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走了,曾预言中国成世界第一 |
郑若麟: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曾常驻巴黎二十余年 来源:观察者网 【9月26日,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去世,享年86岁。希拉克被称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郑若麟) 记得那是希拉克即将结束其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个新年团拜。那天,我接到参加爱丽舍宫邀请之后,就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利用这个机会问问希拉克如何看待中国的未来。那是2002年春。 关键在于你在招待会上所待的位置。希拉克的新年团拜我参加过多次。他与密特朗不同。密特朗总是在团拜开始后不久,就会将部分与他比较亲近的记者引到另外一间小室里,与他们进行“不予报道和发表的交谈”。我在密特朗最后几年里也“混”进这间小室。其实没有太多的“秘密”,有的只是一些密特朗私下对其他政治家的评价。而希拉克则公开得多。他总是在记者群里兜一个大圈,回答所有人问的问题,包括平时不回答的问题。 我知道,在前面,一般他都先走近他熟悉、甚至有一定交情的那些名记者——大多是电视明星记者和笔头非常厉害的一些“社论作者”——圈子。这个圈子我们外国记者是挤不进去的。但是在边上一个房间,那里往往是一些报道国际问题的记者,以及外国记者。当然,外国记者以美、德、英等国为主。他们也是与希拉克往往有很多交往。 但希拉克对中国记者往往有着特殊的回应,因为他是法国总统中真正对中国非常感兴趣的总统。对于他来说,中国、日本是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而中国当然又比日本更为重要。他对中国的特殊感情有很多文章都详细介绍过,我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知道,在总统府的这两间房间之间,我最有希望能够问希拉克一、两个问题。因为这是他离开法国记者、转向外国记者的关键位置、关键时刻。 果然,在招待会上,我选的位置起了作用。希拉克离开法国记者时,第一个遇到的就是我这个中国记者。我预谋已久的问题立即奉上:“作为法国总统,你一向热爱中国,重视中国。与此同时,你也认为未来世界一定是多极化的世界。我的问题是,在你看来,在未来的多极世界中,中国将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出乎我的所有预料,希拉克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说:“占据未来世界第一的位置!” 每年新年,总统总要邀请数百名法国和各国记者到爱丽舍宫拜年。随着总统府记者协会主席致辞、总统答辞之后,就是酒会。希拉克是一位喜欢聊天的总统,总要与记者们聊上一、两个小时。有的记者喜欢借机与总统合影留念,有的则渴望与总统聊上几句平时不可能的话题。我属于后者那一群中的一个。希拉克的回答令我吃惊。因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经济总体实力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然而希拉克滔滔不绝地为他的“中国第一论”阐述了整整十来分钟。 总统府拜年原则上来说是属于“私人性质”,因此在这种场合总统所说的话均属Off,记者们约定俗成,不予报道。但今天回想起来颇为可惜,因为这也许是西方国家元首中最早做出中国未来二十年将走向世界第一的大胆预测。历史似乎正在朝着希拉克所预言的方向在发展:我在2011年时曾写过文章叙述这段历史时曾写到过,当时西方很多学者认为,2022年前后,中国将超越美国……而事实上今天特朗普则认为,中国几乎已经超越美国…… 这个细节证明一件事:希拉克是法国近四十年来最具全球目光和历史感的国家元首,是真正的戴高乐将军的传人。希拉克反对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使得法国在全球、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的声望达到顶点。希拉克本人也因此名垂青史。法国在他的领导下,联合施罗德领导的德国、普京领导的俄罗斯,组成著名三国反战联盟……在希拉克时代,尽管法国国力已今非昔比,但在外交领域却始终发挥着一流国家的作用,对此,希拉克功不可没! 而希拉克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非常准,是西方国家领袖中惟一一位早早就看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国、强国的总统。仅此,我认为,希拉克就是一位政治天赋超过密特朗的法国政治家,尽管这绝对不是法国人的“印象”,尽管法国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会反对我的这一判断…… 但在希拉克领导下法国国内经济却每况愈下,因此2007年希拉克任满退休时,法国人当时对他可谓“恨之入骨”,急不可待地催他下台。我记得,在他发表不再继任总统的电视讲话时,竟吸引多达2000万法国人坐在了电视机前,为的就是听他亲口说,“我不再争取连任总统”这句话。当时我曾在法国一家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写道,法国人可能不喜欢希拉克,但要是当时在全球进行民选的话,希拉克说不定是能够拿到最高票数的政治家呢!奥巴马在尚未当选时和入主白宫后,也亲自多次写信向希拉克致意。 不过法国人也是多变莫测。两年不到,2009年法国IFOP民意测验所为《巴黎竞赛画报》所做“最受欢迎的政治家”的调查中,退休的希拉克一跃而高居首位,成为受到74%的法国人青睐的元老级人物!两年之间,其实希拉克还是希拉克,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的显然是法国舆论。 说句实话,希拉克退休后远不如其在位时做出的成就大。希拉克搬出爱丽舍宫后,在巴黎塞纳河边上借黎巴嫩被刺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家族的一套公寓安顿下来。为什么借这位外国政治家的公寓,令外人难解。