,占商场总客流的 68%。

三、租金收入数据

2023 年

平均租金:60-130 元 /㎡/ 月,租用率 92%。租金定价差异化显著:首层二次元核心零售区(潮玩首店、IP 授权店)租金最高(95-130 元 /㎡/ 月),体验业态(如 VR 互动、Cosplay 体验馆)根据面积提供灵活定价(70-100 元 /㎡/ 月),餐饮业态租金集中在 60-90 元 /㎡/ 月。推行 “基础租金 + 流水抽成” 组合模式(月流水≥25 万元抽成 5%),热门潮玩品牌、主题餐饮租金收入增长 18%,带动核心区域整体租金提升 12%。

2024 年

租金收入:同比增长 18%,坪效达 1.8 万元 /㎡。品牌优化驱动租金提升:淘汰 10% 低坪效品牌(如传统饰品、普通文具店),引入 15 个高潜力首店品牌、二次元体验品牌,核心零售区坪效提升 25%。对租期≥3 年的优质 IP 品牌提供 8% 租金优惠,续约率达 85%,保障租金收入稳定;数字化管理系统落地(如客流监测、智能能耗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11%。

2025 年规划

目标租金增长 23%,核心策略包括:

业态优化:提升二次元体验、IP 关联业态占比至 70%,重点打造 “元宇宙潮漫专区”“本土 IP 孵化街区”,实现租金溢价 18%-22%;

品牌升级:引入全国性二次元连锁品牌,计划将首店品牌租金占比提升至 45%,提供最高 20 万元 / 店的装修补贴吸引优质首店;

增值服务:深化社群数据赋能,为品牌提供精准营销与 IP 联名方案,收取 7%-11% 的营销服务费,补充租金收入。

四、品牌调整数据

2023 年

引入 30 个新品牌(含 7 家区域首店),涵盖潮玩零售(如知名动漫周边东北首店、本土 IP 衍生店)、特色餐饮(如二次元主题餐吧、网红轻食)、体验业态(如 VR 电竞馆、Cosplay 摄影工坊)。淘汰 9 家定位不符或经营低效品牌(如传统百货、普通服装店),优化 13% 营业面积,调整后二次元零售区销售额增长 32%。重点打造 “潮漫文创专区”,集聚 40+ 二次元品牌,年客流量 220 万人次,销售额达 3.2 亿元。

2024 年

品牌汰换率 12%,聚焦 “二次元 + 科技” 双升级:新增 “虚实融合体验专区”(含虚拟偶像互动、AR 动漫场景),会员复购率达 72%;升级 “深夜潮玩区”,引入 24 小时漫画吧、电竞主题馆,晚间(19:00 后)消费占比达 45%。通过业态联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提升 26%;区域首店数量增至 16 家,首店品牌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0%。

2025 年计划

核心方向 “IP 深化 + 科技赋能”:

业态新增:打造 “户外二次元广场”,引入露天漫展场地、非遗动漫工坊等,目标坪效 2.5 万元 /㎡;

会员赋能:升级 “次元会员体系”,推出 “IP 专属权益包”(含限量周边优先购、Coser 合影资格),计划带动会员消费额年增 30%;

品牌调整:品牌汰换率控制在 10%,重点引入绿色潮玩品牌、元宇宙文创品牌,打造 “可持续二次元消费专区”,契合客群消费升级趋势。

五、战略调整与行业地位

资本投入

2024 年:投入 1.5 亿元,重点用于三方面 —— 数字化系统升级(二次元客群分析平台 450 万元、AI 招商匹配系统 400 万元)、体验业态优化(虚拟偶像剧场改造、元宇宙体验区搭建)、交通接驳提升(地铁口主题导视、智能停车扩容),提升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2025 年预留 1.2 亿元:用于全国性二次元品牌引进(瞄准 IP 授权、潮玩连锁品牌)、年度主题活动打造(如 “东北二次元文化嘉年华”)、跨区域营销推广(联动大连文旅、东北高校动漫社),进一步扩大 “二次元商业融合标杆” 影响力。

数字化进展

会员规模超 65 万(年增 50%),私域流量交易规模超 3.5 亿元,通过数字化精准推送(如 IP 上新预告、漫展报名提醒),会员复购率提升 28%。搭建 “线上次元平台”,实现漫展门票与商业消费券联动销售,线上带动线下销售额年增长 52%;推出智能导览小程序(含店铺导航、活动预约),顾客满意度提升至 93%。

行业坐标

销售表现:2024 年销售额增速 20.0%,高于大连区域商业综合体均值(16%),在西安路商圈及大连二次元商业项目中销售额、客流增速均位居首位。定位优势:以 “东北二次元商业新标杆” 为核心定位,融合 “潮玩零售 + 沉浸体验 + 社群经济”,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大连 Z 世代消费、动漫社交的首选地,获评 “年度东北二次元商业示范项目”“大连文化消费创新案例”。核心挑战:大连二次元商业载体增多(如奥电未来城),需持续强化 IP 资源与首店品牌优势;Z 世代需求迭代快,需加快元宇宙体验场景落地速度,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如定制化 Cosplay 套装、IP 联名衍生品),巩固区域二次元商业核心地位。

数据来源:北京云阿云智库・商业地产项目数据库

2025-10-31点击数/观注度 17
 
咨询电话 13811016198 (段小丽)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京ICP备16017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178号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