据说希拉克“手头颇紧”。退休国家元首均为“宪法委员会”当然成员。这一职务为希拉克带来每个月12000欧元的收入。再加上三项退休金:五年法官生涯、三十年巴黎市长等民选职务、十九年国会议员和十二年共和国总统,希拉克共领取18781欧元的退休金。这两笔收入使希拉克年收入为24万欧元。这就远远比不上他的夫人贝尔纳代特了。去年五月,贝尔纳代特·希拉克应聘成为法国头号奢侈品集团LVMH的理事会顾问,其收入就不是退休总统所能比的了…… 希拉克退休后最引以为自豪的事,就是成立了“希拉克基金会”,宗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间对话”。两年间,希拉克为基金会多次赴非洲访问,为拯救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化和语言而努力;还曾向尼日利亚、韩国等一些人物颁发“希拉克基金会”首创的“预防冲突奖”。希拉克还一直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第一部《步步为赢》出版后大获成功,数周内翻印三次,销售量达40万册。并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其中包括中文版。希拉克退休后曾来华访问。中国是希拉克非常看重的一个国家。希拉克同时也与日本、俄罗斯等国领导人关系密切。他已经应普京多次邀请前往俄罗斯访问。希拉克与日本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所谓的“希拉克的日本存款”还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还出了书。希拉克喜欢日本相扑全球皆知,为此他还曾遭到萨科奇总统的调侃和讥讽…… 如果比较我曾近距离接触过的四位法国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奇和奥朗德的话,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希拉克天然具有一种亲和力,他朝你伸出手来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发自肺腑的感情扑面而来,似乎与你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一般。而与密特朗握手,则如同与一尊石像握手,冷冰冰不说,而且感到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然而法国人却一度明显喜欢密特朗。原因就是密特朗在电视上的给人的印象,与希拉克恰恰相反:希拉克本人真诚,电视形象却显得冷漠,远不如密特朗来得亲切。这就使人感到,在电视时代的民选,多少有点扭曲。事实上萨科奇就几乎是一个靠电视而当选的总统。电视弥补了萨科奇不够亲民的性格弱点。由此可得出结论,希拉克可能是最后一位靠与选民握手、而非电视作秀而当选的总统。 2011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被巴黎轻罪法庭以“挪用公共资产”、“滥用信任”和“非法牟利”的罪名判处两年监禁缓刑。从我对法国的认识来看,这可能是最“冤枉”的总统了。密特朗在售台武器问题上、萨科齐在太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很有可能犯过比希拉克严重得多的“错误”。然而结果却是希拉克被法国法律抓住当时他在当巴黎市市长时,用市政府的工资来雇佣右派政党的工作人员……这确实也是事实。只是,这一事实与其他总统被揭露出来、却不再有下文的问题要轻得多,而且他私人并没有获益……当时希拉克在被判刑后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因“其缺乏足够的体力……来使真相大白”而不再上诉,但希拉克强烈质疑判决本身,认为这是不公正的。 事实上希拉克这三项罪名均与其个人利益无关,而是以“巴黎市政府的资金雇佣其政党人员来为其竞选总统的政党服务”。由于法国当时在总统竞选资金问题上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不完善,因此说希拉克从某种程度上颇为“冤枉”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另一方面,这一迟来的宣判如果是正确的,那么法国法律是否真正独立则是有疑问的。因为要是当年就出现这一判决,法国历史显然就要重写。就如左翼总统密特朗当年向公众隐瞒其身患癌症是否改变了大选结果一样,这已成为历史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 希拉克下台后立即遭遇健康问题。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与病魔作斗争。权力对于某些政治家、特别是西方的政治家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激素。一旦没有了权力,他们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理由,甚至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动力……密特朗如此。希拉克亦然。 希拉克很有可能是继戴高乐将军之后、惟一一位真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国总统。我对希拉克留下的基本上都是相对美好的印象。他的逝世是法国的一大损失,也使中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愿逝者安详! 原标题:郑若麟:忆希拉克 ——一位真正热爱中国文化、尊重中国的法国总统 关联阅读一: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 终年86岁 2019年09月26日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9月26日电 据法新社26日报道,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终年86岁。 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 1932年11月生于法国首都巴黎科雷兹镇的一个富豪家庭。1995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竞选连任成功。2007年任期届满离开总统府以来,希拉克的健康多次亮起红灯并住院治疗。外媒报道称,希拉克最近一次出席正式仪式是在2013年11月21日。同年12月,希拉克在巴黎一所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并进行了肾部手术。2016年,希拉克再因肺部感染入院。 曾多次访华的希拉克深谙中国历史文化,能准确判断青铜器的年代,讲出隋朝历届皇帝的名字,并为其随访团队在西安“大侃”兵马俑。他还在2004年访华时专门参观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希拉克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人类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大放异彩。从青铜器、陶器尤其是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还有在绘画,诗词,音乐等各个方面。当我思考在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中,究竟哪里最能体现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时,我认为这就是在中国文化中的书画同源。毫无疑问,中国在此方面达到了我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他还引用了杜甫的诗句“书贵瘦硬方通神”,并解释称“只有苍劲有力的书法才能达到神奇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中国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海外网 张敏) 关联阅读二: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 新华网北京2014年1月22日电(记者 王露露)聆听东西方对话,审视中国过去50年的外交旅程,中法关系是一个重要参照。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无疑是中法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希拉克,中国人最熟悉的法国前总统之一,成就了中法50年外交里程的黄金十年。长城和诺曼底因此而不再遥远,令人感动的艾斯米拉达和敲钟人、普鲁斯特笔下鲜花拥簇的童年小镇贡布雷、艺术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画家梵高……中国民众也都不再陌生。 2013年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看望80多岁高龄的希拉克时表示,你是在中国广为人知的西方政治家,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你对中国的友好发自内心,发自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也源于你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和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责任感。 希拉克说,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崇高敬意。我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每次访华,中国伟大文明的力量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增添我对中国的崇敬和热情。我深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重要理念和智慧将在世界上发挥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 法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之一。50年间,中法关系走过了不平凡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战略伙伴。作为多次访华的前总统,希拉克曾遭法媒和某些反华组织“炮轰”,但他依然力推“以文促文”,“ 以政促经”的外交政策。 他倡议的中法文化年,聚合起两个国家最精彩的文明,开创了中欧历史上崭新的文化交流模式:结为友好城市的平遥和普罗旺斯的千年城墙延伸出东西方文明的共同脉络;埃菲尔铁塔身披中国红亮相塞纳河畔,向中国春节致意;香榭丽舍和长城成为中法友谊的外交名片…… 记者曾全程报道过中法文化年,记忆中难忘那一幅幅深刻的人文风景:上海同济大学希拉克的激情演说;承接过文化年落幕的伟岸的八达岭长城,城垣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和法国三色旗…… 《从香榭丽舍到万里长城》,是希拉克推动的文化年落幕盛典的主题,更是两种悠久文明走出历史深巷的擦撞和接纳。 曾多次访华的希拉克深谙中国历史文化,能准确判断青铜器的年代,讲出隋朝历届皇帝的名字,并为其随访团队在西安“大侃”兵马俑。他还在2004年访华时专门参观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 其实在法国,希拉克也以其人格魅力,被民众选为“最亲民最受拥戴的总统”。法国前参议院议长蓬莱斯曾在访华时对希拉克有过形象的评价,“他把音容笑貌传递到法国的每个角落,民众感觉总统就在身边。” 法国欧尚集团公司中国区前首席财务官杜邦告诉记者,出身世代农民家庭的希拉克曾请缨担任农业部长,每年光顾巴黎农业展。他逐摊巡视,还会与农民一起挤羊奶,挨家品尝诺曼底奶酪和波尔多红酒,“他植根田畴体恤农民的朴素民主政治情怀在法国广为传颂。” |
|||
![]() |
|||
2019-9-27![]() |
|||
|
咨询电话 13910949198 (李桂松) |
北京市平谷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1区-21594(集群注册) |
京ICP备16017448号 |
技术支持 |